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格生物医药-B (02565.HK)
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
招股价格:15.60港元一口价
集资额:3.01亿港元一口价
总市值:60.21亿港元一口价
H股市值:43.55亿港元一口价
每手股数 500股
入场费 7878.66港元
招股日期 2025年05月19日—2025年05月22日
暗盘时间:2025年05月26日
上市日期 2025年05月27日(星期二)
招股总数 1928.35万股H股
国际配售 1735.50万股H股,约占 90.00%
公开发售 192.85万股H股,约占10.00%
稳价人:
计息天数:1天
发行比例 5.00%
市盈率 -19.93
公司简介:
派格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自主研究及开发慢性病创新疗法(主要为肽和小分子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重点关注代谢紊乱领域。
派格生物已自主开发一款核心产品及其他五款候选产品,以把握2型糖尿病(T2DM)、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IC)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常见慢病及代谢疾病的市场机会。
派格生物的核心产品PB-119为主要用于T2DM及肥胖症一线治疗的自主开发、接近商业化阶段的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PB-119在中国用于治疗T2DM的新药上市申请(NDA)于2023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这是其即将进行商业化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派格生物在GLP-1受体激动剂等前沿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未有商业化产品。公司的核心产品为PB-119,是一款用于2型糖尿病(T2DM)及肥胖症一线治疗的自主开发、接近商业化阶段的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在血糖控制、心血管健康等方面的全面益处,以及对体重管理的良好效果。PB-119(visepegenatide/维派那肽)在中国用于治疗T2DM的新药上市申请(NDA)于2023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派格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预计该药物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获准在中国上市,但目前暂未有相关消息。
除了PB-119,派格生物还有5款候选产品,包括PB-718、PB-1902、PB-722、PB-2301、PB-2309,涵盖了T2DM、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IC,使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持续出现低血糖症)等常见慢病及代谢疾病的市场机会。
PB-718是一款双受体激动剂,可以同时激活GLP-1受体和胰高血糖素(“GCG”)受体,体现了行业中由单靶点激动剂而来的演变。派格生物计划于2025年就PB-718的IIb期临床试验计划与国家药监局进行沟通;亦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IND申请,以在中国开展PB-718治疗NASH的II期临床试验。
PB-1902,中国第一款和仅有的两款中的一款国内研发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IC”)的临床阶段口服型候选药物。
PB-722是一种GCG受体激动剂,公司正在开发该药用于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并已于2021年5月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PB-2301为用于治疗T2DM、NASH和肥胖症的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双受体激动剂,计划于2025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IND申请。
PB-2309为用于治疗T2DM、NASH和肥胖症的GLP-1/GIP/GCG三受体激动剂,计划于2025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IND申请。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2个年度:
派格生物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0.15亿元、0.07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率为-52.12%;
研发分别约为人民币-2.37亿元、-0.95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率为-59.69%;
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2.79亿元、-2.83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率为1.49%;
研发占亏损比分别约为84.79%、33.68%。
公司目前并无获准作商业销售用途的产品,也没有从产品销售中获得任何收入。于往绩记录期间内,几乎所有亏损均来自研发开支及管理开支。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83亿元,账上现金0.28亿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储备仅0.28亿元,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其港股上市募资约2.318亿港元,派哥还能撑多久?

二、基石投资者
基石投资者只有1家,认购占比65.82%。
这次共有14家承销商。
保荐人历史业绩:
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
2.中签率和新股分析
(来自AIPO)
目前首日展现的孖展已超购4倍,这个票是真赶上好时候了,蹭到这波行情现在行情这么好的时候,首日就能冲到4倍
中签率分析
关于一手中签率方面,如果孖展在15倍以下,按照2000人来参与预估一下,一手中签率55%。
现在所有券商都只有10倍杠杆了,甲组的各档融资所需要的本金还有融资金额对应如下表:
乙头需要认购资金560万,乙组的各档融资所需要的本金还有融资金额对应如下表:
然后这个票招股书上按发售价15.60港元计算,公开的上市所有开支总额约为6910万港元,募资额约3.01亿港元,占比约22.96%,开支相比募资额算是比较多了。
这票打不打?且看我下面的分析:
和曲折的IPO之路不同,派格生物在一级市场上算得上是“明星公司”,背后不仅有联想之星、云峰基金这样的互联网资本,还吸引了苏州BioBay旗下的元生创投,以及产业资本天士力医药、泰格医药等,在10轮融资中募资超过14亿元人民币,估值达到40亿元。截止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动用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所到款项的93.77%。
其中,派格生物2018年完成E轮21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为4.32亿美元,每股成本为1.18美元;派格生物2019年9月完成E1轮融资500万美元,投后估值为2.55亿美元,每股成本1.18美元;境内融资人民币1.3亿,投后估值23亿,每股成本8.27元。
派格生物2020年11月完成F轮人民币7.83亿元融资,投后估值35亿元,每股成本为9.82元;2023年6月完成1.34亿,投后估值40亿,每股成本为人民币11元(相当于11.92港元)。
1. 同行业对比:港股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当前市盈率(PE-TTM)约25-30倍,派格生物作为临床阶段企业,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但需注意,其现金储备仅2839.2万元,远低于同类公司(如信达生物现金储备超50亿元),存在短期资金链断裂风险。
2. 管线价值:核心产品PB-119预计2025年商业化,若成功上市,参考国内GLP-1药物年销售额(如司美格鲁肽2024年中国销售额约30亿元),假设PB-119市占率5%-10%,首年销售额有望达1.5-3亿元,对应PS(市销率)约9-18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5-10倍),需警惕估值透支未来增长。
3. 国际竞争: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含Wegovy)2025年一季度全球销售额达78.64亿美元,占据主导地位;礼来的替尔泊肽(GLP-1/GIP双靶点)增速更快(+45%),且适应症拓展至NASH。
4. 本土挑战: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GLP-1/GCGR双靶点)预计2025年上市,众生药业的RAY1225(长效GLP-1/GIP)III期数据优于替尔泊肽,国内仿制药(如翰宇药业利拉鲁肽)也在加速上市。派格生物需在疗效、价格(预计年费用约3-4万元)及品牌认知度上与竞品差异化竞争。
5.行业展望:GLP-1药物市场将持续扩容,但竞争白热化可能导致行业洗牌。具备差异化技术(如多靶点、口服剂型)、强大商业化能力及国际化布局的企业更具胜算。派格生物若能抓住首批国产长效GLP-1药物的窗口期,或可在行业变革中分得一杯羹。
派格生物医药-B ,通过聆讯很久了才ipo招股的,这个票集资额:3.01亿港元一口价;总市值:60.21亿港元一口价;H股市值:43.55亿港元一口价,发行比例 5.00%;基石可能是找来站台的,但是国配的订单肯定是真的,所以这个票国配认购倍数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国配认购倍数高,就说明机构认可,那么到了二级市场自然就有机构去买,如果国配就一两倍,那就是按能发型的方向去玩的,能不能保住问题都不确定。
刚刚好卡在44亿左右,又是港股通预期股,现在港股通的门槛是73个亿,发行后的流通市值从44亿~73亿:这距离差距还可以,只能说是有亿点点希望,但这个差距差的有点多。这公司得花不少钱啊。
公配孖展很火热,也不知道是真的火,还是有人故意纵火的。刚好也是卡在宁德时代来上市的这个节点,现阶段是最近几年来新股行情最好的时候。但这个票的基本面一看就是庄股那种,庄家想怎么玩,就不得而知了。。基本上就按照庄股去看了,庄股就是赌博大小喽。这一类票让众多机构形成共识佰计也挺难,大概率也就保发型上市了,或者说又是想玩套路回波? 而且又是一口价的那种。参与这个票同样也是全靠猜,市场怎么变化谁知道呢?
这个票一看基石比例65.82%,首日就干到5倍,难不成又是想往五五回波去操作?或者往64也行。当时在绿茶招股期间,我们还特意用了一个真实故事来给大家分析的,我觉得这一次的新股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