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风景

是认真生活的你


图 | 网络
文 | 签约作者 洛书



贾平凹称汪曾祺为“文狐,修炼成老精”,《人间草木》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它不宏大,不激昂,却在平淡中见真味,在细微处藏乾坤。

汪曾祺以一支淡笔,写尽人间烟火,让一草一木都有了灵性,让一粥一饭都成了诗。

汪曾祺的文字,像一杯温润的老茶,初尝清淡,回味却绵长。

他的笔下,草木有情,食物有魂,连一块豆腐都能写出百般滋味,这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让平凡之物焕发出新的活力。 

翻开《人间草木》,在琐碎日常里,看见生命的从容与欢喜,活出一份草木般的静气与天真。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
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它们很温暖。

《山中访友》里写道:“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晚上带着一路月色而归。”

花的温暖,恰似一把温柔的钥匙,轻轻打开了通往自然与诗意生活的门扉。

林徽因在梁思成考察古建筑受伤时,曾写信安慰说:“如果我在你身边,我会陪你看院里那株海棠,它开得正好。”

在困境中,她以海棠传递温情,与自然共情,和汪曾祺笔下的花一般,以自然之美慰藉人心。

生活中,我们也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与草木对话,与自然相拥。

四方食事,
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风味人间》里写道:“美食是相逢最美好的理由,味道里都是满足,酒里有故事,故事里有你我。”

汪曾祺写各种吃食,比如:“豆腐点得比较老的,河北人切作细丝,入沸水锅焯熟,加香油、酱油、醋、韭菜末、蒜泥、芥末,调成凉菜”,看似寻常的草木、食物,在他笔下都充满了生机与趣味。

他写昆明的汽锅鸡“鸡肉极嫩,汤极鲜”,高邮的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家常豆腐、咸菜茨菰汤……

他用对食物的深情告诉我们:生活的诗意不在远方,而在灶台的氤氲热气里,在市井街巷的吆喝声中。

饮食文化的本质,是在困顿中寻找欢乐,在琐碎里坚守热爱。

烟火气里藏着最本真的生活,它让平凡的日子有了温度,让粗糙的生活开出花朵。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
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
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生活的艺术不在于避开风雨,而是在雨中跳舞。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汪曾祺能将普通的咸菜茨菰汤品出诗意,把昆明联大宿舍里的跳蚤戏称为“会蹦的芝麻”;被下放到农村劳动,他却在田间地头观察昆虫,记录植物生长,把苦难的日子过成了鲜活的散文。

这种豁达,让他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将苦涩酿成回甘。

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豪迈,林语堂“躺在藤椅上看云”的闲适,梁实秋“谈吃谈喝”的兴致,都是对生命优雅的抵抗。

乐子不在远方,就在当下的“一箪食,一瓢饮”里。

当我们以幽默与热爱拥抱生活,再难的日子,也能品咂出几分甜意。

年年岁岁一床书,
弄笔晴窗且自娱。

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有一方淡泊自适的精神天地,宛如喧嚣尘世中的一股清泉,澄澈又宁静。

汪曾祺写葡萄,从埋在土里过冬,到春日里如何搭架、抽条、长叶,再到结果,每一个细微的生长过程都被他温柔以待;谈及昆明的雨,那湿润的气息、旺盛的草木,以及雨中的菌子、杨梅,皆成了生活里的美好事物。

世间最美的风景,是认真生活的你

他以一颗平常心,在平凡日常中挖掘出无尽的乐趣,将日子过成了一首首清新的小诗。

钱钟书在牛棚里默写《毛泽东选集》的间隙背诵拉丁文,杨绛在干校劳动时仍坚持写“六记”,他们用精神世界的丰盈抵抗现实的荒芜。

快节奏的当下,在忙碌中寻一方静谧之地,拥一床书卷,于晴窗之下弄笔自娱。

在文字里感受生活的温度,守得内心的清欢,让生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
开一朵花,又开一朵花。

张嘉佳说:“这世界不停开花,我想放进你心里一朵。”

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是否尽情绽放,是否在轮回中留下独有的芬芳。

山丹丹不因去年的风雪而拒绝今年的盛开,老槐树被雷劈后依然抽出新芽。

梵高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即使我不断地失败,我仍要继续尝试;即使我不断地倒下,我仍要重新站起。”

黄公望七十九岁始作《富春山居图》,他们都像山丹丹一样,记得自己该开花的时节。 

生命的轮回从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朵花都是新的绽放,每一个春天都是独特的拥有。

我们的生命,又何尝不像山丹丹花呢?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睿智,每一段经历都是成长的年轮。

生活有起有伏,如同四季更迭,在每一个阶段用心绽放,就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

哪怕风雨来袭,也能像山丹丹一样,在岁月的洗礼下,岁岁繁花,轮回不息。

人生如梦,
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明知世事如梦幻泡影,也要用真心去拥抱。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慨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却依然“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生命短暂,依然深情地活着。

杨绛在失去女儿和丈夫后依然笔耕不辍,沈从文在被迫搁笔后转向古代服饰研究,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守护着自己的精神花园。

不必因世事无常而冷漠,不必因前路未卜而畏缩,以饱满的姿态活在每一个当下。

人活一世,不必惊天动地,但要活得有滋有味。生命的意义,在于以温柔之心接纳平凡,以热爱之情点亮日常。

在困顿中品咂生活的甜,在琐碎里发掘永恒的美。

生命的绽放,从来与境遇无关,只与心境相连。

愿我们都能在人间烟火中,活出草木的韧性、食物的温度,和文字的深情。

毕竟,世间最美的风景,是认真生活的你。




作者 简介

* 作者 | 洛书,遇见李菁签约作者,四川省攀枝花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中国电视报》《中国人事组织报》《中国水运报》等报刊。微信号:nyz962。




签约 投稿

想要成为遇见李菁公众号签约作者
将有10万读者看到你的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申请报名 
(备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