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书法家在回答书法爱好者的提问时说到,如果你写的字很好看,这是没用的,现在打印机上的字谁也写不到那个程度,但如果想要成为一位书法家,还是这样写下去,那就废了。书法家的字,一定并不是好看而来的,它是讲究法度和艺术性的,不信你看书法展的那些作品,哪一个是好看的,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情,所以学习书法,就不要试图把字写好看,而是要在书法艺术方面去下功夫。
这位书法家说,虽然书法家的字不一定是很好看的,但是,他们也是从好看的字走过来的。也就是说,学习书法主要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要从写好看的字走过来,没有这个功夫是不行的,就像古人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现在一些人想当书法家,直接跳过这个门槛,那也是不行的。二是,字写好看了,还要会写难看。难看的字形里有什么?其实它是存在艺术性的成分,就是“既知平正,务追险绝”,在平正中去追求险绝和艺术性,这才是书法的高级阶段。
按照这位书法家的观点,他认为,想要成为一位书法家,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习书法一定要学习古人,并且这个古人遗留下来的作品,一定不是很规范的唐楷书法;第二,要建立书法艺术性的思想,现在很多人学习书法,就想着如何把字写好看,这是不行的,当代书法一定是讲究艺术性的时代,要在墨色、字形、章法等方面有所变化,并且还要从古人那里去变化;第三,要从别人的作品中得到启发,既然是当代人,就要以当代的优秀作品为榜样,学习它们的优势。

学习书法要以古人的经典作品为根本,认真临摹,打好基础。现在有些书法爱好者在学习书法时,并不去临摹古人的作品,而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写,或者他们认为哪个字写得好看,就怎么写,其实这样不仅是浪费时间,浪费笔墨,更重要的是没有在古人这里建立好的基础,试想一下,我们学习书法没有一个参照范本,又如何才能学习书法呢?因此,要根本自己的喜好兴趣,找到一个合适的古人作为对标,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个基础打好。
书法的艺术性来自古人的经典之作。书法艺术性并不是当代人的发明创造,古人早就说过,书法不论是点画、笔墨、字形、章法等,都是要有变化的,就像王羲之《兰亭序》当中的“之”字一样,每个字的写法,都是不相同的,这就是字形上的变化,而笔法的变化也是有要求的,例如方圆、提按、正侧等,要每个笔画都能达到不一样的相同,这才是高手所为。墨色中有干枯浓淡的变化,你所写的作品当中,如果缺少了这个,就说明你只是一个初级学习者。
从当代那些优秀的入展作品中寻找对标。当代书法大赛中,每次都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产生,有些人在学习书法时,他们是不会放过这些经典,而是临摹学习这些作品是如何创作的,他们会照着作品去分析、临摹人家的创作过程,最终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他说,有些人就凭着这个本事,甚至跳过了学古的步骤,还多次入选书法大赛,只不过人家并不是照搬照抄,谁也看不出什么,因为人家的内容是不相同的,方法是千千万万的。
对于这位书法家的观点,大家觉得他说得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