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前
如果你是因为标题而进来看文章,认为简单到可以获得一个代码,买入之后就能获得优秀的收益,那可能你要失望了。
但如果你若舍得牺牲一点点宝贵的时间,不去刷短视频,你有可能获得一座思维的宝藏图。
且若因此而浪费一点点时间,获得一个改变自己财富的机会,岂不是很值?
投资界的祖师爷本杰明·格雷厄姆说过:投资这件事有个很明显特点,外行人只需要付出少许的努力和精力,便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若是图超越这唾手可得的成绩,便需要付出无比多的智慧与无数的精力。
没有深入了解过投资行业的朋友,可能体会不到这句话背后的含义,甚至还有可能被后一句话所误导,去付出无比多的智慧和无数的精力,而获得平庸的投资成绩。
格雷厄姆建议投资者只需要做如下的选择,就能获得满意的成绩:
选择10~30家大型的、知名的、资产负债率低、无需融资的企业,且持续发放股息超过20年,市盈率不超过25倍的公司长期进行投资,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投资成绩。
事实上,这样的操作对于外行人来说,还是有些复杂。但在今天,这个复杂已经不存在了。
只需要长期定时定额定投和沪深300或者标普500挂钩的指数基金就可以实现上述的投资成绩了。
注意:投资的结果取决于长期,而不是短期。长期有多重要,后文有分享。
这种投资方法不需要你具备基金管理人的能力,也不需要你看懂商业模式,更不需要你看懂财务报表,更不需要你具备高学历。
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门槛,只需要明白其中一个简单道理就行。
实际上,购买沪深300或者标普500指数基金,就相当于购买了所有行业中最优秀的上市公司,这些优秀的公司的盈利能力能跑赢全行业,跑赢全社会的整体财富增长水平。
而沪深300或者标普500指数的企业是这些行业优秀企业的代表,你的投资成绩自然是超越平均水平。
用巴菲特举例来说,就是选班上前十名成绩学生的平均成绩肯定高于全班的平均一样的道理那样明显。
如果还没什么感觉,可以用白酒行业的20家上市公司来演示举例。
白酒行业营收和净利润排名前6的上市公司分别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洋河、古井贡。
这6家的销售收入总额是3493亿元,净利润总额是1431亿元。
整个白酒行业的销售收入总额是4121亿元,净利润总额是1551亿元。
这6家的销售收入总额就占了整个行业的85%,净利润总额就占了整个行业利润的92%以上。
这意味着,如果买了白酒指数基金,这个基金中前6家的占80%以上的比重,意味着跑赢整个白酒行业的中上水平。
上面那个图表是前五名白酒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总额,更集中。
顺便多聊几句,中国的白酒行业还有剑南春、郎酒、习酒等体量都是200亿的优秀企业没有上市,珍酒李渡在港股上市,这是沪深300没有覆盖到的企业。
当然,上面白酒行业仅仅只是沪深300指数基金其中的一个行业,沪深300还包含了金融行业、科技与高端制造业、能源与资源业、医药生物行业等优秀企业在其中。越优秀的企业权重就越大。
当然,沪深300覆盖的企业还不够完美,有些优秀的企业在港股或者美股上市,没能完美的覆盖。比如优秀的腾讯在港股上市、阿里,还有很多赴美上市的企业没能覆盖全面。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如果具备投资标普500的条件,长期来说标普500的投资收益是优于沪深300的。
从目前沪深300的收益来看,短期的5年收益率约3.5%,因为短期会遇到极端下跌的年份。长期20年的年化收益率在9.33%,若不考虑分红则更低。
可见,长期投资是多么重要。一个20年6倍的投资收益,一个5年1.19倍的投资收益。
若以100万的投资资本来计算,5年收益19万,20年收益500万,490万的差距。
相当于这20年,每年收入25万,月收入2万的另一个自己。是的,你分成成为了2个自己。
如何让自己的资本坚持20年以上的长期投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其实很简单,就是坚持工作保障不断有现金收入,或者通过努力(自媒体、短视频)等手段增加现金收入。
是的,也就是意味着你要工作,别无他法。但工作又分为你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差别又很大。
还有一个更重大的差距,就是这20年当中,你若可以不断的增大投资的金额,那可能会多出来好多个500万。
世界头号股神巴菲特已经给过我们答案,他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到过对于普通人的投资建议就是投资指数基金这种轻松自由、不需要经常分析和决策,省心省力就能获得优秀的投资结果。
事实上,巴菲特也是这样建议外行人这样投资的: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成本费率低的指数基金就是股票投资者的最佳选择。我的倒是格雷厄姆在很多年前就坚持这样的立场,而此后我经历的一切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看法的真实可靠性。
1993年,巴菲特说:透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通常都能打败大部分专业经理人,很奇怪的是,当傻钱了解到自己的极限之后,它就不再傻了。
即使你什么都不懂,在投资上像个傻子,不懂宏观经济,不懂行业,不会分析公司基本面,不会选股,也不会择时。只需要定时定额定投沪深300或者标普500指数基金,什么都不用管,就相当于那些非常专业的基金经理的平均业绩水平了。因为这些基金经理的资金占市场的大头,其平均业绩水平就是市场的平均业绩水平。
1996年,巴菲特说:最好投资股票的办法是购买管理费很低的指数基金。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在扣除管理费和其他费用之后,所获得净收益率肯定能够超过绝大多数投资专家。
为此,巴菲特在2007年还和华尔街的基金经理打了一个为期10年的赌约,十年后的2017年,5家参加赌约的基金完败标普500挂钩的指数基金先锋500.
最终,标普500指数基金收益是125.8%,年化8.5%;而参赌的对冲基金组合收益36.3%,年化2.96%,其中年化最高仅有6.5%,最低的是0.3%。
巴菲特自1993年起多次公开批评对冲基金行业的高收费模式(2/20费率:2%管理费+20%业绩提成),认为其长期必然跑输低成本指数基金。
意思就是,不管基金赚不赚钱,反正手续费是要先收的,没啥可商量的。
1️⃣尽管市场总体上是理性的,但偶尔也会做出疯狂的事情。抓住市场那时提供的投资机会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经济学学位,或懂得 Alpha 和 Beta 等华尔街术语。
投资者需要的是一种能力,既能无视乌合之众的恐惧或热情,又能专注于一些简单的基本面因素。另外,愿意在一段持续的时间里表现的毫无建树,甚至于看起来像个傻子,也是至关重要的。
2️⃣坚持做出重大的、简单的投资决策,避免频繁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