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那么强调「养脾胃」?

在中医看来,脾胃是我们身体的“后天之本”,掌管着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换种角度理解,只要养好脾胃,我们身体就有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皮肤、气色、精神状态自然也就更好了。

但现代人,十人有九个脾虚,而导致脾胃虚的主要原因是这三浊,浊气、浊水、宿便这三浊正摧毁我们的后天之本。

那这三浊分别是哪三浊?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通过排浊?请继续往下看!

一、浊气

我们现在的人饮食都喜欢吃香喝辣,冰冻的、辛辣的、油炸的食物,让我们脾胃超负荷工作,而外卖的重油重盐更是浊食。

这些重口味食物让脾胃每天高负荷运转,同时滋生胃火,如果你还经常久坐不动,会导致湿气堆积,脾阳被寒湿困住,浊气上逆,胃气无法下降,形成浊气。

排浊气推荐多按:云门穴

云门穴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处,前正中线旁开6寸,云门穴归手太阴肺经,为什么要按揉肺经上的穴位?

每天按揉身上这5处穴位,打开身体「排浊开关」,让脾胃重获新生!

因为肺主气,与胃相通,按揉云门穴可以推动胃气下降,如同给脾胃安装“排气扇”,按揉云门穴的同时,可以适当按揉云门穴旁边的中府穴。


方法:建议早上7-9点时按揉50-100次,如果按揉之后身体出现
打嗝、排气是正常信号!

二、浊水

浊水如何形成?

中医认为:脾虚身体则容易水湿润内生,平时喜喝冷饮、长时间久坐,则脾阳受损,水液代谢停滞,会导致身体废水越积越多,出现浮肿、大便黏腻、头皮和脸部油的情况。

排浊水建议多按揉阴陵泉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脾属土,阴陵泉属水,二者结合形成“水道”,助脾排水,很多医术上也记载到,阴陵泉是健脾利湿的第一要穴。

找准穴位之后,用大拇指按揉50-100次,双侧都按揉,建议早上7-9点这个时间段按揉。

三浊、宿便

现代人经常三餐不准点、重口味、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加上久坐以及熬夜的影响,容易让肠胃蠕动慢,毒素滞留肠道,无法排出,加上水湿的影响,大便还容易挂壁,毒素不排,身体反复吸收导致皮肤暗沉、腰腹肥胖。

排宿便建议多按揉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上图三指宽),左右各一,定位好之后用大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50次,逆时针再按揉50次,饭后一小时后才按揉。

天枢穴是大肠经募穴,调控肠道功能,经常按揉此处可双向调节便秘与腹泻,还可配合揉按水道、水分穴,效果更佳。

结语:任何一种养生方法,最好的药、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日常吃简单些、情绪稳定些、作息正常些,就是对身体最好的滋养,平时配合按揉一些养生保健穴位、适当的运动让脾胃好、百病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