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介绍
韵目代日是中国历史上的⼀种电报纪日方法,为此形成了⼀种新的纪日办法。这种方法在电报领域⼀直延⽤到中华⼈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前后使⽤了70余年。在其他领域也有使用,如有些⼈写日记都是以韵目代日的。

韵目代日的纪日方法,是以金代编修的《平水韵》的韵目为依据。从韵⽬表中挑选出来代替日期的韵目,总共有三十个,分别代表三十天。前面十五天用的是韵目表中上平声的全部,次是韵目表上声的十个,再是韵目表去声的五个;民国后使用公历,又添上一个“世”,代表三十一日,这样就形成了用三十一个汉字分别代表三十一天。
按韵⽬表规定“三十日”该用“陷”字来代替,但是由于军队中忌讳“陷”字,便用“卅”字来代替。“三十一日”没有韵目可代,通常都用“世”或“引”字来代替:“世”字是“卅⼀”的合写,“引”字像阿拉伯数字“31”。
⽇期与韵⽬对应如下:
⼀⽇——东、⼆⽇——冬、三⽇——江、四⽇——⽀、五⽇——歌(微)、六⽇——鱼、七⽇——虞(阳)、⼋⽇——齐(庚)、九⽇——佳、⼗⽇——灰(蒸)、⼗⼀⽇——真、⼗⼆⽇——⽂、⼗三⽇——元、⼗四⽇——寒、⼗五⽇——删(以上为上平声),⼗六⽇——铣、⼗七⽇——筱、⼗⼋⽇——巧、⼗九⽇——皓(效)、⼆⼗⽇——号、⼆⼗⼀⽇——马、⼆⼗⼆⽇——养、⼆⼗三⽇——漾、⼆⼗四⽇——敬、⼆⼗五⽇——有(以上为上声),⼆⼗六⽇——宥、⼆⼗七⽇——感、⼆⼗⼋⽇——俭(勘)、⼆⼗九⽇——艳、三⼗⽇——卅(以上为⼊声),三⼗⼀⽇——世
当时,“普通密本”一般只是在明码本基础上对角码和横直码做编码的变化,而其编码法的变化非常有限。曹祥仁、邹毕兆等破译人员本身就是报务员出身,对于明码十分熟悉。他们把自己的工作称为猜密码、猜报、猜字、猜译等等,通过猜测破译出一些可靠的字来,不用破译出多少单字,横码与直码就全部破译出来了,有了横码、直码,得出剩余页面的角码,也就容易了。在破译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取得经验、掌握规律,从而提升了技术水平。由攻克“展密”开始,曾希圣、曹祥仁才真正开辟了一条通过破译敌人密码电报获取情报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