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早来到江西的传教士——罗明坚与麦安东

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十月十八日,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神父获得会长的批准,离开肇庆。十一月与麦安东神父为伴,搭乘王泮副使弟弟的船只经江西而达浙江绍兴府。

绍兴风光

这是明朝时期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进入江西省和浙江省,他们翻过大庾岭,沿着江西古驿道自赣江而下来到南昌,并在此过了圣诞节,后经景德镇去浙江。

一,罗明坚与麦安东穿越江西抵达绍兴

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继王泮为肇庆知府的是浙江上虞人郑一麟, 因了老朋友新任按察副使王泮的介绍,郑一麟与罗明坚并利玛窦等也保持了很好的关系。

因为这位郑知府依例要进京面圣,罗明坚神父很希望伴随郑知府进京,想提早与朝廷建立良好关系,但是郑知府可没有那么大的胆子,非常害怕因为“里通外国”影响自己的前程。

最后碍于罗神父情面,答应另外给罗神父方便,邀他到自己的故乡浙江绍兴府去观光一次。罗神父认为这也是一个机会,可以尝试开创另一会院,进把信仰带入浙江省区。

罗明坚神父与麦安东神父,穿越江西抵达绍兴,此行使他们成为最早到达江西的天主教神父。

绍兴风景

他们虽然蒙受岭西道尹王泮副使家庭亲友的热烈款待,两位神父也住在王府的侧院,接触到不少的学者和士绅。但是因了他们当时汉语水平还没有达到能顺畅交流的水平,所以成果有限。

二,罗明坚被誉利玛窦的“铺路人”

罗明坚是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传教士、法学家、汉学家。是明朝以来第一个进入中国大陆的西方传教士之一,也是欧洲汉学的奠基人之一。

罗明坚被誉为东西文化交流和利玛窦等后来成功者的“铺路人”,在中国期间,罗明坚先后到过广东、江西、浙江、广西等地传教,为天主教在中国站稳脚跟立下了汗马功劳。

罗明坚画像

1579年7月,已经36岁的罗明坚从印度来到中国澳门学习中文,当时圣保禄教堂还没有最后的竣工,他遵循上级范礼安进入中国的天主教神父“应该学习中国话及中文”的要求,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

1588年(万历十六年),罗明坚带备拟好的国书中文雕版,由澳门前赴罗马,计划请求教宗派遣使节觐见中国皇帝,要求批准在中国传教。

明朝最早到江西的传教士——罗明坚与麦安东


1589年罗明坚乘船返抵里斯本,但他回到罗马时候正逢教宗西斯笃五世逝世,因此,罗明坚神父未能完成使命。

他在欧洲的晚年着手绘制《中国地图集》,将中国的文化和地理知识介绍到欧洲,对促进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具有深远影响。不幸的是,这部地图集还没有彻底完成,他就于 1607 年在意大利萨莱诺去世了。

三,麦安东神父因患疟疾34岁英年早逝


麦安东(Antonio de Almeida, S. J. )神父是澳门区会长孟三德(Eduardo de Sande, S. J. )神父的助手,于一五八五年七月底来澳门,以备进入内陆,帮助罗明坚和利玛窦神父工作。


罗明坚被教宗召回罗马另有安排,继续留在肇庆主持工作的除了利玛窦就是麦安东。

麦安东神父来到韶州

1589年利玛窦协同麦安东神父来到韶州(今韶关)居住,途中相继病倒,10月利玛窦在写给范礼安神父的信中则详细记载了此次生病的情形。

麦安东神父患上间疟疾后,韶州同知刘承范来拜访利玛窦,听说他的同伴为疟疾所困就向他推荐了城中名望最好的医生。

利玛窦马上为麦安东请来了这位“全城最好的医生”,不久利玛窦也病倒了,幸运的是这一次利玛窦神父的病情都渐渐好转。

韶州老照片

明朝万历年间,医疗条件落后,没有现代抗疟药物,治疗手段依赖草药或简单的物理疗法。疟疾是死亡率很多的疾病。

1591年,麦安东身患疟疾不治,于韶州去世,年仅34岁,成为明末第一个在中国去世的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