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存和繁衍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最本质的追求,无一例外,在不同的生存压力下,它们会寻找合适的繁殖方式,为了更好的让种群繁衍下去,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例如一些性食同类的昆虫,蜘蛛和螳螂等,雄性螳螂每一次前往赴约都可能丢掉自己的小命,但是为了繁衍后代让基因得以传递下去,一切都是值得的。从雌性螳螂的角度来看,也都是合理的,在交尾之后可以填饱肚子,有了充足的营养对于后代也是有利的。
当然,一切都是不得已,雄性螳螂也并没有那么无私和大方,如果可以在交尾之后逃脱,那才是最佳的选择,“为爱献身”并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情况所迫!
生物繁衍生息,本质上便是让基因得以遗传,我们知道很多物种繁衍后代都是有性生殖,需要雌雄双方各提供一半的基因,基因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发展演化,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抗逆性更强一些。
有些物种可以无性繁殖,不需要雌雄双方提供基因,可以自己“复制粘贴”。而科学家发现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它们来自于北美五大湖,其实早在1934年科学家就发现了它们的存在,只不过一直不知道这种动物的特殊性。
这种小动物在生物学分类上暂处在钝口螈属下,因为全员都是雌性个体,因此它被习惯称之为单性钝口螈。
最开始科学家认为单性钝口螈只不过是一种杂交混血儿,但是通过对它们的基因进行分析,才发现单性钝口螈的基因竟然如此复杂。下图中是一只单性钝口螈的染色体,其中被标志出的不同颜色分属于不同物种的染色体,例如粉色的染色体来自于河滨钝口螈,绿色的染色体来自于蓝点钝口螈,蓝色的染色体来自于杰斐逊钝口螈。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感觉到这种生物的独特,一般来讲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不同物种之间无法进行基因的交流,常见的一些特殊生殖隔离,如老虎和狮子的后代狮虎兽,以及马和驴的后代骡子,这些杂交的后代都是不可育的。
但是单性钝口螈就打破了这一点,按照科学家的描述,这种动物可以偷窃其它钝口螈的精细胞。因为钝口螈作为两栖类动物,它们繁殖后代方式比较随性,一般都是雄性的钝口螈把精细胞放置在一个精子袋中,并把精子袋随机丢弃在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随处可见!
而雌性的钝口螈就像是逛菜市场一样,捡到了精子代放到自己的身体内,刺激生育受孕,之后便可产卵并在体外孵化。
一般情况下,即使很多钝口螈生活在同一片水域中,当然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就存在生殖隔离,也不可能去捡其它钝口螈的精子袋。但是单性钝口螈就比较特殊,有的时候它们完全是遗传自母亲的基因,实现孤雌生殖,而有的时候它们会去捡其他钝口螈的精子袋,更加神奇的是还能截取其中的片段,整合到自己的基因中。
科学家把单性钝口螈这种繁殖方式称之为“偷窃生殖”(kleptogenesis),因为在繁殖期内精子袋太多了,钝口螈的精子袋太多了随处可见,单性钝口螈可毫不客气,它们一个个都捡起来,最后单性钝口螈的后代就拥有了其它钝口螈的遗传物质。
整个过程看似很简单,但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也没有搞明白单性钝口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生物学家从单性钝口螈的线粒体基因来看,可以追溯至240万-390万年前的溪边钝口螈,而它们的雄性祖先很可能是蓝斑钝口螈,因为某次意外的杂交融合,单性钝口螈诞生了。
其实到这里我们知道单性钝口螈最开始应该算是不同物种的杂交后代,和骡子和狮虎兽等属于同一类动物,应该是不可育的。但是单性钝口螈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繁殖后代,那便是偷窃生殖,即使这些精细胞全部来自于不同物种,通过特殊的方式也可以提取有利的遗传物质供自己使用。
当一段时间后,整个种群出现衰弱或者不利因素的时候,它们还会去偷取其它钝口螈的遗传物质供自己使用,不得不说单性钝口螈真的是把大自然游戏规则玩明白了!
从某种角度来看单性钝口螈还挺励志,靠着自己的努力得以在大自然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且相对于其它钝口螈占据非常重要的生态位。只能说大自然无奇不有,有的时候只是人类认识不足而已!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