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介休马氏与甲戌本《红楼梦》

关系浅探

马爱国

介休马氏与甲戌本《红楼梦》有渊源,但限于相关信息的匮乏,要说清这个问题还有侍进一步挖掘和整理,这里只就几个相关的人和事做一浅显的介绍。误处难免,敬请专家斧正。

一、马书奎家世及其人

马书奎,(1794——1851介休马氏第十四世。介休马氏始祖马翥元末由陕迁晋,至五世祖马文章任明军功议叙府同知为旺族。九世祖马得正历任清内廷供事、湖广彝陵州州判、江南铜陵县、山东鱼台县知县、湖广桂阳州知州,二00七年,中国史学届对15位重要的中国历史名人进行“别传”缉录,也就是在他们官修正史权威传记之外,再扩大范围,搜罗他们的其他传记资料,以丰富人们对他们的研究和认知。这15人中有理学鼻祖周敦颐、心学大师王阳明、大书法家米芾、爱国将领文天祥、清末名臣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近代风云人物蔡锷等等,而其中有一位铜陵知县赫然在其列,他就是清代康熙21年任职铜陵知县的山西介休张良马氏家族的始祖马得祯。《中国历史名人别传录》:2007年学苑出版出版

陈庆镛《籀稿》卷),载《介休马君墓志铭代陈给谏坛》一文,录如下:山西马氏,世宦也。自始祖翥居介休,十传至浙江盐运使曰钟华(十世得正次子),绩载《辽略》。运使珩,江西督粮道;粮道子楠,刑部郎中;郎中子思,江南布政使司理问。理问两娶,皆张氏,子三,其季曰季筠。府君讳书奎,字娄左,幼随父之京师,遂籍焉,于是编宛平。道光乙酉(1825)以优荐贡明经,考选镶白旗满洲官学教习。戊子(1828) 人,教满,补县教谕。教谕期满,荐举知县,未选。以子官,晋朝议大夫、国子监司业。年五十七,疾卒于长子官舍莱芜,实咸丰元年(1851)四月乙亥也。府君初成童,父母皆丧,与兄书勋、登书友爱甚挚。自肆学,有名。长诗,工楷,嗜碑,搜颇富,礼闱十数上,弗第弗堕。其恪为教习,能陶士类;为教谕,能振文风,学者慕之。捐廉修学宫,凡一切礼器,准以式,官虽小,法未尝不慎。念子姓支繁派衍,谱久渫,乃积十余年力,叙为书,绘图,以颁诸宗属之散处远方者,昭齿。马先,历外,然庠。至府君以乙科,子科,君:“保焉。”娶何恭人,息:鐏,道(1835 ) 人,山芜县知县;铸,庚子(1840) 进士,国子监司业;女一,嫁肃宁县教谕大兴刘铨福。

 《道光戊子科同年录》载有马书奎履历:  

马书奎,字娄左,号砚珊,别号远郊,行三,又行二十三。乾隆甲寅年七月二十九日生,顺天府宛平县乙酉优贡,祖西县。丙习,宣县教谕。曾祖淇珩,庠生,户部郎中,江西督粮道。祖楠,刑部郎中。父思,庠生,北城副指挥,江南布政司理问。胞伯心纬,议叙县主簿。心罗,湖南泸溪知县。胞兄书勋,布库大使。登书。胞侄籙、籛、。子鐏,甲午举人,乙未教习。鎛,乙未举人。胞侄孙澄,孙轺原。  

二、马书奎与刘铨福之父刘位坦的交谊

刘铨福之父刘位坦《叠书龛遗稿》抄本,为刘位坦外孙黄国瑾抄录,载 2007 年出版的《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第 21 册。黄国瑾在书中曾言“公交游中以马公研珊为最笃”,知马书奎与刘位坦乃挚友。刘位坦于《叠书龛遗稿》中多次提及马书奎,如《岁过琉璃厂购得五铢么钱二枚,研珊索为荷囊之饰,因赠以五言一百句》、《柬研珊》、《研珊诗有戏语,叠前韵答之》、《再叠前韵嘲研珊》、《研珊和诗未至,作此询之》、《四叠前韵答研珊》、《研珊诗有嘲语,五之》、《甫询,而和作已至,两使遇,交归,研作,六和之》、《既以和,旋念不欲多尚人之戒,颇悔心,因七叠前韵亟止之》、《马研山惠沧酒》等。两人同为道光五年拔贡,皆居京师,往来甚密,结为儿女姻亲,看来是水到渠成的。   

三、马书奎女婿刘铨福

甲戌本《红楼梦》收藏者刘铨福的生平事迹,学界一向颇为关注。周汝昌先生认为:“《石记》的六回与妙复轩手批百二十回本,皆由刘铨福一人而传,故此人在《石头记》版本史上是一个重要人物。”周先生的《红楼梦新证·刘铨考》于后,辑平资料多则,为后来者研究提供了方便。胡适也曾著文探讨刘铨福的家世生平,并高度评价刘铨福在甲戌本上所留跋语,认为“一百年前的学人能够有这样透辟的见解,的确是十分难得的。”继而徐恭时先生发表长文,对刘铨福的生平论述更详,并综合各种资料,在文中列“铨福稽年。”因多年来没有新材料发现,对刘铨福生平的研究进展缓慢,尤其是刘铨福的妻族状况,目前尚无人道及,而考察其妻族与《红楼梦》甲戌本的收藏与继承关系密切。

四、马寿蘐(髣眉)与《红楼梦》

国家图书馆藏有马书奎纂修的《马氏族谱》。倘学界同仁有兴致一览,或许便可澄清此问题。因为甲戌本卷端钤有“髣眉”印一方,周汝昌先生推断马髣眉“就是者,是把书带给了她的丈夫刘铨福后归胡适之,流传至今)”瑏瑤,徐恭时先生持同样观点,而论述更详:《钤印示例》中有一条颇重要。即首藏者之钤印,一般规律均盖在书名下与下边栏(无边栏者以正文末一字为准)之间,倘书名下印有著者署名,则盖在书名与著者名之间,如中间无空白处,则盖在著者左边空行处。

清末介休马氏与甲戌本《红楼梦》|马爱国

 据《道未恩科直省乡试同年全录》,马研珊次子马鎛改名为马铸,检《明清进士题名引》,在道光二十年进士题名中,注明马铸改名寿金瑏瑣。马寿寿蘐,是姐弟关系,尚无确证。若不是,则真是太巧了。

五、甲戌本《红楼梦》抄本收藏的大概序次

现在来分析此甲戌本的钤印地位:在卷旨《凡例》叶上钤有三家藏印🙁 在书名之下正距行中间印上下;上距米,下,钤有“髣眉”一印。()在《石记》三钤“刘印”,另有“子重”一印,钤于髣眉印之上与刘氏上述印之间而偏左。()胡适在书名之上钤藏印(第一行下缺字处添补三字盖钤章。据此三家所钤藏印的地位,考断收藏者的先后序,已明,即:为“髣眉”,次藏者为“刘铨福”,最后藏者为“胡适”。笔者完全赞同周汝昌先生、徐恭时先生的推断。若马寿蘐果真是马书奎的女儿,则甲戌本《红楼梦》在刘铨福之前的收藏者奎。马书奎曾官镶白旗满洲官学教习,与八旗子弟多接,有触《红梦》早抄本的机会。

六、甲戌本《红楼梦》

从曹雪芹1715——1763)到马书奎(1794——1851)时间跨度前后136年,中间经历两个甲戌年,分别是1754年和1814年,综合分析《红楼梦》成书和该抄本流入马家的时间有两种可能:

1 该《红楼梦》为1754年抄本,早期《红楼梦》为禁书,马书奎祖父马楠曾在刑部供职,有接触查抄收缴书的方便,出于对《红楼梦》的喜爱,收藏该书,传至孙辈马书奎。

2 该《红楼梦》为1754年抄本,该书由马书奎本人收藏。书奎为宛平道光乙酉科优贡,朝考第一名,丙戌科考八旗官肖汉教习笫六名,传補镶白旗教习中式,道光戊子科顺天乡试举人,根据其身份完全有接触《红楼梦》抄本的渠道和收藏该书的机会。经查甲戌本《红楼梦》为1754年抄本。

七、甲戌本《红楼梦》是如何从刘铨福手传到胡适手的

根据时间推算,马书奎卒于1851年,其女马髪眉应该在1851年前将甲戌本《红楼梦》带入刘家。胡适(1891——1962),胡适1917年任北大教授,如果按胡适任职北大教授后才有机会得到刘铨福手中的《红楼梦》,这期间《红楼梦》最少在刘家收藏70年,显然,甲戌本《红楼梦》不可能是刘铨福本人赠送胡适先生的。那么甲戌本《红楼梦》究竟是怎样从刘家传入胡适先生之手的?有待再探。

注:(1)马书奎,(1794—1851)介休张兰马氏第十四世,卒葬介休里屯村)

2)此文作者:介休马氏后裔二十一世,与书奎公九世祖得正公同宗

3)此文为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特感谢相关材料源

作者简介

马爱国,笔名老马。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介休市教研室主任,教育局督学,现已退休。曾获“全国优秀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优秀课题指导专家、晋中市与介休市人民政府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另外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和省地级奖,其中《浅谈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三项作用》获“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一等奖,并收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等合编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指导全书》。

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