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河西走廊的苍茫大地上,甘肃省古浪县土门镇如同一颗镶嵌于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乡土智慧。这里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古老驿站,更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活态见证。从宏伟的古建筑群落到质朴的社火秧歌,从繁荣昌盛的手工经济到代代相传的民俗故事,土门镇的传统文化如同一部鲜活的地方志,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精神血脉与人文温度。
这些地方传统文化犹如散落乡野的明珠,既承载着族群记忆的温度,但又面临着消逝于时光缝隙的危机。如何守护这些“活着的遗产”,让传统在当下焕发新生,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命题。本期专题聚焦土门镇的文化根脉,通过土门镇退休教师隆占奎先生亲临现场调查整理,试图还原那些被岁月打磨的文化密码。我们相信,每一份对乡土文化的凝视与书写,都是对文明延续的深情致意。
从今天开始,【书香怡苑】文学平台陆续刊发隆占奎先生的土门传统文化掠影,欢迎各位读者欣赏悦读。
前 言
想写写撷理土门文化沉淀的文字存念已久,然事老人小、汲深绠短、孤陋寡闻,加之文笔拙劣而却步,寻思良久,今天终于鼓足勇气动动笔,难免谬误纰漏,还请读者不吝斧正。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和大家一道,共同挖掘整理传承家乡文化。
一国一域乃至一家,显于世而又立于世者,观其古今中外,无外乎二者:文化沉淀和财富积累。
以文化立世者,注重人文教养,道德修炼。是说也“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代士大夫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人生最高追求,其本质就是文化立世。如近代曾国藩、梁启超两位文化大佬的后辈中,天花板级别的专家学者比比皆是。再说中国共产党创世人陈独秀先生之子,优秀的中囯共产党党员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为党的事业英勇不屈慷慨就义。
以财富立世者,乏于文化教养,金钱至上,信奉有钱就有一切。在殷实的环境中难免滋生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恣意妄为、吃喝玩乐、挥金如土、自掘坟墓直至自我衰败。《红楼梦》中贾宝玉如是也。禁烟领袖林则徐有言:子若强如我,留钱做什么,钱损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钱能怎么,钱增其损。反观时下贪官奢侈腐化、丧失做人底线而自敢堕落,某些金融寡头利欲熏心、骄奢淫逸而做茧自缚。都将被社会唾弃,打入万劫不复的牢笼。有人唯心的说,一个人所占有的财富和个人德性行修炼成正比关系,否则必遭天谴。
说了这么多,就在于说任何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追求的产物。否则,一个方圆不足十公里,村庄寥落的边陲僻地,不可能有如此包罗万象、巍峨雄宏、构建别具的古建筑群,独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民间艺人和一代代享有盛誉的骚人墨客。足以证明我土门民众自古以来就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品位的文化追求,并深深地植根于民众心中。这就是土门文化,这就是土门精神,这就是土门底蕴,这才赢来了‘要想挣银子,走趟大靖土门子’的美誉。
打开尘封了四十多年的笔记本,往事立刻浮现。那是一九八二年的腊月,我刚走出庄门,迎面遇见从上河湾下来的土门镇镇长高天珍先生,便打了招呼,他欣然应邀到我家,寒喧几句后,他直接说:占奎,请你陪我去做一件事,拜访土门老文化人,搜集土门子古典建筑史料和文化信息。因镇长相邀,内心很自豪,便即刻答应了。
在他的带领下,一个腊月我先后走访了青萍村老中医安永康先生,苏相林先生,苏五爷秋林先生;教场村张世海老师,王积武老先生;台子村侯槐林先生,王存学先生,资深道士白清先生;土门村老康爷康添龄先生(时八十多岁),甘香奎先生,宋金山先生;漪泉村石灵山先生,赵金普先生;和乐村程遐年老先生,资深道士郭延年先生;新生村王安华先生,大湾李森老师;三关村王玉翰先生,王耀翰先生。西片保和村、王府营村、胡家边村、永丰堡村计划年后进行,结果年后他因工作调往古浪,到西片去的拜访就搁浅了。凡到处,均受热情接待,他们将自己见到听到的一一提供给我们。这次陪伴后,我才真正认识到高天珍先生是位了不起的文人,就当时而言,其文字功底和鉴赏能力及爱好不在“古浪三报人”之下,并且深晓中医医理。也深层次知晓像宋金山、程遐年、苏相林这些土生土长的名儒,不但国学功夫深,而且书法也十分了得。像道士郭延年先生的博闻强记让人更是佩服。
一个腊月的拜访学习,在获取大量土门历史文化的同时,我深深认识到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财富,什么是精神,身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和洗礼,将收集到的资料保存起来,几次修房子搬家都重点收存。几十年来虽忙于工作和家庭琐事,但那人那事历历在目,好多对联记忆犹新。今天再加梳理和补充,借《书香怡苑》网络文学平台首次面世,以飨土门文化爱好者,多有谬误,还请不吝指正。
一、包罗万象古建筑
古建筑,是地方精神世界的象征、是经济繁荣的佐证、是文化氛围的缩影,更体现着周边民众的支持度和仁人达士的呐喊力。
(一)长城
长城(土门人称边墙)是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土门镇境内的长城属明长城。旧边东南西北走向,经胡家边、保和、肖家营方向。新边东西走向,约建于一五零六年至一五二六年,经大豁落、永丰堡、二墩子周家窝堡(电石厂)、马圈豁落,折向东经新墩子岭、段家栅子、唐沟、边外滩到大靖方向。每隔十五华里一个烽火台,新墩子、十五里唐墩子。长城以南大墩子以东,建土碉堡两个,直径八九米,残壁高三米多,周围挖堑壕,一九七零年前后可见壕深两米多,宽三米多。
现存大墩滩长城烽火台,土门人称大墩子。已维修完工。
土门长城新边东至大靖,新墩子岭烽火台,又叫新墩子。已维修完工。
土门镇马圈豁落新边长城残壁
(二)土门城
土门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设立揟次县至明初,近一千五百年,历朝历代实施实边固疆战略,或移民,或驻军屯田为民,以增加边民人口,后经明洪武大移民,人口明显增加。地名由明初哨马营到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改叫土门。土门历来有说,土门者居民,最早有四,东晏西达,南安北于。多年前因隅然机会,我见到了晏家的老家谱,载曰:祖先晏增福晏增禄兄弟俩携家眷于明未天启年间自南京镇江江宁堡炮台村至土门,安氏人家口传乃明朝时住军屯田始居,后人曰安家庄,于达两姓未知其源,达姓人家后迁居武威达家寨。还有一说:先有俞家场,后有土门城。俞家场在土门城西两公里处,说明俞姓人家居于土门亦较早。
土门城西门处残壁
据《古浪县志》记载,土门城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周围共三百九十四丈,分内外两城,平面呈长方形,墙基两丈四尺,高两丈五尺,板土筑成,有垛口,开东门(罗汉楼)、西门(西门坡)、角楼三。内城(里城)全城西北角,周围共二百五十二丈,平面呈正方形,开东门(灯山楼)、南门,角楼四。
土门城东南角残壁
土门城以大羌河走向定位顺势而建,四角为正。各古建筑遥相呼应,多砖土木结构,主殿歇山顶,个别陪殿悬山顶,青砖白灰膏砌墙基角柱,屋面铺片瓦和筒瓦,檐头多以虎头瓦当。建筑各抱地势,位合阴阳,牙檐高啄,勾心斗角。砖雕图形清晰,刀工流畅老道。设计巧妙,结构严密。内涵深厚,想象丰富。整体气势巍峨,庄严雄宏。庙内苍松翠柏,绿树掩荫。关帝楼庙大多建于清代,民间传言康熙帝乃刘备所转。说一夜帝正批折,一蒙面人持剑直剌康熙,突然霹雳般一声:休害勿兄!话音未落,刺客已倒在血泊中,帝惊恐中抬头看到无头之人手提青龙偃月刀,帝问:你何人,对曰:吾二弟,话刚落红云散去。实统治者鼓吹忠君思想之手段而已。
土门罗汉楼,土门城东门
(三)楼阁:
七星楼占星居斗,一字排开向东摆,城内三座,城外四座,寓意北斗七星。土门人引以为豪的七星街。
1.首座曰三教楼:位于现药材公司路南十字口,离西城墙约60米处(向东到罗汉楼,向西到市场)。楼面阔三间,中阔边收,背兑面震,前后左右对称。高三层,一二层四面回廊,着铁锈红色调。一层东西过道,二层内塑:孔子(中)、老子(左)、观音(右),三层彩绘二十四孝图。毁于火灾。
2.灯山楼:在三教楼东约一百五十米处,内城城门楼,一二层皆回廊,三层单面廊,独有土门八景者三:通天柱,方头椽子,生铁匾。据说三层一柱结眼有千里眼(望远镜),天气清朗时可看到武威城。楼内、回廊皆悬挂灯笼,每层三十六个,其中回廊四角为长明灯。灯笼花鸟鱼兽造形千奇百怪,走马灯更令人叫绝。每逢春节、元宵节、清明、中秋节人们纷至沓来,或观灯,或还愿,或许愿热闹非凡,故曰灯山楼,悬’光明永续’匾。毁于民国大地震。
3.罗汉楼:外城东门,一层巨型门墩两个,二层回廊,三层单面廊、檐阔,整楼着铁锈红色。二层中间塑福、禄、寿三星,慈祥端庄,佛龛宏阔,绘祥云仙鹤。左右边间塑罗汉,左边间角落设楼户梯。三层塑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悬“弥纶天地”匾。佛像均毁于特殊十年,右边间现供“城隍爷”,原为胡桃木雕像,供城隍庙,大跃进年代因使用房屋,城隍爷借宿于此。特殊十年二层先为土门大队队部,后为二小教室,幸免拆毁。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二0一九年,共修膳三次,前两次民间集资,后政府拨款。
罗汉楼城楼内所立石碑
4.文昌楼:雄立大羌河西,东壁桥东西跨大羌河,东临漪泉河小桥,即三步两道桥。楼三层,二层回廊,三层双檐歇山顶,着朱红蓝相间色。内塑文昌帝君,壁画:韦编三绝、凿壁偷光、程门立雪、铁杵磨针等故事。
图中红色圈点部分为文昌楼
5.财神楼又名水官楼,形似文昌楼,和文昌楼相距不过五十米。东壁桥东,内供财神赵公元帅和水帝星君(水官)。壁画:江河湖海、八仙过海、龙王布雨等。
图中红色圈点部分为财神楼
6.三星楼:位于财神楼向东两百米处(白家台台),形似罗汉楼,内塑福禄寿三星。毁于地震。
7.魁星阁(楼):在沙滩子,大约就新建魁星阁位置。内供魁星占鳌题斗木雕像,可转动,壁画二十四孝。
8.春秋阁:位于官场街东端,大约现在税所大楼处。楼高三层,面阔三间,中阔边收,朱红色。内塑关公秉烛读春秋(关公夜读)像,另有关平赵累塑像。悬“忠贯日月”“义薄云天”“运筹帷幄”三块匾,壁画: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出五关、刮骨疗毒等。
9.斗姆阁:斗姆即北极星、紫微星、北辰,古人称之为斗姆星君,是天的中心,主宰世界万象。内塑斗姆星君像,壁画:春夏秋冬、北斗七星及二十四节气。悬“乾坤主宰”“紫气东来”匾。
10.新魁星阁,二00八年鑫淼公司筹资在原址重修,歇山顶。一层戏台钢砼结构,二层木结构,内塑魁星占鳌题斗像,壁画二十四孝。

楼阁九座,九为最大阳数,内涵不言而喻。
二00八年竣工的新财神楼
(四)庙寺
顺序从西向东,由城里到城外,东北西南。
1.火庙:位于三教楼向西毗邻西城墙,坐北向南,有山门。大殿三间,内塑火神爷(火德星君),塑像高大威严,大红脸,还有十余尊塑像,有壁画。毁于特殊十年。
2.城隍庙:位于三教楼北面约一百米处,现供销社家属院。大殿、陪殿、厢房、戏台、山门均有,坐北向南。大殿面阔三间,阎罗殿供十殿阎罗塑像,城隍殿供胡桃木城隍雕像,城隍可移动。陪殿左右各三间。各殿內反映十八层地狱各种刑法的壁画、浮雕活灵活现。悬“赏善罚恶”“奸恶难逃’匾。毁于特殊十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办村小,后土门四队当饲养院。
3.显圣宫:位于灯山楼前大路北侧,大殿座北向南,无陪殿,有山门。内供关公塑像,有壁画。传说清乾隆年间,鞑靼造反,关老爷显圣于此平叛而建宫供像。
4.大庙,又名关帝庙。位于罗汉楼东(城外)约四十米处,居坎向离,庙内陪殿厢房戏台,山门雄伟,门楣:关帝庙。大殿台高于地面一米,正南设五步台阶,台周边全用青色大条砖砌成,大殿建于其上,面阔三间,进深亦三间(一间廊),平面正方形,双檐歇山顶,恢宏巍峨,气势凌然,西南东拨廊,大五彩斗拱,雕刻精美,两边间大圆窗设计巧夺天工,无缝链接。殿内塑关帝,绿莽绿披风,上悬“协天大帝”“英风绝世”匾,旁塑关平周仓赵累等,壁画十分丰富,许州失散、白马解围、刀尖挑袍、华容道、水淹七军、单力赴会等,画尽三国演义故事。殿东西廊各立石碑两座,碑座浮雕乌龟麒麟等,碑头为盘龙(2022年平整残垣时,挖出两块,移存三义殿),背面立圆头木碑一座,据说胡桃木质。一九六四年土门卫生院迁于此,大殿改住院部,其他拆除建工字头式门诊部。一九七一年大殿拆除,新建住院部。
5.娘娘庙:大庙山门正对娘娘庙巷约五十米处路东,向里二十米娘娘庙山门,南半院建大殿陪殿,北半院修厢房。大殿面阔三间,供送生娘娘,高坐莲台,慈眉善目,女菩萨及仙女塑像数尊。高大的粉墙上画满了女娲补天、天女散花、麻姑献寿、麒麟送子等神话故事。东岳殿坐东向西,悬山顶,面阔三间,殿内供东岳大帝黄飞虎等诸神。雷祖殿坐西向东,悬山顶,面阔三间,供雷神闻太师等诸神。厢房十多间均平房,常年有众多尼姑居住。大殿塑像毁于一九五八年,殿内办糖厂。东西殿毁于特殊十年,拆往古浪。庙址土门二队当饲养院,农村改革后,殿内草垛分户,满墙壁画重见天日,鲜艳如新。
6.无量宫:位于桥东财神楼向南约一百二十米处,现在土门幼儿园位置。大殿坐东向西,面阔三间,南北厢房。殿内供无量天尊,塑像盘腿而坐,赤足外露,笑口常开,坦肚露胸。众仙童塑像数尊,壁画多副。山门临河而建,是土门子最雄伟的山门,面阔三间,大五彩,歇山顶,朱红色调。石台阶数十级直至大羌河底。大殿毁于贼人失火,残壁及厢房毁特殊十年。
7.马庙:三星楼南高台上,人称马庙台台。大殿坐西向东,殿内供马巨爷,又称马王爷,开天眼(三只眼),三头六臂,獠牙外露,面目狰狞,兵器刀枪剑、火铃火绳,另有塑像数尊,南北厢房,院内柏树直径一米多,小山门一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学校、毁于七十年代。
8.三义殿,位于柏台之上,台高四米,台四周大型蓝色条砖砌成,台上四周砌垛口,高约一米五。大殿坐北向南,面阔三间,歇山顶。殿内塑刘关张(中)、诸葛亮(左)、赵云(右),关平、周仓等塑像数尊。殿内悬匾三块,中‘风云际会’,左“王者佐”,右“大臣风”。壁画:桃园结义、许州失散、古城会、草船借箭等。廊内匾数块。柏台前院子东西约四十米,南北约五十米,山门座北向南,石台阶直达河底。
9.土帝庙(土主庙),位于土门街北夹道里,距街约八九百米路东处,坐北向南,小院子,大殿三间,悬山顶,内供土帝爷(中)、山神爷、马祖爷塑像,院内坐西向东小厅塑倒坐观音及善财二童子,塑像慈颜善目,栩栩如生。可谓庙小神仙多。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未。
10.山陕会馆,馆内大殿三间,殿内塑像三尊:关老爷(中)、关平(左)、周仓(右),壁画:桃园结义、白马解围、古城会等。大殿东火祖殿,毁于火。大殿西马祖殿,塑马祖。塑像毁于特殊年代。后维修,大殿复塑原像,马祖殿供三神:马祖、土帝、山神。东西厢房,山门东西钟楼鼓楼。
山陕会馆所绘壁画
11.马弥寺,位于山陕会馆西北方向约五十米处,距土门街一百米左右。寺建于一高台上,有山门,座北向南,大殿三间,内塑三公像。释伽牟尼佛(主宰娑婆世界)居中、药师佛(解除人们病痛、净化内心世界)居左、阿弥陀佛,又叫接引佛(主管人的超生轮回)居右,其他佛像尊。
12.安稳庙,位于三义殿北约两公里明长城东安稳台上,坐北向南,据说毁于火灾,残垣断壁破砖烂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清楚可见,门前天涝池常年积水。安稳庙者保佑土门百姓平安之意,具体供什么神失考。
13.西庙,又名集仙馆,群神毕至西庙,万方恭从玉皇。土门占地面积最大、建筑物最多的庙宇。东西约六十米,南北约二百米,玉祖台基本位于中心,其他神殿以众星拱月之势仰望玉祖台。从岳部、水部、雷部、火部、斗部、文部、瘟部、星宿到天罡、地刹等,三百六十正神按序列分供于殿中,大小殿宇四五十间。玉祖台高约三米,建玉皇殿一座,南天门后门各一。殿内正中供玉皇大帝,旁紫微大帝、长生大帝、天皇大帝、土皇地大帝、托塔天王、太白金星等,塑像毁于大炼钢铁时期,廊内东西墙壁画多副,廊柱均刻楹联。南天门内两廊塑四大天王。最南面建孤魂庙,庙前戏台一座,坐南向北,柱刻楹联。大殿维修后殿内供玉皇大帝、无量天尊、文昌帝君。每年正月初八玉帝诞辰,庙内闹朝贡社大(迎贡社火),唱戏,以示庆生,祈求平安,五谷丰登。西庙较偏,旧时要绕城半圈方至山门,道人长年居住,闲杂人很少涉足,院内松柏树众多。一九五八年大练钢铁,炉设西庙,部分殿堂拆除,随后为县拖拉机站,拆除遗留殿堂,建众多办公用房和车库,现玉祖台两侧土坯房乃机站所建,七八十年代土门镇政府于此办公,现改土门农贸市场。
玉祖台
14.牛王宫:西庙正西方向三百米处,有耕地曰牛王宫,口传此处曾建牛王宫殿,毁于火,余者无传无考。
15.清真寺,又名回回寺,位于曾经小巷口西面,面阔五间,院内有房子数间,铺木地板,常年有回回居住。
16.古清凉寺,传说在安稳台北,寺院东至落落墩西达尹家庄柏树,南至安稳庙北至杨家大台,住五百铁脚僧,武艺高强。蒙古鞑靼犯边,僧人战死,寺院遭火烧达三月。
17.新清凉寺,位于三义殿东侧。院内修大殿、陪殿、厢房,山门一座。大雄宝殿台高一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四面回廊,内塑释伽牟尼及十八罗汉像,台四周石栏杆。陪殿东观音殿,西地藏菩萨殿,大殿西、后厢房数间。传说古清凉寺因兵燹而毁,每月初一十五夜间有僧人呼号:谁能修起清凉寺,给你九井八涝池。数百年后,政通人和,百废待兴,土门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聘请能工巧匠,风雨无阻历三年,大雄宝殿全面竣工,又数年,陪殿、雕塑、山门、围墙相继告竣。
新清凉寺
土门城周边乡村庙宇:南乡教场庙、泉垴龙王庙、龙王行宫(行庙)、安家庙、过槽沟庙,西乡(二坝)三官庙、宝塔寺、乔家寺、双庙,北乡和乐庙、郝家庙、暖泉庙、暖泉楼子等,永丰堡城内庙宇众多。
(五)古戏台
西庙戏台、大庙戏台、陕山会馆戏台、北台戏台、城隍庙戏台、沙滩子戏台、泉垴戏台、和乐庙戏台。
特殊年代初期在会馆西面修一戏台,坐西向东,台额书“人民舞台”四个大字。当时重大活动都在舞台进行。如庆典活动、放电影、文艺演出、批斗大会、捕判大会等。
(六)振育书院
振育书院位于现土门粮管所院子,开南大门,大门处至今人们还叫学堂门。据乾隆十四年《古浪县志》载,乾隆九年(1744年),江南常州举人徐思靖仼古浪知县三年,清正廉明,重视教育,深入山川,了解民情,发现全县只有县城一所官办义学,便慷慨捐献奉禄,每年粮四石(合1600斤),倡议曰:’民不能受其教化’,’余览而心动焉’,’边陲僻地之兴盛,唯人才,而人才皆赖于学也’,’学不可不广也’。动员乡坤商号捐钱粮,在安远、黑松、土门、大靖创建义学,聘任德高学博者为师。布颁学旨’其事洒扫应对,其业礼乐诗书,其行孝友睦姻任恤’,’盖养之于童稚之年,雕琢其天良’,则’士风则盛,雅化之成,未必不基于此也’。于是乎家学私学蔚然,土门振育书院百余年久负盛名,是土门兴教化民之表率。清未本乡贡生鲁一清主持书院几十年,其殁后子鲁宗周承父业多年,与胡八贡隆子胥共同讲学,为家乡培养了众多饱学之士。和乐程光祖土门街隆十二爷(隆子真)办家学小有名气。民国初新学融入,书院先后改称土门中心校、古浪县第三高等完全小学,同时开办女子校,到一九三六年土门青云小学(土门城外西北,现土门中心小学)成立,学校并入该校。新中国建国后,大力兴办基础教育,小学不出村,中学不出乡,全土门镇先后建小学十六所,初级中学两所,县级中学一所,高峰期中小学生总数超过万人,几十年来彻底扫除文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建设人才。
(七)东壁桥
东壁桥横跨大羌河东西,土门八景之一。名源于唐诗人张说‘东壁图书府,西园瀚墨林’诗,木结构,桥高四米,宽八米,长二十米左右,窗格状桥栏,着绿色,栏柱头西瓜状,着枣红色,三步两道桥两头商铺众多,小商小贩于大桥两边摆摊设点,正月十五社火云集,秧歌子令人捧腹,锣鼓声响彻云霄,好不热闹。桥西路北有一大杨树,直径四五米多,高十几二十米,树冠二三十米,几乎荫盖整个大桥,是土门子商贸娱乐中心。
大羌河又名马石河,若干年前,河水奔流不息,河水平缓,马淌水过河水深及马肚子,故曰马石河。后来河水干涸,只有冬季漪泉水停灌流入河内,冰层厚达一两米。春天积冰消融,下游二墩子村民截水灌溉农田。每年夏秋汛期,河上游山区因暴雨,山洪暴发,汹涌而下,有时浪高三四米,东壁桥因洪水冲跨,数百年间三跨三建,最后一次是1967年夏秋之交,特大山洪裹协着大量上游树木,堵住了桥洞,洪水猛涨,浪头高于桥面一两米,河两边商铺民宿大都进水,好多被冲跨,桥身踪影全无。一九八四年冬季,民工建勤,政府补助,复建拱形钢混桥。
图为郭万昌先生珍藏的东壁桥照片
(八)水磨
在农耕时代,水磨比畜力磨效率高许多。发源于土门城南约十里泉垴山脚下的漪泉,常年水量每秒约0.3方,分上沟和下沟,上沟灌溉教场台向北直至三义殿北叫水尾子农田。下沟灌溉从安家磨向北漪泉和乐到暖泉一带。两沟上建水磨多座,头水磨、张家磨、杨家磨、贾家磨、温家磨、张家磨、贾家磨(主要榨油)、安家上磨下磨、白家磨、蔡家磨、杨家磨(天主堂对面)、程家磨(和乐村河南)、于家磨共十四座水磨。据说水磨一昼夜可磨小麦两石(一千斤)多小麦,水磨常年运转,一座磨可养活近二十口人。土门水磨都是立轮,古浪河水磨是平轮(水量大)。
泉水沟边水草茂盛,高大的杨树遮天蔽日,直至夹道(漪泉村沿河地带)下端,花果园子有张家园子、鲁家园子、高家园子、花亭园子等。
(九)天主堂
清朝道光年间天主教传入土门,初建教堂规模小,于一九四六年重建,历三年新堂落成。院子东西六十米,南北四十米,大堂五间座西向东,建于一米高土台上,台边青砖砌成,堂两侧南北方建平房数十间,开东大门。建国初到七十年代初,土门公社办公区,后办土门地毯厂,改革开放后归天主教会。
【作者简介】隆占奎,古浪县土门镇人,退休教师。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