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南阳起兵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这是被毛主席称之为“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的刘秀,没发迹时的人生理想。
执金吾:秦汉时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首都卫戍司令!
阴丽华: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的千金小姐。
刘秀的姐夫名叫邓晨,家住南阳新野,而邓晨与阴氏有亲缘关系。
借助于这层机缘,刘秀有机会接触到了阴丽华。
阴家小姐的美貌,给了刘秀极为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后来在长安求学的刘秀,有一次看到了执金吾率军出行,盛大的场面深深地震撼了刘秀。
身为太学生的刘秀不禁感叹道:“做官就要做执金吾这种声势的官,娶妻子就要娶阴丽华那样美貌的妻子!”
这时的刘秀,还只想安安静静做个读书郎,希望过“老婆孩子热炕头、农夫山泉有点田”的日子。
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今湖北枣阳市),出生在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县)。
刘秀是个标准的帅哥,史书“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王莽的大将说的。
公元22年,刘秀找到严尤,为舂陵侯刘敞(刘秀再从叔父)家,讨回除爵前未收回的租税二万六千斛、槁焒钱数干万。
另一宛人朱福也和刘秀一起找严尤,处理他舅舅的租税事务。
严尤看见刘秀,十分惊奇,便停车与刘秀对话,却不理朱福。
后来王莽军,围昆阳城时,城中降兵供述刘秀“不取财物,但会兵计策”。
严尤笑道:“是美须眉者邪?何为乃如是!
刘秀是西汉刘氏宗室之后,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
刘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则,而从列侯递降:
爸爸是南顿县令
爷爷是巨鹿都尉
曾祖是郁林太守
高祖是舂陵节侯。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由侯到太守到都尉再到县令!
王莽篡位后,汉朝宗室集体降为子爵,后来又夺爵,变成平民。
断别人饭碗,与谋财害命无异。
这也是为何天下的王爷和侯爷恨王莽的原因!
刘秀兄弟三个、两个姐姐、一个妹妹。
他3年时,其父刘钦在南顿县(在今河南项城市)县令任上去世。
年仅9岁的刘秀与兄妹便成了孤儿。
他们生活无依,被远在南阳郡蔡阳县(湖北省枣阳市)的叔父刘良所抚养,成了普通的平民。
刘秀勤于农事,是种田高手,而其兄刘縯好侠养士,成为一方强人。
哥哥刘縯经常取笑刘秀,将他比做刘邦的兄弟刘喜。
刘秀懒得和哥哥争执!
后来,王莽改革,大肆扩大太学规模,由汉武帝的50人到1万人,降低入学门槛,以至于刘秀兄弟有机会去长安求学。
14年―19年,刘秀来到长安,入读太学。
他与邓禹、朱佑、严光、强生等同学。
刘秀学习《尚书》
邓禹学习《诗经》
强华钻研谶(chen)纬之学
严光钻研《春秋左传》。
四人同住一个宿舍,时常切磋学问,相见恨晚,很是投缘。
后来,邓禹成为刘秀的首席功臣,与朱佑后来皆列入“云台二十八将”,是刘秀创业的班底。
强华刻苦钻研谶纬之学,后来不远千里献上《赤伏符》,为刘秀称帝提供舆论支撑。
严光成为东汉著名隐士。
刘秀即位后,严光睡熟了把脚压在刘秀的肚子上,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范仲淹撰《严先生祠堂记》,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赞语,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天下。
刘秀读书时从不皓首穷经,寻章摘句,每篇文章只是略其大意,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像诸葛亮、陶渊明一样,好像历史上名人读书都是这样:不求甚解。
刘秀读完书,由于朝着无人,且王莽对刘氏的打压和猜忌,并没有得到一官半职。
刘秀只好回到南阳老家,继续从事农务,成为一个种田郎。
就这样,他在老家老老实实种了三年的地后,很快海内分崩,天下大乱。
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大小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大批豪强地主也乘势开始倒莽。
刘秀的为人与其长兄刘縯不同。
刘縯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豪杰,和南阳的诸多子弟都欲趁乱起兵,欲图大事;
刘秀则为人“多权略”,处事极为谨慎。
22年,南阳饥荒。
刘縯手下宾客抢劫别人,刘秀为了躲避官吏,前往新野的姐夫邓晨家躲避,这时应该和阴丽华经常在一起私会,谈人生谈理想。
之前,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刘秀“刘氏复起,李氏为辅。”
刘秀住在邓晨家里,互相很是亲密。
邓晨乘机对刘秀说:“王莽悖乱暴戾,盛夏杀人,这是上天要他灭亡的时候了。从前在宛城聚会时,说过的话,当是会在你身上应验这件事情吗?”
刘秀笑着不答话。
刘秀当时不敢造反,但是一想到哥哥,觉得哥哥一造反,他也跑不了,毕竟造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横竖是死,还不如赌一把,万一成功了呢。
刘秀到宛城卖谷,与当地人李通及其从弟李轶,密谋起兵。
李通计划在材官都试骑士日起事,让李轶和刘秀到舂陵(今湖北枣阳市吴店镇)起兵。
等到起兵的时候,刘秀去见叔叔刘良,把事情告诉了他。
刘良一听,勃然大怒:“文叔,你和你大哥伯升的志向操守一向不同。现在伯升给家里带来灭门的危险,你不但不阻止,竟然还与他同谋造反!
后来看到木已成舟,刘良不得不上刘秀兄弟们的贼船!
刘縯正式打出了“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口号,决定起义。
并派遣亲客通知邓晨在新野起义,
刘秀、李通、李轶等在宛城起义,
自己则率七八千人在舂陵起义,
自称“柱天都部”,联合新市、平林等绿林军。
起初刘縯起兵时,宗族都不愿意跟随,纷纷逃跑。
直到看见刘秀穿绛衣大冠(当时的将军服饰),惊叹“谨厚者亦复为之”,才安下心来。
刘秀族兄舂陵康侯刘敞之子刘祉、叔叔刘良等也追随起兵。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刘秀兄弟虽然家道中落,可是他们的家族势力还是很庞大,加之有李通兄弟、姐夫新野邓氏家族、阴氏家族,一下子聚集了七八千多人,和当年绿林军、赤眉军有的一拼。
刘秀兄弟和南阳宗室子弟的兵马,被称为舂陵军。
当时兵少将寡,武器很差,甚至在初期,刘秀是骑牛上阵的。
后经过激战杀死了新野尉,刘秀才有了战马。
刘縯与刘秀在南阳起事以后,面临的军事形势十分严峻。
虽然绿林军民发展壮大,新市兵、平林兵两支人马已发展到南阳。
但是南阳郡的大部分,还掌握在新朝官军手中。
新市、平林的势力只在南阳的南部边缘活动,刘縯明白,行动稍有不慎,就有被消灭的危险。
仅靠自己这支队伍单枪匹马地发展,显然是不行的,必须投到绿林军中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才有自己这支队伍的前途。
他于是派遣随同自己起事的族兄刘嘉,前往新市、平林军中联络。
刘嘉父早殁,刘縯父视他如已出,资助他与刘縯一起到长安求学,所以他与刘縯一家有着特殊感情。
刘嘉到新市、平林军中,与其领袖王凤、陈牧等联系,表示了联合对敌的愿望。
新市、平林正急于向北发展,以便在南阳打开新的局面,对在南阳地区颇有影响的刘氏宗族的合作自然竭诚欢迎。
双方合军一处,开始了共同对王莽官军的作战行动。
他们联军进击长聚,与官军作战。义军并力西进,攻克唐子乡,杀死湖阳都尉。接着全军奋力、北进,攻克棘阳。
新市、平林、舂陵军三军合并一处,在南阳攻城略地,引起新莽的极大恐慌,于是新莽决定要重兵围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刘秀兄弟迎来首次滑铁卢。
汉军南阳郡(今河南南阳)起兵后,连连取得胜利,都统刘縯灭莽心切,头脑澎涨,不顾敌众己寡的现实,不听劝阻,自作主张力攻南阳郡(今河南南阳)。
新莽南阳的最高军政长官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见义军威胁自己的老巢,率军全力迎战,双方激战于小长安(今河南邓县境)。
这一天,大雾弥漫,官军凭借有利的地形和对环境熟悉的有利条件,猛力反击,使起义军遭受重大失败。
刘氏数十个同宗兄弟,都死于这场剧烈的混战中。
刘秀的二哥刘仲战死,抚养刘秀、刘伯姬长大成人的婶母(刘良妻)和她的几个孩子阵亡,汉军大败。
在小长安溃败,刘秀“单马遁走”,途中还救了妹妹刘伯姬。
正行间,见一队官兵正枪挑自己的二姐刘元和两个尚不懂事的外甥女。
目睹亲人惨遭杀害,刘秀立即拔出剑来,要与敌人拼杀。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刘伯姬急喊道:“三哥,三哥!冷静冷静。千仇万恨,以后图报,我们不能都死。死了,谁还报此血仇!”
听了小妹的呼声,刘秀才强咽热泪,喊声:“二姐!”跃马冲出了重围。
姐姐刘元和三个女儿被新军杀死。
刘嘉的妻子、儿女,刘祉的母弟妻子,及刘良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也都被杀。
起义军调整部署,退守棘阳。
原来八九万马,所剩不过千余,且置于甄阜十万大军包围之中,前途未卜。
新野县令于是污损了邓晨家的房宅,焚烧了邓晨家先祖的坟。
邓氏家族的人都很愤怒,说:“家里本来很富裕,为什么要追随老婆家的人进入开水锅去呢?”邓晨始终没有后悔的神色。
这次溃败,让联军分崩离析。
甄阜、梁丘赐获此大胜,决心乘胜追击,全歼义军。
他们率10万精兵南渡黄淳水,前锋达沘水,在两河之间安营扎寨,同时拆掉架在黄淳水上的桥梁,示无还心,摆出要同义军决一死战的架势。
新市、平林两军新败之后,已经对官军产生了很重的畏惧情绪。
今见官军穷追不舍,且其军力、装备又远胜义军,因而对能否战胜敌人信心不足,打算脱离接触,迅速南逃。
刘縯与刘秀计议,如果此二支友军撤走,单凭他们统帅的部队,实在难以战胜敌人。
必须设法稳住二支友军,同心协力,共同对敌,才是万全之策。
恰在此时,王常、成丹、张昂所统帅的一支5000人的下江兵,北抵宜秋(今河南唐河东南)。
为图生存,兴汉室,刘縯、刘秀等接受了李通的建议,亲往平氏县宜秋镇(今河南唐河县东南)找王匡领导的绿林军谋联合。
刘縯兄弟决心说服这支部队参加战斗,以此增强对官军战斗的力量,又能稳住处于动摇中的其他两支义军。
刘縯兄弟二人与李通一起前往下江兵驻地。
刘縯说:“愿见下江一贤将,议大事。”
成丹、张昂共推王常。
刘縯对王常“说以合从之利“。
王常大悟:“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诚思出身为用,辅成大功。”
刘縯说:“如事成,岂敢独飨之哉!”
王常被说的口服心服,五体投地,表示决心追随刘氏兄弟共创大业。
然而,当王常将与合作的意向,告诉成丹、张卬二人时,他们极力反对,主张不应该受制于刘氏兄弟。
此时王常已倾心归汉,说服了下江兵诸将,他们的态度又影响了新市与平林两支队伍。
三支义军决心与刘氏兄弟统帅的南阳义军团结战斗,共同反击。
刘縯、刘秀对此十分高兴,他们同绿林军领袖们“大飨军士,设盟约”,休息三天,同时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战前,刘秀的妹妹刘伯姬,还为起义军手绣了一面大旗。
联合大军出征前,刘伯姬跑上点将台,亲手将四面黄绢大旗献给了大哥刘縯。
刘縯一见高兴万分,连呼:好妹妹!好大旗!将士们一看前有朱雀旗,后有玄武旗,左有青龙旗,右有白虎旗,每个旗中还都绣了个斗大汉字,即时全场沸腾,士气大振。
刘縯将全军分为六部,借助黑夜的掩护,分进合击,一举夺取官军的后勤基地,“尽获其辎重”。
第二天早晨,刘縯兄弟率兵自西南方向攻击甄阜军,下江兵自东南方向攻击梁丘赐军。
双方拼死搏斗,激战早饭时,梁丘赐阵脚先乱,士卒溃逃。
甄阜军见状,顿时也失去抵抗的勇气,纷纷逃窜,义军紧追不舍。
逃散的官军被逼至黄淳水边,欲渡无桥,欲战无力,被杀或溺水死亡者近两万余人。
甄阜、梁丘赐也被杀死。
这一战是刘氏兄弟与绿林军联合作战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不仅消灭了王莽在南阳的精锐之师,而且夺得了大批军器粮秣,更令绿林军上下认识了刘縯兄弟的卓越的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
绿林军乘战胜之威,挥师北进,兵锋直指南阳的治所宛城。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严尤和陈茂所指挥的官军。
严尤是新莽朝廷中颇具才干的将领,到荆州后,招兵买马,以原地方军为基干,很快组织起一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在同绿林军的战斗中取得了一些胜利。
绿林军在取得对甄阜、梁丘赐军的胜利后,严尤、陈茂率兵赶来,准备在宛城附近与之进行大决战。
刘縯毫不畏惧,决心全力迎敌。
他“陈兵誓众,焚积聚,破釜甑,鼓行而前”,以必死的决心,必胜的勇气,伴着隆隆的战鼓,督率全军冲锋。
在淯阳城下,与官军展开激战。
起义军以一当十愈战愈勇,斩首3000具。
义军乘胜追击,将宛城团团包围。
刘縯经此战,自称柱天大将军,从此威名远扬。
王莽知道刘縯的名字与事迹后,公开悬赏:凡杀死刘縯者,奖励食邑5万户,黄金10万斤,并赐上公的官位。
同时还下令长安的官署及天下乡亭的门侧堂上一律画上刘縯的图像,每天令士卒射之,以发泄他的仇恨。
后来,王莽还命人随便抓个百姓,就说是刘縯,游街示众后杀掉。
说明刘縯已是一个让他寝食不安的人物了。
四支联军有了根据地,然而却陷入新一轮争权夺利内乱之中,将刘秀兄弟推人势如累卵的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