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西汉的老太太排个名,个人觉得前三甲应该是:吕老太太、窦老太太、王老太太。其中吕老太太就是大名鼎鼎的吕后吕雉、窦老太太便是汉景帝的母亲窦漪房,王老太太呢?可能很多人觉得是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但个人觉得王莽的姑妈王政君可能更具代表性。
咱们今天想聊一下窦老太太,因为她跟另外两位老太太不一样,吕老太太一辈子确实是凭实力和功劳登上了人生巅峰的,而王老太太则是靠豪门联姻入局的,只有窦老太太背景一般、能力一般,然后阴差阳错地实现了生前享福、死后留名。
在介绍窦老太太一生之前,先说一个历史冷知识,其实像刘邦、吕雉、窦漪房这些人的名字都是后来身居高位的时候起的,在那个年代,其实大多数普通人,尤其是普通女性,是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字的。比如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刘恒没当皇帝的时候,后世几乎就是全部称之为薄姬,然后等她成为皇太后之后,则尊称她为薄太后。这就是典型的以身份相称。像刘邦也一样,没有称王称帝之前,就应该叫刘季,也就是刘老三。
窦漪房出生于清河郡观津县的一个普通农家,祖上不可考,但是她老爹确实混得不咋滴。在生下两男一女之后(窦老太太排名第二),迫于生计,经常出去野钓,结果坠河而死。
而且,窦漪房她爹去世的时候,窦漪房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
家境不好,又父亲早亡,窦漪房的人生牌面其实也并不是很好。
但其实每个人都是会有一些改写命运的机会的。后来,老流氓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大肆在民间为皇宫选“服务员”,窦漪房被选进宫了。但又非常搞笑地被吕后给截胡了,这么水灵的一个小姑娘被送到刘邦身边去,实在是不太安全。
窦漪房被吕后留下之后,就在吕后身边当了一个小丫鬟(宫女)。
原本窦漪房也是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的,大概率会在后宫之中人老珠黄,最后被遣散回乡。或者跟着吕后一族最终沉船。
但窦漪房再次改写命运的机会又来了。吕后专权之后,对刘姓王爷可不怎么放心,老刘家的人要是都像刘邦一样提起裤带不认人怎么办?于是便给刘姓王爷标配了一个吕家媳妇。但是光一个吕家媳妇还是不让吕后放心,得再上一点安全系数,就又从身边得丫鬟、宫女之中给每位刘姓王爷配备了5位小姐姐。反正你们老刘家的人身边要全是我们老吕家的人,这样才能让人心安。窦漪房也被选中成为了“特殊宫女”中的一员。
这个时候,窦漪房还很年轻不懂事,差一点就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给送到了一条覆灭之路。她因为自己赵地人,所以便被世俗的衣锦还乡思想给迷惑了,主动联系了负责分配的宦官,希望能把自己分配到赵国(当时的赵王是刘如意)。好家伙,吕后让她去陪嫁,她却非要去陪葬,她要是知道吕雉一朝所有的赵王没一个有好下场的,不知道会不会扇自己两嘴巴子。
但是呢?命运很多时候就是这么神奇,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也不知道是不是窦漪房送礼没送到位,反正她最后被分配到了代国。
这件事,希望朋友们在择业的时候认真想一想。所谓的热门企业和热门岗位其实都是相对的,该争取的时候,可以去争取一下,若是争取不到,其实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心安理得地接受现实、做好自己,其实未必不会是一件好事。
窦漪房去了代国之后,著名的老实人刘恒立马就不老实了,5名小姐姐之中,一眼就相中了窦漪房。然后两人紧锣密鼓地产下两子一女。最大的便是后来的长公主刘嫖,长子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汉景帝刘启,次子是后来的梁王刘武。
其实这个时候的窦漪房也谈不上人生上岸,毕竟她也不是刘恒的正妻,她给刘恒生的两个儿子也不是嫡子,过点富裕生活应该没啥问题,但是要想地位显要还是没啥太多希望的。
但窦漪房的人生就跟一路开挂了一样,后来军功集团在平定诸吕之乱后,选择了让平时老实巴交的代王刘恒当皇帝,代王正妃以及他们所生的四个孩子全部暴毙了。相当于窦漪房母子前面的权力障碍被一夜之间拔除了。
最后,在军功集团的一再催促之下,窦漪房被立为了皇后、她的长子刘启被立为了太子。
汉文帝这个人是出了名的不爱折腾,特别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对自己的身边人其实都是相当不错的。所以,窦漪房的小日子也跟着过得相当滋润。
但命运对窦漪房还是有一些考验的。窦漪房到了中年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突然失明了。作为国母,失明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可是汉文帝虽然也短时间宠幸过慎夫人、尹姬、邓通之流,但也自始至终没有对窦漪房怎么样,算是比较顾恋旧情的吧!
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乙亥,汉文帝崩于未央宫, 太子刘启即位,尊窦皇后为皇太后。 并封窦太后的弟弟窦广国为章武侯,又因窦长君已去世,于是封窦长君之子窦彭祖为南皮侯。
到此,窦漪房算是站上了人生巅峰。因为大汉王朝推崇以孝治国,汉景帝刘启对于自己这个生母还是比较尊重的。再加上汉文帝的生母薄太后也在汉景帝即位的两年后去世了,窦太后的地位在皇宫之内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窦漪房成为皇太后之后给当时的大汉王朝带来什么影响呢?因为窦漪房这个人是比较宠溺子女和娘家人的,所以经常会逼着儿子刘启打一些感情牌。反正,当时的窦漪房的子女和窦家子侄那可都是可以在皇宫之中横着走的存在。
比如她的长女刘嫖,那是出了名的飞扬跋扈,一言不合就敢废太子的主。她自己平时豢养男宠都不带半点遮掩的,还经常选一些美女小姐姐给弟弟刘启取乐。
比如她的次子梁王刘武,那简直堪称皇帝二号,与天子同舆共驾是常事,私自出行的规格也堪比天子,封地珍宝财富比京师还多。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逻辑自古至今就没有变过。
但是,我们这个时候也可以来分析一下汉景帝的心理,他难道真的情愿这样吗?一半一半吧!因为汉景帝即位之后,皇权虽然有所加强,但其实也并不是就四平八稳了。军功集团和宗室藩王对他的威胁还是挺大的,重用至亲之人其实也是身不由己。
可有些事情终归还是有一个度的,汉景帝这人显然是没有他爹汉文帝那么善于把握分寸的。有一次,汉景帝在一次内部家宴上,酒喝开心了,居然对着母亲和弟弟许诺,说等到自己百年之后,要把帝位传给弟弟刘武。
这件事,汉景帝实在是干得太有失水准了。君无戏言,你作为一个皇帝,怎么能够随便开空头支票呢?尤其是不能拿皇位继承的事来开玩笑呀!窦漪房和梁王刘武巴不得你这么干呀,一定会把你这次承诺记得死死的,要是你将来不打算承诺,她们要闹点动静出来,你可如何是好?
但是,窦家外戚也还是有忠臣的,这个人就是后来被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和舅舅田蚡联手逼死的窦婴。窦婴了解情况之后,力劝汉景帝不能这么干。
被破坏了心情的窦漪房立马觉得这个侄儿不香了,很是生气,下令禁止窦婴自由出入皇宫来拜见她了。
窦婴也知道自己捅了马蜂窝,赶紧请病假,长时间待在家里不出门了。
一直到七国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才把窦婴放出来,让他官拜大将军去平乱。
七国之乱平定后,汉景帝又以军功封窦婴为魏其侯。

经过这么一折腾之后,窦婴才慢慢活跃在西汉政坛。
但没过几年,西汉朝堂再起风云。因为什么事呢?就是皇位继承人的事情。
汉景帝的皇后其实叫薄皇后,不用想,应该是他奶奶薄太后的人。估计汉景帝也是对这桩政治婚姻比较抵触,之前才张口就来说要让弟弟刘武将来继位的,因为这个薄皇后一直没给汉景帝生下儿子,至于是啥原因,这个只能是猜测了,有可能是薄皇后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汉景帝比较抵触她而不愿意耕耘。
薄太后死后,这个薄皇后其实就已经慢慢失势了。然后等到汉景帝意识到让弟弟刘武继承皇位的不妥之后,便在平定七国之乱后,响应了军功集团的建议,把栗姬所生的庶长子刘荣立为了太子。这事背后可热闹了,窦漪房背后可没少闹情绪。但是人家军功集团刚刚立下了救国之功,又占据了法理名义优势,所以根本不怵她。
刘荣被立为太子之后,一向骄横的长公主刘嫖就动了心思,主动找到了刘荣的母亲栗姬,说要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当太子妃。但栗姬这个没啥政治水平的女人呢,一想到她这么多年一直往自己老公身边塞美女,就感觉特别气愤。再加上她现在是太子的母亲,认为自己的翅膀足够硬了,所以毫不留情地把刘嫖给拒绝了。
刘嫖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窝囊气?所以立马就跟皇十子刘彘(后来才改名为刘彻的)的母亲王娡串通到一块了,两人联手废掉了栗姬母子。这里面有汉景帝本人的重要原因在里面,汉景帝其实是认为太子刘荣跟军功集团走得太近了,所以放弃了太子母子。最后更是冷血无情地把她们母子都给弄死了。
刘荣被废之后,梁王刘武的心思又活络起来了,赶紧入京,并要求母亲窦漪房想办法把他长期留在京城。很明显,这是争夺帝位来了。
窦漪房也是什么善茬,便又找来汉景帝,跟汉景帝提及殷商时期的“兄终弟及”制度,并嘱托汉景帝,在自己百年之后要好好照顾弟弟。其意很明显,就是要汉景帝将皇位传给弟弟刘武。
汉景帝乐意传位给弟弟刘武吗?自然是不乐意嘛!但是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他自己惹出来的,也没办法强硬地打母亲窦漪房的反口,只能含糊地应付过去。
要传位于刘武这话是汉景帝当年自己提出的,前太子刘荣也是汉景帝自己动手废的,说句实在话,情况对汉景帝很不利。因为你即便要满足刘嫖和王娡改立刘彘为太子,也得找到一个合理的发起点呀,刘嫖和王娡肯定是干不了这事的。而军功集团刚刚被你汉景帝狠狠地得罪了一番,也不一定会愿意来帮你排忧解难。
所以,西汉一朝比较搞笑的一幕出现了,拥立新太子的发起人居然不是朝中重臣,而是时任楚相的袁盎。而且是袁盎一提议要改立胶东王刘彘为太子,汉景帝立马就同意了。
被哥哥刘启反复当猴耍的梁王刘武终于生气了,但他终究不敢直接对汉景帝犯上作乱,所以便把气全部撒到了袁盎身上,与谋臣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刺杀了袁盎于安陵郭门外。
这事一下就尴尬了。刘武这种行为肯定是死罪,你汉景帝总得给公众一个交代吧。但是呢,你汉景帝直接对刘武下杀手,心中就真的无愧吗?你又怎么跟窦太后交代呢?而且,作为这场闹剧最大的受益者刘嫖、王娡等人,其实心中也是感觉对不住小弟弟刘武的。另外,刘武本人其实也是知道自己干了什么的。反正这事要是稍微处理不好,势必就是一个血流成河、鱼死网破的结局。
后来这事是怎么被化解的呢?汉景帝宣布对梁王刘武的强烈谴责,梁王刘武在相国韩安国的劝说下,主动找长公主刘嫖当中间人。而长公主刘嫖因为感觉对不住小弟弟刘武便进宫找到了母亲窦漪房做工作,窦漪房出于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想法,强行让汉景帝把这事翻篇。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但是,大家不要着急,汉景帝一家子的闹剧还没完!
汉景帝宣布原谅梁王刘武这个乖弟弟之后,刘武也得会来事呀,哥哥给你了台阶下,你也必须给哥哥台阶下呀!于是,便主动入京请罪。但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刘武又觉得心里不踏实,其实是觉得哥哥刘启不可靠,又秘密改乘布车,偷偷地藏到了姐姐刘嫖家里。
而早已得到了小儿子要入京消息的窦漪房左等右等都没见到小儿子,开始发飙了,天天跟汉景帝闹,你个混账,你为什么杀了你弟弟?老娘跟你没完!
一脸懵逼的汉景帝那段时间可闹心了。等到时机成熟了,刘武才露面亲自向汉景帝请罪,算是把这场闹剧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经此一事,汉景帝和弟弟刘武的关系算是彻底破裂了。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梁王刘武再次提出要留滞京城,汉景帝明确予以拒绝,逼着梁王刘武回自己的封地,刘武回去之后便因病去世了。
刘武是真的病死了还是假的病死了,反正我们这些人是愿意相信史书记载的,但窦漪房不相信,终日以泪洗面,并且开始绝食,并到处诉苦:“皇帝果然杀了我的儿子。”
汉景帝这个人,其实就是又菜又爱玩的典型。面对老母亲这番折腾,压根就束手无策,最后是找姐姐刘嫖商量,把刘武的梁国分为五个国家,并分别封刘武的五个儿子为王。顺便还封赐了刘武的五个女儿。这才让窦老太太感到心满意足,当即恢复了饮食。
刘武病逝之后,只有汉景帝一个儿子了,窦漪房也就没啥好折腾的了。但是吧,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儿子没有了,还有侄儿嘛,窦漪房又多次要求汉景帝封自己的侄儿窦婴为丞相。
可是汉景帝千方百计地找理由推辞,就连窦婴这个人比较骄傲自负、草率轻浮这种理由都找出来了,反正就一个意思,窦婴不适合当丞相,最后在桃侯刘舍被免丞相之职后,启用了建陵侯卫绾为丞相。
总而言之,窦漪房和汉景帝之间的母子关系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和谐,这中间既有窦漪房的问题,也有汉景帝的问题。
比如当年逼死废太子刘荣的酷吏郅都其实就是汉景帝精挑细选的心腹,但是在逼死刘荣之后,窦漪房发飙了,非要郅都偿命,汉景帝秘密安排郅都去雁门关戍边,最后都被窦漪房逼着汉景帝将其处死了。
窦漪房没少掺和皇家事务和政治事务,是西汉继吕雉之后又一强权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强硬到了什么程度呢?后面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即位之后,在她面前也只能乖乖地当个乖孙子。别不服,别觉得自己想起飞,有力气请你去上林苑找野猪之类的动物去发泄。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丁亥,窦老太太终于离开了大汉人民,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临终前,她遗诏将自己东宫所有的金钱财富都赐予自己唯一还在人世的女儿——大长公主刘嫖。但很遗憾,一切未能如她所愿。
这个时候,我们回过头来看窦漪房的一生,其实应该是能够感慨万千的。这位老太太,大家能说她是一个坏人吗?谈不上,她这一辈子其实就是想着一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女人事情。但是大家要说她有多么英明高尚,其实也谈不上,她这一辈子大部分时间也是处于一个瞎掺和的状态。
总体上来说,窦漪房其实还是一个幸运大于能力、智慧、德行的小女人!大家不要觉得她有点唯恐天下不乱、啥事都爱掺和,甚至还有点胡搅蛮缠,但其实大家仔细去想一想,窦漪房有点像我们生命之中的谁呢?其实就是我们普通的母亲!大儿子发财了,从大儿子家使劲给其他儿女捞好处,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但是,最后咱还是要提醒一下我们的女性同胞们,咱是不鼓励大家去学窦漪房的。因为大多数人并一定能拥有窦漪房那堪称开挂的幸运。
比如她进宫就不像后面的钩弋夫人那样自己给自己挖坑;比如她在吕雉当政期间就阴差阳错地成为了特等奖得主刘恒的女人;比如她遇到了一个较为厚道的婆婆和老公;比如她赶上了西汉以孝治国的黄金期;比如她一哭二闹三上吊地拿捏儿子汉景帝也是赶上了西汉中央集权最后的一点空档期,皇权不稳固,汉景帝对各方势力都投鼠忌器……
总而言之,没有窦漪房那个命,就不要去得窦漪房那个病。
但是,不管怎么说,相信有很多朋友都跟我一样,不光不会觉得窦老太太招人嫌弃,反而会觉得她很可爱!因为她确实太能代表广大的母亲群体了。
窦漪房这一辈子其实是没做几件正确的事情的,什么逼着汉景帝传位刘武、娇惯刘嫖和刘武、偏袒娘家人、抵触儒家思想干涉朝政、临死了还要政治遗产传给女儿刘嫖……全是政治上的瞎胡闹。
但是,就一点,窦漪房就让人恨不起来,而且是非常给她加分的。那就是她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大孙子刘荣报仇的事情,刘荣被废也好,汉景帝想弄死他也罢,你郅都就是不能当这个刽子手。你一个外人杀了我的大孙子,我这个当奶奶的就是敢要你的命!
不管大家喜不喜欢窦老太太这样的人,其实我还是蛮喜欢她的。首先她这个人过得比较简单,其次她这个人无论好与坏都比较纯粹,最后她这个人自始至终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我们很多女性朋友,总是急不可耐地往外闯,想要去拥抱整个繁华的世界。但是其实我们最终能够拥抱得了的,恰恰只有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