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6-1
更生于去岁六十生日,沪上游旧置酒为寿,
因绘九老图,索补题一诗
新蜂照酒鹊呼庐,洛社图成听雨初(1)。十九年归公老矣,三千界坏佛何如(2)。历从绝岛求灵药,独获微言證宝书(3)。回唾蓬莱清浅处,卢敖把臂在空虚(4)。
【笺注】
更生即康有为(详见1407《更生示元日感怀之作,次韵和酬》笺注),去岁二月五日(2月26日)六十生日,沪上旧友置酒庆寿,因此绘有九老图,并请陈三立也题诗。陈三立在康有为六十寿撰有一联:“广逍遥游,身行六十万里;证菩萨果,手援四百兆人。”诗尚拖延未立竟。陈三立《与康有为书》中云:“公六十雅集诗,例当补作,但此题未易下笔,且俟尽读诸公名作后,姑假月日可乎?”此书为正月四日,则此诗当作于正月末、二月初之时。
诗借九老图之汇成,表达了对康有为游历世界求索医国之方精神以及相关著作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局败坏的无可挽救的悲哀。
(1)“新蜂”二句:酒杯对着新春的蜜蜂,喜鹊对着屋子鸣叫,有如洛阳九老会的画图才画成,听到初春的雨声。
“洛社图”,指唐白居易的洛阳九老会之图。《白氏长庆集》卷三十七《洛中九老会》:“会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偶于弊居,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甚欢,静而思之,此会稀有,因各赋七言六韵诗一章以记之,或传诸好事者。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仍以一绝赠云:’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暮双归。当时一鹤尤稀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首联描写九老图绘成的喜乐时光。
(2)“十九”二句:十九年啊,归来的你已经老了!三千大千的世界坏了,佛祖又能如何?
“十九年”,此指康有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逃亡日本,继渡美欧。民国二年(1913年)以母丧归,移居上海。至民国六年(1917)沪上作六十大寿九老会时,为十九年。
“三千界”,佛教“三千大千世界”的省称。唐李远《赠潼关不下山僧》诗:“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何如”,犹“如何”,怎么样。表示无可如何。晋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颔联感叹康有为归来年老与时局败坏的不可挽救。此联散文化句法,流荡可喜。
(3)“历从”二句:遍历孤岛,为求医国的仙药,独自获得了精妙的言论,印证了你的珍贵著作。
“绝岛”,孤岛。唐杜甫《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绝岛容烟雾,环洲纳晓晡。”
“灵药”,指传说中的仙药。《海内十洲记·长洲》:“长洲,一名青丘……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青丘。又有仙草,灵药,甘液,玉英,靡所不有。”
“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辞。《逸周书·大戒》:“微言入心,夙喻动众。”朱右曾校释:“微言,微眇之言。”
“宝书”,当指康有为所著《大同书》等。
颈联评价了康有为周游世界,寻求救国方略的求索精神,以及为此撰写的著作。
(4)“回唾”二句:时局大变的人间世界,只值得你回头鄙视,还是如卢敖,牵着仙人手臂,遨游在天空!
“回唾”,“回头唾视”之省,唾视,鄙视,看轻。宋周密《齐东野语·脱靴返棹二图赞》:“孤鶱兮风雅,唾视兮爵禄。”
“蓬莱清浅”,此指世事大变。语出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卢敖”,传说为秦博士,后避乱庐山。据《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山水间,见一人,称“若我南游乎罔㝗之野,北息于沈墨之乡,西穷冥冥之党,东贯鸿濛之光”,并相期作汗漫之游,“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此陈三立以卢敖自拟。
“把臂”,持手臂。表示亲密。汉袁康《越绝书·记吴王占梦》:“伏地而书,既成篇,即相与把臂而决。”
“空虚”,指天空。唐赵璜《曲江上巳》诗:“欲问神仙在何处,紫云楼阁向空虚。”
尾联感叹时局的巨变可悲之极,主张康有为作汗漫之游,慰藉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