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ightShip检查中,对船舶货舱通风程序及相关执行情况的检查是其中关键的一项,特别是装载谷物的船舶。但在实船检查中往往发现船舶对通风的原则、执行和记录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凸显出船舶在货物管理上有亟待提高之处,同时也会被检查定为高风险发现项,直接影响了检查的结果。

一、Section 8:Cargo operation(RISQ) 

8B.28 船长和 / 或大副是否熟悉在航行期间决定货舱通风的规则?

8B.29 如有要求,货舱通风是否已进行并记录?

二、发现描述

序号

发现描述

标准

风险

分类

风险

等级

1

船长和大副无法解释在航行期间决定货舱通风的规则。

行业

人员

2

以下内容未在每天每个货舱都进行记录:所测量的所有温度以及计算出的露点,是否进行了通风,未通风的原因,天气和海况,所应用的通风规则(例如三度规则或露点规则)。

行业

流程

三、指引

一)为何通风

货舱通风有诸多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防止船舱内表面凝结水汽(即“出汗”)。因为船员和船舶经营者在此方面问题最多。如果未进行通风,货物表面可能会大量积水,从而导致对船舶所有者提出索赔。

货舱出汗示例

假若一艘在气候温暖且大气湿度较高的地区装货的船舶。如果其航行途中进入气候明显较冷的区域,那么船舶的甲板和上层建筑的钢结构将会冷却。可能很容易冷却至船舱内空气的露点以下,导致货舱内部船舶结构的上部区域形成汗水。如果船舶进入海水温度较低的区域,货舱以下区域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货舱出汗:在温暖地区装载的货物周围未通风的空气中的水分(a),当船舶抵达较冷地区时,会凝结在船舱表面(b)

货物出汗示例

假若一艘在气候寒冷的地区装货的船舶。如果它驶向气候温暖潮湿的区域,只要船舱保持密封,就不会有问题。然而,如果船长决定通风货舱,那么外界空气在进入船舱时很可能会冷却至露点以下,再次形成汗水。这,汗水将直接沉积在货物上。

货物出汗:在冷地区装载的货物周围通风空气中的水分(a),当船舶抵达较暖地区时(b)会凝结在货物表面

船长有责任妥善照料船上货物,确保适当的通风。这意味着在适当的时候通风,并在不适当的时候暂停通风。

通风可防止舱内钢结构出现凝结水或“出汗” 现象,从而避免水滴滴落至货物

二)何时通风

有两个简单的规则帮助船员决定是否对货舱进行通风:

露点规则:当外部空气的露点温度低于货舱内空气的露点温度时进行通风。

如果外界空气的露点较低,则其湿度低于舱内空气。它易于理解但可能更难以应用。

首先,在因熏蒸、安全原因或受封闭空间进入协议限制的舱室中,需要准确的露点测量。在舱口被货物填满至舱口围板高度的货舱中,进行露点测量可能也是物理上不可能的,货舱上方与舱口盖之间的空间被舱口围板封闭。在这种情况下,货舱末端(可通过人孔进入)的空气空间与货物上方的主要空间并不连通,无法提供具有代表性的露点测量值。

其次,可能没有足够的人员按要求的频率(建议至少每四小时或每班一次)进行测量— 每个货舱都需要进行测量(良好的做法是在每个点进行两次测量,以验证读数)。此外,在开始通风一段时间前应停止测量,否则测量结果会受到外界空气的影响。

上述困难也通常是通风日志中出现不准确或明显错误的原因,当货物索赔发生时,通风日志会受到回顾性审查。

三度规则:如果外界空气温度比货物温度低至少3°C,则通风对于吸湿性货物,可以应用三度规则而无需反复进入货物空间或停止通风进行测量。

然而,了解该规则的要求和局限性很重要:

该规则适用于吸湿性、主要是农业货物,如谷物。该规则的假设并不完全适用于非吸湿性货物。

它需要在装货时对货物温度进行可靠的测量。为此,可能需要检验员— 船舶可能没有足够的访问权限或适当的设备。不同货物可能具有不同的温度,因此需要准确的采样。

如果货物温度在航行中降低,例如由于用非常冷的空气进行密集通风,或在寒冷天气中航行延误,原始规则假设的货物温度可能变得无效。再次进行货物温度测量可能不切实际或不安全。

如果露点比较表明通风合适,但外界空气温度似乎相对于货物过热,需仔细检查露点比较或三度规则的读数是否正确,以及信息是否现实。

夜间或雨天通风

关于通风最常见的误解是认为只能在白天进行。通风的决定应仅基于露点温度的比较或三度规则的实施。仅在在阳光明媚、天气宜人的天气条件下通风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应尽可能通风的货物。尽管这是“好天气”的直觉定义。最佳通风时间可能是在黑暗时段,此时温度最低。然而,应关注与夜间进行甲板作业的实际情况相关的挑战,包括船员可用性和安全性。

只要相关规则的要求得到满足,并且船上的通风系统能够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也可以在雨天继续进行。

(三)需要通风的货物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通风(取决于上述规则)的货物列表,以及不需要通风的货物列表。需强调的是,这些列表不可能包括所有,仅作指导,。

RIGHTSHIP检查高风险发现项之货舱通风

如果船长不确定是否通风从热带到凉爽气候的货物,可考虑其是否吸湿性——如果是,则根据规则通风。

吸湿性货物

含有天然水分,主要来源于植物。它们可能会保持、吸收或释放水蒸气,过量的固有水分可能导致显著的自热和货物内的“水分迁移”,从而引起结块、发霉或腐烂。

以下货物为吸湿性,应按规则通风:

可可豆及其制品,咖啡豆及其制品,谷物,其他植物性货物,如苜蓿,报纸,油籽,纸和纸制品,大米,木材和木材制品,原糖,面粉,烟草,茶叶

纤维货物——羊毛、棉花和黄麻

动物饲料——所有提取物、压榨饼、颗粒、蒸馏谷物、小麦颗粒、麸皮颗粒、鱼粉、柑橘纤维颗粒等(注意这些可能产生热量,IMO规则可能优先)

备注:这些货物的运输,包括何时通风,受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和《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IMSBC CODE)的附表管辖。这些IMO CODE的规定是须首先遵守的(必须始终查阅),优先于船舱出汗等因素。

非吸湿性货物

不含水分,或至少不含可与空气相互作用的水分的货物。。然而,某些货物(例如钢铁)如果被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受损,还有一些货物如果使用吸湿性材料(例如木材、纸张)包装也会受到损害。举例来说,一艘船装载了一批玻璃,每张玻璃之间用纸层包装。在卸货港发现,纸张在航行期间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导致玻璃无法分开。收货人拒绝接受这批货物。

以下货物为非吸湿性,但可能因接触船舱出汗而受损:

钢铁及钢铁制品

其他对水敏感的金属及金属制品

隔垫物

隔垫物本身不是货物。然而,竹制和木制隔垫物是吸湿性的,绿色木制隔垫物含水量可能很高。大量使用时,隔垫物可能像吸湿性货物一样成为水分储存库。

考虑非吸湿性货物是否需要通风时,不应忽视隔垫物的存在。如果使用绿色隔垫物且规则指示应通风吸湿性货物,则应进行通风。

混合货物

运输具有不同通风要求的货物在同一船舱时,可能会遇到问题。无法同时满足两种要求。通常,没有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避免将温差较大的货物装入同一货舱。冷货物装入有温暖吸湿性货物的船舱,无论应用何种通风制度,都可能遭受货物出汗风险。

当吸湿性货物和非吸湿性货物被装载在同一货舱时,应记录相关情况

(四)通风和熏蒸

熏蒸通常用于运输易受昆虫侵害的货物的船舶。货物通过在港口或航行中向货舱释放有毒气体进行熏蒸。然后货舱必须关闭预定时间。在此期间,货物不能通风。一旦熏蒸完成且货舱被认证为无气体,正常通风可以恢复。

熏蒸要求将阻止货物空间关闭期间的通风— 导致货物从货物中散发的水分(例如谷物)将不会通过通风去除,因此货物可能会因船汗而受损。

由于熏蒸和通风要求之间的明显冲突,包括货物损坏的潜在风险,船东和/或托运人应向船舶提供明确的指示。同意不通风应以船舶对由此产生的货物损坏不承担责任为前提。然而,区分熏蒸期间的货物损坏和后来不当通风导致的损坏可能很困难。因此,建议评估在熏蒸期间发生货物损坏的风险,考虑货物特性、实际温度和湿度以及预期的航行时间。

例如:一艘船从巴西运输大豆到中国。装货完成后,货物用磷化铝熏蒸。船舶被指示封闭舱口十天,在此期间不允许通风。只有在此时间之后,货舱才根据三度规则进行通风。尽管进行了通风,货物仍因船汗而受损。长期局部滴落的船汗导致损坏深入货物。随后发生货物索赔,指控通风不足。尽管无法最终证明损坏发生在熏蒸期间禁止通风时,船舶可以出示通风日志,证明一旦允许通风就进行了适当的通风。

(五)通风日志的重要性

船舶(承运人)有责任根据所有适用要求对货物进行通风,这些要求包括法规、船东/托运人的指示以及良好的行业惯例。通风日志应仔细维护,以便在发生货物索赔时能够证明已满足这些要求。以下是通风日志中应记录或注明的内容:

适用的通风规则:记录本次航行中适用的通风规则。

货物温度:如果使用三度规则,记录装货时的货物温度。

环境空气和货舱的露点及温度:

露点规则:至少每班一次记录环境空气和每个货舱的露点,以及干湿球温度。

三度规则:至少每班一次记录环境空气的温度。

通风需求:记录是否需要进行通风。

海水温度:记录海水的温度。

通风操作时间:记录每个货舱开始和暂停通风的时间,包括暂停的原因以及排除通风的条件细节。

天气和海况

特殊情况记录:

即使未进行通风,也应详细记录相关情况,作为无法通风的证据。

如果可能,提供当时天气条件(特别是甲板上的海水或飞溅情况)的摄影证据。

(六)测量露点(DP)

1.摇摆式湿度计


最常用的湿度测量工具是手持式摇摆(或旋转)湿度计。通过旋转湿度计,可以使温度计周围产生气流,从而使湿纱布中的水分蒸发,进而得到准确的湿球温度读数。

 图1 摇摆式湿度计

尽管摇摆式湿度计成本低且结构简单,但它存在诸多缺点:

必须手动旋转才能使用,因此需要直接进入货物空间进行测量。仅将湿度计放入货物空间无法获得准确测量结果。然而,进入货物空间通常难以实现。

温度计需要定期校准。任一球部的温度读数出现微小误差,都可能在露点计算中导致较大误差。


2.抽式湿度计


抽吸式湿度计克服了摇摆式湿度计的一些缺点。它通过机械风扇(通常是弹簧加载的)来产生气流。使用抽吸式湿度计时,无需直接手动操作,可将其放入货物空间进行测量。

抽吸式湿度计

与摇摆式湿度计相比,它的测量结果通常更准确。然而,抽吸式湿度计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一旦损坏,修理起来较为困难。

3.电子湿度计

电子湿度计具有明显优势,且市面上有多种配置可供选择,包括独立的手持设备、有线探头,以及可留在货舱内的远程传感器。部分电子湿度计还能记录测量数据,并附带时间戳。


3 电子湿度计

与所有设备一样,电子湿度计的准确性取决于传感器的质量和校准情况。优质的电子湿度计通常比摇摆式湿度计更准确,且使用起来更加安全便捷。选择合适的湿度计应依据船舶和货物的操作及安全需求,例如是否能够进入货舱等因素。

露点(DP)和相对湿度(RH)的测量数据将记录在通风日志中,在处理货物索赔时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必须确保这些仪器经过认证、校准且维护良好,同时记录要规范完整。使用者在进行测量和记录之前应接受适当的培训。


(七)安全警示

船长对船员安全负首要责任。

若货物在装货港经熏蒸,需高度警惕。装货后通风系统通常关闭,留存熏蒸气体。航行数日后,船长可能按指示开启通风,排出部分气体,排出气体将从通风口排出,务必确保船员不吸入危险浓度气体,防止其进入船员住宿区、甲板储物柜或通道。有疑问时,须用合适的气体检测设备检测。依IMO 建议,熏蒸者要确保船上配备并正常运行此类设备,仅靠氧气检测仪不充分。

只有经授权人员检测大气安全后,才能进入货舱。须注意,熏蒸气体常渗透至货舱底部(部分气体比空气重),而通风空气难以穿透货物堆垛与到达货舱下层区域。即使货舱上部检测安全,下部仍可能存有致命气体浓度(如货舱澳梯中)。

附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