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行为。美国第26任总统罗斯福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自律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是一种习惯,一种坚持,一种高尚的修为,更是一种神圣的操守。

自律对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自律会让我们拥有坚韧不拔的品格。越自律,越优秀,越自律,越完美。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必将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自律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凡成功者无不懂得自律。自律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律是一种自省、一种自爱,更是一种自觉的觉悟。
做一个自律的人,千万不要纵容自己。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的人格和心智也会因此变得更完美,会让人感到自豪、幸福快乐、淡定从容、内心强大。
自律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自律是一个人的美德,也是走向成功的秘诀。自律是人的一种品德和气节,它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足够自律的人,心中会有自己的准则,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对自己放任自流。经过日复一日的坚持,日积月累的努力,终将达到令人望尘莫及的完美境界。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过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一个人自律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阅尽人间春色 惟有故乡雲白
如何养成习惯性“自律”?自律和大多数技能一样,是可以学的。自律的第一步是,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内心有一个天平,幻想一下自己觉得最快乐的两件事,比一比?慢慢你就会发现:考第一名,比多打会儿游戏更重要;多看两页书,比躺着看视频对你益处更大;早睡早起,似乎比瘫在床上快乐多了。人都是很聪明的,这么一比下来,从思想层面你就开始自律一点了。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始终把精力和时间花在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情上。
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曾经说过:“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意思是说,不担心没有能力去做,而是担心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去做。很多人,很多事,完全可以做到,能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去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也曾规劝我们说:“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不努力奋发向上,心智就会一天天变得颓废;不经常检讨约束自己,心智就会一天天变得放纵无顾忌。

很多人认为自律是很苦的事,自律就不舒服了,不自由了。其实不然,那些高度自律的人,反而更自由,他们更能体味自律状态下的生活和心境。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说:“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一个优秀的人,没有什么比自律、自信地掌控生活更有成就感。大文豪萧伯纳也曾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状态下做某些事情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一群白鹭自由自在地在河里嬉戏,这里是它们的乐园
对自己诚恳,愿世界温柔。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自律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在社会生活中,以及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自律,坚持的理由可能只有一个,但放弃的借口却有千千万万。一个真正自律的人,从来都不会给自己找任何借口。曾有人说,“很多小事,短时间的坚持不见得有多好的效果,但只要去做,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以另一种美好的形式回报与你。”
生活终会奖赏一个自律的人。人生成败,自律花开。
2020.5.4.蓝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