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这块蛋糕要层层分,层层切。在天罡星下层12位中,就要更多考虑其他派别了。顾及到各小派势力,才能让梁山更稳定。

       第25位是雷横,作为和朱仝出身起步一样的人,他俩并没有像鲁智深、武松;董平、张清;解珍、解宝一样连着排在一起。这主要是雷横功劳没有朱仝大,朱仝救晁盖、救宋江,有恩于梁山前后两任寨主,还舍身救雷横,这都是大义之举,江湖认可度超高,这就是两人的巨大差距所在。水浒传中描写朱仝、雷横二人也是让人感觉出人性上的差异。二人一出场就对出身和性格做了交代,朱仝富户出身,为人仗义,心宽似海。雷横铁匠出身,心胸有些狭隘,凡事往往考虑利益和回报。朱仝舍命私放雷横,雷横却配合吴用逼其上梁山,不惜让李逵杀死小衙内。想那朱仝啥心情呀,我救你,你害我。两人的这种差距,当然在排名上有所不同。总的来说,雷横是宋江派,但是和吴用关系也紧密,即使不如朱仝也要给个相应的位置。

       26名李俊、27名阮小二、28名张横、 29名阮小五、 30名张顺、31名阮小七 ,这六人都是水军,按照“看军种由陆到水”的人事安排原则,这哥六个水军一块排在了天罡星下层。但是也遵循着“看关系由亲到疏”和互相牵制的平衡原则。李俊、张横、张顺都是揭阳派,阮氏兄弟是元老派。梁山排座次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能“三连”,前面讲了鲁智深、武松和杨志排名不能连上,同理阮氏兄弟排名也不能连上。揭阳派和元老派只能互相穿插,而且是揭阳派压元老派一头。这里面既体现了平衡也体现了制衡。但是从能力来讲,李俊在水军中排名最高,作为水军统领当之无愧。李俊也是梁山少有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将领,和其他武将来讲,其作战勇敢也更有谋略,对朝廷态度以及发展形势看的更清楚,能够审时度势的做出判断。李俊先后两次在危难时救下宋江,并伙同众人在江州劫法场救出宋江,成为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李俊在其后的历次战役中,也多有参与并屡立战功。

       随着梁山招安,李俊对形势发展有了自己主见,是梁山唯一一个能成功摆脱梁山体系和朝廷监控视野,同时又能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的人。在征方腊前,李俊就看清了宋江本质和朝廷的险恶用心。当梁山破辽国大功而回,却被朝廷猜忌。李俊和阮氏三兄弟找到吴用表达了杀入东京,劫掠后再回梁山的想法。吴用动摇了,但是宋江依然坚决,宋江退无可退了。对于李俊等人来讲,没有政治抱负,也没有忠君思想包袱。反正最差也就是继续当山贼,快活生活。在攻打方腊过程中,李俊和童氏兄弟认识了费保等太湖四杰,七人结拜为兄弟,正是费保的“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的这番话,让李俊进一步看清未来。征方腊后归途中,李俊装病脱离宋江,七兄弟一起扬帆出海,做了暹罗国王。当然这都是后话。可是李俊瞅准机会,果断抽身,又创下一番事业,这远见卓识都在宋江、吴用之上呀。

      32名杨雄、33名石秀。杨雄、石秀两人在水浒传中戏份也不少,还因为他俩和时迁导致的梁山三打祝家庄。他俩出身并不高,武功也说不上高。但是胜在除了和宋江有关系,还和卢俊义扯上了关系。因为当年在大名府为了救卢俊义,石秀大闹法场。这就是“义”这就是“胆”,所谓侠肝义胆。这不仅给石秀大大加分,同时也基本算作卢俊义派,名次算是照顾。

三十六天罡星之:其他派系的平衡——找到梁山排座次的密码(六)

       34名解珍、35名解宝。这两人能进入天罡星争议最大。梁山登州派在此之前,一直没有安排。登州派在三打祝家庄中是立了大功的,准确的说是孙立立的大功。解珍、解宝在登州派中并不是领袖,出身不高,只是猎户。和孙立、孙新兄弟比差不少。特别是孙立本是登州兵马提辖,其武功和影响力远在登州派其他人之上,这也是当初顾大嫂为什么胁迫他造反的主因。孙立的武功实力别说和天罡星其他将领比,就是和五虎将比孙立也差不了多少,要不能当上兵马提辖。

       但是孙立明显遭到了打压。原因前面在《孙立制造的谜案》中讲的很清楚,宋江不信任孙立。由此延伸到不信任登州派。除了解珍、解宝二人,登州派其他人都被打压,孙新和顾大嫂直接排到了第100位和101位。登州派没背景的只有解珍、解宝,把他俩安排进天罡星,算是安抚登州派,让登州派无话可说,同时也是对登州派的一种瓦解。这种安排表明了宋江的态度,信任永远最重要。

       第36名燕青,不用多说,在一百单八将中,唯有燕青是卢俊义的嫡系,让燕小乙挤进天罡星就是给卢俊义面子。

       说完天罡星,再说地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