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主要用于记录家族的世系传承、人物关系、家族历史等信息,其作用是传承家族文化、维系家族情感、明确家族血缘关系等。谱论也是家谱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谱论主要‌是指在家谱中摘录名人对于家谱重要性的论述的语录,通常以阐述观点为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性。谱论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家族修谱的方法、原则,修谱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等‌。





谱论对家谱修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可以说大部分的家族在编修家谱的时候,都会把谱论放在家谱卷首的前面的位置。谱论在家谱中的四大作用如下。





1、谱论对家谱修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反映了修谱者对家谱的认识、修编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家族价值观的传承。通过引用名人的言论和经典文献中的修谱论述,谱论向家族成员传达修编家谱的目的、理念和对家族文化的重视,激发他们对家谱的兴趣和尊重‌。





2、谱论的文化传承作用。谱论不仅帮助家族成员理解家谱的重要性和意义,还加深了对家族血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谱论,家族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念‌。





3、谱论的‌身份象征意义。谱论在家谱中一般被放置在卷首的重要位置,与世系表并列,起到引导阅读者、传承家族价值观念的作用。它不仅记录了家族的历史和人物事迹,还通过名人言论和经典文献的引用,增强了家谱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什么是谱论?谱论在家谱中有什么作用

4、谱论的‌教育功能作用。它通过记录家族祖先的善举恩荣和各种家训、家箴,传播伦理,稳定社会秩序。现代家谱继承了传统家谱的历史和文化内容,保留其基本的传承形式和方法,并赋予其现代社会所需的积极、向上的品德追求和人文精神‌。





家谱中的谱论的内容是包含了很多东西的,比如关于修谱的方法,有陆象山的“如或相传失真,考求无据,则亡讳亡世,真书无隐,此司马公之图系、欧阳公之谱例可仿也。”有的谱论会讲到修谱的重要性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就将修谱与孝敬父母等同起来,并且表示“人家三代不修谱,则为不孝矣”。有的谱论会比较关注编修家谱的作用,认为家谱的体例或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明亲疏、辨昭穆、敦教化而系人心者,则一而已”;有的谱论会谈到家谱的价值,并且还认为“修谱之难,较诸国史为倍甚”。





另外有些家谱的谱论还会记载欧阳修、苏润、程颐、曾巩等文学家的有关语录,他们的谱学论述都是比较有价值的;甚至有的家族还将皇帝的诏书当作谱论放在家谱当中,特别是明清时期的一些家谱里面,就会放进去,例如有清顺治乡谱诏,里面讲到“敦孝悌以重人论,笃宗族以昭雍睦,训子弟以禁非为,明礼仪厚风俗。”而这主要描写的是修谱的目的,其是为了敦促人们孝顺父母,爱护兄弟,以重视搞好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忠实的对待宗族,以显示内部的和睦,教训孩子的年轻人,禁止他们为非作歹,明白礼貌和谦让,以养成浓厚的良好习惯。





我国明清时期的不少家谱里,就收录了明太祖《圣谕六言》或清朝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雍正皇帝的《圣谕广训》, 有些家谱则刊载了欧阳修、苏润、朱熹、宋濂、王阳明等名硕大儒的有关语录,民国至今的家谱则又增加了孙中山等近当代名人或国家相关部门与家谱有关的论述。





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世代相传的家族传统和血脉关系,是家族的身份象征和历史记载。谱论作为家族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谱论是对家谱修编的理论指导和思想阐述,它可以帮助家族成员更好地理解家谱的重要性和意义,加深对家族血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华家谱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