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涨的个股市值范围更加小了。从指数来看只有微盘股、北证50和中证2000是上涨的,连中证1000都是下跌的了。
主流宽基指数中领涨的微盘股指数涨0.96%、中证2000涨0.20%;领跌的科创50跌0.95%、创业板指跌0.68%。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领涨的纺织服饰涨1.30%、医药生物涨0.97%、美容护理涨0.88%;领跌的有色金属跌2.07%、电子跌1.28%、汽车跌1.05%。
2539只个股上涨、2309只个股下跌,涨幅中位数正好为0。
洋河股份、山西焦煤、福莱特、潞安环能、昊华科技、山煤国际、兰花科创、赛腾股份、恒源煤电等9只个股盘中创1年新低,一半以上是煤炭股。
东鹏饮料、杭州银行、海大集团、ST华通、燕京啤酒、三生国健、荣昌生物、惠城环保、常山药业、珠江啤酒等99只个股盘中创1年新高。
其中东鹏饮料、杭州银行、三生国健、惠城环保、常山药业、斯菱股份、泰恩康、金龙羽、会稽山、若羽臣等17只个股盘中创历史新高。杭银转债公告强赎,还有近40亿转债需要转股,在这种压力之下今天杭州银行竟然还创出历史新高。
*ST锦港、*ST亚太、ST加加、*ST信通、滨海能源等5只个股跌停。
海利尔、锦弘集团、广信股份、锡装股份、利尔化学、诺普信、辉隆股份、有友食品、劲旅环境、汇金通等88只个股涨停。
472只可转债平均下跌0.39%,对应正股平均上涨0.02%;我的主仓20只可转债平均下跌0.28%,对应正股平均下跌0.12%。今天没有任何操作,账户合计实际下跌0.27%。
前几天讲了用果仁网来回测股票追高策略,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回测不方便在果仁网或者其他网站和平台上回测,而使用excel这个最土的工具倒反而是唾手而得的事情。我们来看一个组合。

我们选3个ETF基金,满足2个最主要的条件:长期看涨、相关度很小。我们先做一个股债大类资产的分离,然后在权益资产中选入了近期双双创下新高的银行和微盘股,在固收资产中选择较稳健的中短债。
由于是“增强版ETF”,我们选取得品种相对比基准要有一定的增强效果。具体的,银行板块我们选择银行优选ETF(517900),这相当于中证银行ETF的增强版,是在AH两市银行股中进行价差轮动增强,今年以来涨超14%,比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的8%超额6%左右;而微盘股,我们用中证2000增强ETF(159552)来替代,这是在小市值中做的增强,今年以来涨幅近20%,比中证2000指数的9%左右超额达10%以上,和前面说的银行板块构成了成长vs价值,小盘vs大盘的差异化组合,有很大的跷跷板效应;第三个国债证金ETF(511580),主投中短久期利率债,相对稳健,在银行利率频频降低的当下,可以作为场内现金管理的货币增强版。相对前2个权益类产品,固收对于权益有着天然的跷跷板效应。
数据来源最常见的是来自免费的通达信行情,要导出日线数据,在日K线下按3、4键后导出成excel格式,这里要注意的是通达信里的日期导出的是字符型,而且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空格,可以用trim函数去空格后加一个0,就可以变成数字型,然后选中后改成正常的日期型了,数据截止到2025年5月23日:
如果我们对3只ETF各取1/3仓位,那么11个月累计就是29.90%的收益率,这里为了简单起见没有考虑佣金等成本也没有对每只产品的金额做圆整。如果我们每个月做一次再平衡,也就是到了每个月的月底使得3个产品的仓位回复到1/3,那么最终的收益率是28.72%,反而还不如不做再平衡。
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时间还短,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产品不一定是以月度为单位做均值回归的涨跌的,也就是说一部分时间会在领涨后继续领涨,领跌后继续领跌。比如中证2000ETF在2024年9月到11月,连续领涨了3个月。
但组合的好处是降低了下跌的幅度,比如银行ETF跌幅最大的月份2024年10月下跌了1.72%,中证2000ETF跌幅最大的月份2024年12月份下跌了2.4%,而组合平均下跌最大的月份2024年8月才下跌了0.52%,远远小于银行ETF和中证2000ETF的最大月跌幅。过程感受会好很多。
我们再来看一个策略,如果我们选择上个月上涨最大的这个品种,也就是追涨策略,那么情况会如何呢:
结果11个月累计只有15.41%的收益率,远远低于不做任何策略的组合。我们再仔细分析每个月的情况,选到下个月涨幅最大的是2024年的10月、11月、2025年的1月,一共3个月。选到涨幅最小月份的是2024年的9月、12月,2025年的2月,也是3个月,其他5个月选到的是中间涨幅。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相反的策略:抄底策略,就是到月底选择当月涨幅最小的品种:
结果11个月的累计收益是36.36%,不仅远远好于追涨策略,而且还好于平均值。我们再看看具体每个月的情况,选到最好的月份是2024年12月和2025年3月、4月、5月一共4个月,而选到最差的月份只有2024年的11月,明显比追涨策略好很多。
这可能就是A股的特点,大部分情况下抄底要比追涨有效。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前几天文章里说回测创新高策略不行,回测创新低的策略也不行?而这里又说是抄底有效?
我在前面已经打下一个伏笔:我们选择的品种就是长期表现不错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抄底有效的可能性才是比较大的。而如果遇到一个长期表现不好的甚至快要退市的产品,即使有几天反弹,长期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