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看到一个朋友说:“李教授,我是血瘀引起的子宫肌瘤,吃什么药合适呢?”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其实,血瘀跟血瘀,还是不一样的。
今天就跟大家讲讲血瘀这个事儿,现代有血瘀的人真的太多了,大多数人都需要活血化瘀。那什么是血瘀体质?它有哪些表现呢?
女性朋友可以从月经来看,经量少颜色偏暗,或者有痛经,经血有血块等。如果你实在搞不清楚,看下舌头底下,如果是青筋明显的话,那就是血瘀体质。青筋越粗,说明血瘀越严重。
血瘀是如何形成的?从中医辨证角度来分,可以分成这四种原因:
第一种,气虚成血瘀。气为血之帅,气的能量不足,推不动血液运行,逐渐形成血瘀。这种情况老年人最多见,中风后遗症也是这种。
第二种,气滞成血瘀。气堵住了,无法带领血液流动,形成血瘀。这种常出现在女性身上,肝气郁结形成血瘀,所以出现经前综合征,暴躁易怒、乳房胀痛,还会出现痛经,有暗红色血块。
第三种,寒凝成血瘀。寒则凝,凝则滞,滞则不通,天气寒冷会结冰,身体寒冷容易出现血瘀。有些女性就是因为腰腹寒凉,导致经血淤堵,形成的痛经。
第四种,痰湿成血瘀。痰湿重的人,血液里面的油脂垃圾增多,就形成血瘀了。这种类型的血瘀往往是身体肥胖的这群人,也就是体内痰湿偏多的油腻胖胖。
所以,不是所有的血瘀体质,都可以吃同一种中药来调理,就像同样是血瘀引起的子宫肌瘤,方子可能会差别很大。
之前有一个患者,王女士,今年33岁,她有一个朋友找我看诊好的,也让她来找到我,她的报告单显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已经6.7cm了,还有多乳腺结节1.2cm,现在想要个二胎,因为这个备孕也是一直困难。
她的症状就是比较明显,痛经非常的严重,经常痛的睡不着,经血发黑,会有很多血块,已经做过两次肌瘤手术了,这次实在不想手术,我看了具体情况,虽然达到手术标准,但是还可以中药调理的。
了解了一下患者情况,王女士平时脾气好,有什么事情总是憋在心里面,我问诊她的情况后,给她开了一个方子,可以简单给大家分享:桃仁、红花、当归、芍药、三棱、莪术、地黄、陈皮、半夏、茯苓、当归、甘草。
给她开的方子是既能活血,又能化痰的方子——双合汤,再此基础上加减。在她用了有2个周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说现在情况是明显好转很多,后继续给她调整方子,想去复查一下,去复查这次肌瘤缩小2公分左右,乳腺结节也缩小了0.3cm,再此方子上又继续给调整方子,给加了黄芪、补气益血。继续服用了一段时间,子宫肌瘤和乳腺结节都消失了。
其实给开的一个方子,也是根据情况辨证用方。
活血化瘀:桃仁、红花
桃仁、红花其实这俩位是经常用到的活血化瘀的中药,临床上很多瘀血病症都是可以用的,
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诸多逐瘀汤,诸如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都是用桃仁、红花来化瘀的。
其中,桃仁甘甜之中带有些许苦味,性平,主入心肝血分,善泄血分之壅滞,
红花辛散温通,既善活血通经,又长于化瘀止痛,为治疗心腹瘀阻疼痛之常用药。
此外,红花还兼具活血化斑之效,多用于血热淤滞所致的斑疹紫暗。
养血和血:当归、川芎、芍药、地黄
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
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实为血中之气药,又为治疗血虚之要药。
但凡是血虚而不能行,血瘀而不能通等问题,都可以用当归来改善,芍药有分白芍、赤芍,均入肝经血分,功善养血调经,然而,白芍偏于养血,赤芍偏于泻热,
是故,血虚者当用白芍,在患者体质不错的情况先泻实、后补虚,如果体质本身就差,这个时候要一边攻一边补,调理的效果会更好,而且另一方面改善患者体质,防止复发。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