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史的长廊中,从文艺复兴到中国乡土写实,艺术家们用画笔镌刻下无数父亲的形象——他们或威严,或慈爱,或沉默,或矛盾,当我们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凝视父亲,那些曾被忽视的细节:眼角的皱纹,鬓角的白发,沉默的背影,都将成为解码父爱的密语。父亲节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提醒我们:父爱如艺术,需要凝视,更需要理解。本文将通过艺术史上的经典父亲形象,解码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父爱表达。

小时候以为他是「超人」,

能修好所有玩具,扛起整个家;

长大后才发现他是「船长」,

在风雨里稳稳掌舵,

引领我们走向更明亮的远方。

名称:爸爸:第一堂游泳课

外文名称:Les Papas:La première leçon de natation

作者: 奥诺雷·杜米埃

创作时间:1847

尺寸:34.29cmx25.1cm

收藏机构: 菲利普斯收藏馆

杜米埃是马赛一位彩绘玻璃工人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到了巴黎,他父亲认为自己有文学才华,搬到巴黎碰运气。杜米埃很早就显示出了绘画的才华,在当了一阵子跑腿的僮仆之后,他成为一家书店的小职员,然后说服家人同意他走上绘画的道路。1822年,他成为亚历山大·勒诺瓦尔的学生。勒诺瓦尔教他如何学习古代绘画,以极推崇提香与鲁本斯。很快,他就更喜欢独自一人跑到瑞士学院与卢浮宫去临摹大师的作品和根据希腊雕像画素描,他终生都保持了这一习惯。

名称:第一步

外文名称:First Steps

作者: 文森特·梵·高

创作时间:1890

尺寸:72.4cmx91.2cm

收藏机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作品描绘了温馨的亲子场景: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臂迎接学步的孩子。画面明快的色调与跃动的笔触,传递出父爱的温暖与生命的活力。

本画是梵高向米勒同名画作的一次致敬。画面是一块农村的耕地,背面是农民的房屋;画的右方一位农妇扶着小女儿帮助她学步;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每个看到这个画面的人,笑意都要飞上嘴角:人生的第一步,迈向父亲。蓝黄白绿的自然本色,夸张变形的笔调,让人时时感觉到生命的跃动,平凡中充满大爱深情,倾吐到画作,带给世人来自生命最深处不肯屈服的绘画语言中震撼人心的呐喊。

名称:在爸爸怀里

外文名称:In daddy’s arms

作者:  塞维林·尼尔森

尺寸:49cm×37cm

收藏机构: 私人收藏

在艺术的长廊里,父亲的拥抱总显得生涩却郑重,像一尊未完工的雕塑,棱角分明,却藏着最温热的内核。

名称:迪克和他的父亲

外文名称:Dubbelportret van Dick Ket en zijn vader

作者:迪克·科特 

创作时间:1938

尺寸:30.4cmx35.5cm

艺术史上的父亲们,或威严如炬,或慈爱似水;或沉默寡言,或将深情诉诸笔端。他们穿越时空,用不同的面容和姿态,诉说着同一种人类最深沉的情感。

名称:父亲

外文名称:The Painter’s Father

作者:阿尔布莱希特·丢勒

美术史中的父爱密码

创作时间:1497

尺寸:51cmx40cm

收藏机构:英国国家美术馆 

丢勒的父亲是匈牙利金匠,也是他的第一位导师。虽严厉却支持儿子学画,这幅肖像中的父亲目光沉静,隐含慈爱,象征着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父职”的转变——从权威掌控者到成长支持者,作品更加突出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庄重的气质。

名称:读报的父亲

外文名称:Père qui lit le journal

作者:保罗·塞尚 

创作时间:1866

塞尚的父亲路易·奥克斯特·塞尚经营皮帽业起家,后来开办了塞尚·卡巴索银行。他理财有术,但对艺术一窍不通,因此坚决反对从小就喜爱绘画的儿子在这方面发展。塞尚按照父亲的希望,考入埃克斯大学法律系,据他自己说“这并非自己所愿,乃是出于父亲的强求”,他的内心向往的还是到巴黎学习绘画。由于看透了儿子的心思 ,父亲不再勉强儿子。塞尚为父亲画过多幅肖像,其中1866年所作的《读报纸的父亲像》是他转变风格的代表作品,画中的父亲低头看报,表情安详,显示出凝重厚实和恒定持久的感觉。

名称:艺术家的父亲

外文名称:Portrait of the Artist’s Father

作者: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费欣

创作时间:1912

艺术时期: 现实主义时期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费欣(1881-1955)生于俄罗斯伏尔加河畔的喀山。俄裔美籍。素描受东方传统绘画的影响,自成一家。费欣的父亲是木雕匠和镀金匠,儿时的费欣跟着父亲一起到附近和遥远的农村闯荡,为教堂装修圣像和壁画。费欣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度过的,这对他后来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称:我的父亲和红酒

外文名称:My Father and Piacsek, with Red Wine

作者: 约瑟夫·里佩尔·洛奈

创作时间:1907

尺寸:68cmx100cm

收藏机构: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

父亲节的意义,正在于此。它是一年一度的提醒,让我们停下奔忙的脚步,像欣赏一幅杰作那样,去“凝视”我们的父亲。不再匆匆掠过他渐生的华发、微驼的背影、习惯性的沉默,或是那些曾被你视为“落伍”的固执。试着去“解码”那些岁月刻下的痕迹——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多少为你遮风挡雨的故事?沉默的背后,是否压抑着难以言说的关切与骄傲?

名称:父亲

作者: 罗中立

创作时间:1980

尺寸:216cm×252cm

作品类型: 油画

罗中立这幅震撼人心的《父亲》,将中国父亲的形象推向了极致。古铜色的脸庞沟壑纵横,皲裂的嘴唇,无比坚韧的眼神,以及手中那碗水,身后是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画家以深沉的感情,刻画出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农民父亲形象,给人一种更直观的心灵震撼。

名称:掌舵的父亲

外文名称:Father is at the Helm

作者:老威廉·麦克塔格特 

创作时间:1889

尺寸:40.5cm×56cm 

收藏机构:布拉德福德博物馆和画廊 

父亲的“无所不能”,终会褪色成鬓角的白霜;但那份“掌舵”的担当,在迷惘时为你校准罗盘,在风浪中为你压稳船舱,才是父爱永恒的航标。

这个父亲节,我们不妨以艺术的眼光重新凝视父亲:他的皱纹是岁月的拓印,他的沉默是爱的密语。唯有理解,才能解码。这个父亲节,让我们做一次用心的“鉴赏者”。 不必昂贵的礼物,一次真诚的陪伴,一句理解的话语,一份耐心的倾听,都是对这份如山之爱最好的回馈。因为,当我们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凝视”父亲,才能真正“理解”那份独一无二、沉默却磅礴的父爱。理解,是爱的最高级形式,也是父亲节最深沉的礼物。去凝视吧,去理解吧。父爱,值得被这样温柔以待!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冰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