周末去雅女湖的路上,我偶然拐进一条山路。
导航显示前方有个叫“望鱼”的古镇。
起初没抱期待,毕竟四川不缺古镇。
直到爬上入口那截陡峭的石梯——
眼前豁然展开一条长达两百米的青石板街,木门斑驳,苔藓爬满了墙根。
没有义乌小商品,没有酒吧驻唱,只有山风卷着竹叶扫过空巷。
我敢说,这是全四川最“小”的古镇,却藏着最浓的旧时光。
藏在雅安山谷的“活化石”
望鱼古镇有多小?
主街从头走到尾,不过抽根烟的功夫。
两侧小青瓦房挤挤挨挨,全是明朝遗留下来的川西民居。
400年前茶马古道的驿站,如今却只剩一条街、一家书店、一间染坊。
镇上年轻人早离开了,留下那些老人守着祖宅。屋檐下晾晒着老腊肉,而门框上还贴着褪色的春联。
最绝的是这里没被开发。
青石板缝里钻出野草,木窗棂裂着大口子。
唯一能消费的只有扎染坊——
蓝印花布随风晃荡,店主是个90后姑娘,用山里的板蓝根亲手染围巾。
她说:“去年有家公司想投资建民宿,被镇上的老人一同回绝了。”
钻进明末清初的旧画里
望鱼老街是古镇灵魂。
石板被打磨得光亮无比,雨天会映照出屋檐翘角的倒影。
蹲下来细看,能发现清代商队马蹄印。
有户人家门楣刻着“世德流芳”,推开吱呀木门——
天井里晒着红彤彤的干辣椒,八仙桌上摆着搪瓷缸子,仿佛主人刚刚出门赶集了。
行云草舍书店藏着惊喜。

二楼木窗推开便可看到整条街景,接下来点杯蒙顶山茶,书架上摆放着绝版的连环画。
老板原是成都的设计师,三年前来此旅游买下了那间铺子:“于此处看书,连翻页声都带着回响。”
手机随便拍都是电影截图
拍古风照根本不用滤镜。
青苔墙根做背景,老旧的竹椅当作道具,甚至连晾衣绳上的蓝染布都自带氛围。
当地人教你绝招:
·清晨6点蹲守老街,薄雾像纱幔笼着青瓦
·傍晚去后山观景台,整条街变成金色灯带
·穿素色衣服靠坐石阶,光影切割明暗像油画
染坊二楼藏着最佳机位。
推开那雕花木窗,按下快门就是《卧虎藏龙》般的同款构图。
店主还备着油纸伞和竹篾斗笠,专供游客来凹造型。
砂锅雅鱼香透半条街
别看古镇冷清,美食却藏着江湖。
邓嬢砂锅雅鱼开了三十多年,灶台支在街边。
活鱼现杀丢进土陶罐之中,加老豆腐、竹荪、山泉水用炭火慢慢地煨上两个小时。
掀盖那刻,鲜味能勾出整条街的馋虫。
还有几样必吃:
·挞挞面要配红油臊子,师傅摔面声比闹钟还响
·野菜炒蛋用崖边采的灰灰菜,带点清苦回甘
·老腊肉切片蒸饭,油渗进米饭亮晶晶
消失前的最后通牒
回程时遇到个修族谱的老先生。
他说望鱼古镇就像一条休眠的鱼,“茶马古道改道后就睡着了,如今连梦都要醒了。”
去年暴雨冲垮两间老宅,没钱修缮直接拆了。
镇上最后一家铁匠铺,上个月彻底熄了炉火。
这个四川最后的冷门古镇,看一眼少一眼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