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战时,越南军队曾表示将利用“朔江天险”与中国军队对峙三个月。而我方则自信满满地宣称,以“老师”自居,认为越军不过是“学生”,一旦交战就会立刻溃败,甚至声称三五天内必能消灭15000名敌军。然而,2月17日战争爆发的第一天,41军第二师(122师)终于发现,越南军队的战斗力远超预期,远非“学生”可比。首长所言的“三五天打完”的计划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实际上,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竟然拖延了28天,最终直到撤回国内,敌人依旧未能完全脱离接触。
2月18日,战斗进入第二天。经过对第一天失败的深刻总结,四团三营的一次出击再次遭遇挫败。清晨7时40分,整个营投入战斗,九连在进至坂红村南石山时,遭遇了越南军队的激烈火力压制,无法前进。九连在此次进攻中遭受了重大损失,22人阵亡。与此同时,八连负责从侧后迂回攻击石山,经过长达12小时的激烈战斗,直到傍晚18时才成功占领石山。
四团的七连则在下午3时45分成功攻占了坂黄村及东南无名高地,18时再度攻占那寮东北无名高地,消灭敌军22人。值得注意的是,七连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表现突出,歼敌数量占了全团的四分之一。当天,七连还经历了一个紧张的事件:八连报告称三名士兵失联。掉队的三人小组在战场上极其危险,但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他们带着击毙九名越军的战果归来。他们通过夜色掩护,突破敌人的防线,摧毁了三个火力点,并缴获了多种重型武器,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
六团在第一天被敌人压制,经过调整后,第二天也打出了亮眼的成绩。2月18日早上8时,一营三连向朗涌村西南侧的无名高地发起进攻,成功击毙敌军6人,越军因此愤怒反扑,调集了两个排的兵力向九连发起攻击。然而,九连连长巧妙应对,迅速请求炮火支援,趁敌人火力消失之际发动反攻,最终歼敌30人。中午12时,一营二连也投入了战斗,尽管很快就被越军的猛烈火力压制,但在炮群的帮助下成功突破。经过一系列战斗,最终朗涌村被我军攻占,敌军死亡32人,缴获了18支轻武器及一挺重机枪和三门六零炮。
五团的战斗进展也不小,尤其是在11时10分展开的战斗中,二营在黄土山遭遇了越军的顽强阻击,无法再继续前进。在进行了一番战术调整后,二营决定通过夜袭夺取长白山,四连选择从最艰难的北侧石壁发起攀登,成功占领了制高点,并打击了越军的火力点。在执行过程中,几名战士因不断受伤,但最终成功登顶,为后续的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五连的战斗则更加悲壮。在敌军的重压下,一名英勇的战士何学高突破重围,拉响手雷击毙两名敌军,尽管自己也被敌人击伤,但他依然不屈不挠,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勇气与智慧。

随着战斗进入第3天,部队遇到了更多困难。四团的进攻未能如期完成,六团在多次进攻中损失惨重,误打误撞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六团三营八连由于误报占领错误高地,导致误伤了友军。此外,六连的撤退也充满混乱,连干部在面临强烈敌火时选择了退却,尽管并没有遭遇严重损失。
通过这些战斗的经历,我们看到的是基层战士的不畏艰险与英勇无畏,但同时也暴露了指挥体系中的一些短板,尤其是在应对复杂战局和指挥失误方面的挑战。这些教训为后来的作战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让我们看到了新兵在实战中成长的速度和他们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