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肉眼去看威尼斯远远不够,必须用心去看。
——歌德
威尼斯是一座因运河和令人惊叹的建筑而闻名的城市。这里最初是一群岛屿,在中世纪早期发展成一个小渔村。随着时间的推移,凭借着在东地中海广阔的贸易网络,威尼斯逐渐成为意大利的主要强国之一。
威尼斯及其潟湖于1987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威尼斯共和国成立于7世纪末,在其鼎盛时期,它控制着从意大利北部到现今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希腊和塞浦路斯等其他地区的大片领土。
威尼斯建筑在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顶峰,当时富裕的商业阶层在整个城市委托建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作品。如今,威尼斯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任何一位历史爱好者或建筑爱好者会常常会为国昔日的辉煌与魅力所惊叹。
威尼斯俯瞰
正如苏格兰社会学家、人文主义规划大师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所指出:“城市不仅是空间中的场所,更是时间中的戏剧”(A city is more than a place in space, it is a drama in time)。为了更好地了解威尼斯的建筑,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这座城市的历史。
起源
在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不久,罗马人口中的“蛮族”日耳曼部落开始袭击和掠夺意大利北部的大片地区。每次遭到攻击时,人们都会逃到威尼斯潟湖,在一些岛屿上寻求庇护。这些人建立了一个小定居点,最终发展成为威尼斯城。
公元553年,威尼斯和意大利其他地区被并入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在之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威尼斯一直处于拜占庭的控制之下,拜占庭建筑的影响在威尼斯的许多建筑中都很明显,尤其是在像圣马可大教堂这样的老建筑中。
以圣马可教堂为中心的圣马可广场,围绕着教堂穹顶的是其他风格的建筑。
尽管直到9世纪,威尼斯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拜占庭帝国的附庸,但在公元697年,第一任威尼斯总督被选出,威尼斯共和国成立。威尼斯人是海上的霸主,凭借海上贸易变得极其富有,同时他们开始扩充海军,到公元1400年,已成为地中海地区的主要军事强国之一。
鼎盛
该地图展示了威尼斯共和国最大领土的范围
公元1400年到公元1797年,是威尼斯的黄金时代。通过征服和政治谈判,威尼斯不仅占领了意大利北部的大片土地,还夺取了几个海外领土。在意大利本土,威尼斯控制了帕多瓦、维琴察、维罗纳、特雷维索和贝加莫等城市;在海外,它控制了现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的各个港口和城市。
近现代
这个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
1.公元1797年 – 公元1914年: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威尼斯共和国被解散并被第一法兰西帝国接管。从那以后,威尼斯不复从前,这座曾经强大的城市变成了一个宁静的省会城市。
威尼斯通过外交手段同意加入意大利统一运动,并在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后的经济繁荣中受益匪浅。在工业革命期间,威尼托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迅速实现了现代化,并修建了一条连接威尼斯和大陆的新铁路。
2. 公元1914年 – 公元1945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为奥匈帝国的轰炸,威尼斯遭受到轻微破坏,但大部分战斗集中在阿尔卑斯山附近的意大利前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大量德军占领了威尼斯,盟军对威尼斯进行了几次轰炸,但大部分破坏集中在连接城市与大陆的铁路线上。因此总体而言,与其他城市相比,威尼斯在这一时期相对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3.公元1945年 – 至今:
如今,威尼斯的经济以旅游业为基础,运河、文化、美食和建筑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圣马可广场周边的建筑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建筑之一。尽管威尼斯不像共和国时期那样强大和富有,但它仍然被视为世界主要的建筑之都之一,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威尼斯地图,突出显示处为大运河和圣马可建筑群,威尼斯绝大多数最伟大的建筑作品都位于这两处附近。
威尼斯建筑的一些常见元素
* 拜占庭的影响
圣马可教堂的穹顶
威尼斯在6 – 7世纪由拜占庭帝国直接统治,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它一直是拜占庭重要的贸易伙伴。威尼斯共和国的许多重要政治人物都渴望与拜占庭保持良好关系,因为这对贸易和商业有利。
由于这种关系,在威尼斯的建筑中可以随处看到拜占庭的影响。这在像圣马可大教堂这样的老威尼斯建筑中尤为明显:你可以看到大教堂的穹顶,与拜占庭建筑上的穹顶极为相似;圣马可大教堂也是按照希腊十字平面建造的,这是从拜占庭建筑中借鉴的另一个独特元素。
*白色伊斯特拉大理石
叹息桥。这是位于威尼斯总督府侧面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密封式拱桥建筑,桥的两端连接法院与监狱,死囚在行刑前通过此桥,在此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故名“叹息桥”。
伊斯特拉(Istria)是克罗地亚北部的一个地区,在威尼斯共和国早期被威尼斯控制。伊斯特拉以丰富的大理石储量而闻名,该地区的大理石在很多方面都很特别。首先,它是纯净的白色,自古以来就因其纯度而备受珍视。伊斯特拉大理石(Istrian Marble)在抗侵蚀方面也是地球上最坚固的材料之一。水对伊斯特拉大理石的侵蚀速度比其他石头慢得多,威尼斯人用它来建造许多建筑的地基再合适不过,因为这些地基大量暴露在湿气中。伊斯特拉大理石的外墙在城市中备受瞩目,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威尼斯如今依然屹立的一个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用这种神奇材料建造的地基。
总督宫位于圣马可建筑群的中心,与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钟楼相邻,它引人注目的建筑风格使其成为威尼斯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但要补充说明一点,从地质学角度严格来说,伊斯特拉大理石属于石灰岩(limestone,主要由碳酸钙(CaCO₃)构成,属于沉积岩),而非经过高温高压变质过程的真正的大理石(marble)。但在建筑术语中,“marble”常泛指 抛光后美观的装饰性石材,包括未变质的优质石灰岩,而伊斯特拉大理石抛光后呈现细腻的米白或浅灰色,视觉上接近大理石的光泽感,从古罗马时期就广泛用于建筑(如威尼斯总督府、戴克里先宫),因外观类似大理石且工艺价值高,所以在建筑和艺术领域,沿袭传统与习惯,也被称为“marble”。
*运河
无需多言,运河是使威尼斯成为如此独特城市的真正原因。在威尼斯市中心你看不到汽车,出行的唯一方式是步行或乘船,而大运河是城市的主要通道。它的两岸排列着威尼斯一些最豪华的宫殿,如黄金宫(Ca’ d’Oro)、洛雷丹宫(Ca’ Loredan)和法尔塞蒂宫(Ca’ Farsetti),运河也因这些建筑的多样性而引人入胜。大运河常年以繁忙和拥挤而闻名,不过一些远离威尼斯喧嚣人群的较小的运河,则可能古朴宁静。

*威尼斯哥特式风格
黄金屋的主立面俯瞰着大运河,它、常被认为是现存最伟大的威尼斯哥特式建筑作品。
威尼斯建筑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是威尼斯哥特式时期。威尼斯哥特式是哥特式建筑的一个分支,威尼斯哥特式建筑都具有统一的特征:如尖拱、尖顶、花窗棂石雕和彩色玻璃。在上图中,你可以看到所有这些不同的元素。
* 威尼斯文艺复兴风格
文艺复兴是另一个在威尼斯盛行的建筑运动。这场运动最初起源于佛罗伦萨,始于15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恰逢威尼斯的黄金时代,因此,在整个城市可以找到数十座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建筑作品,如圣马可广场和里亚托桥。
威尼斯周边地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安德烈亚·帕拉第奥( Andrea Palladio)的故乡。帕拉第奥在威尼斯设计了几座不同的建筑,包括坐落在威尼斯历史中心对面小岛上的圣乔治修道院。
*威尼斯狮子
狮子是威尼斯共和国的象征,它出现在他们的正式纹章和旗帜上。狮子总是被描绘成带有翅膀,并且常常拿着一本书或一把剑。这个象征在威尼斯共和国的建筑中随处可见,通常在柱子顶端、城墙和城门上。
威尼斯有数十只石狮子,在旗帜和其他纪念品上印有的狮子图案则更多。尽管威尼斯共和国在1797年结束,但这个曾经强大国家的精神依然存在。在上面的图片中,你可以看到圣马可教堂立面钟的一只威尼斯狮子,它俯瞰着圣马可广场。
看到这里,大家不仅会问,威尼斯是如何建造的?威尼斯最初由100多个岛屿组成。但这些岛屿并不适合建造房屋,因为土壤只是松软的泥浆。一些早期的威尼斯建筑由于下沉到下面的泥浆中(这一过程称为建筑沉降),存在时间不超过几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威尼斯工程师创造了一种将木桩深深地打入泥浆,然后在上面铺上石板的系统。通过这种方法,他们能够创造出新的永久性土地,非常适合支撑建筑结构。
正如我们在之前一篇文章中曾介绍的,威尼斯拥有西方各个主要建筑时期的建筑,简直就象一本打开的古典建筑的教科书,由于相关建筑太多,我们会另辟专章介绍这些建筑,在本文中,只介绍其街区及主要现代建筑。
威尼斯的街区
威尼斯地图,展示了城市中各个街区的范围。
1. 圣马可区
圣马可区(San Marco)是威尼斯最受游客欢迎的街区。这里有威尼斯一些最伟大的建筑作品,包括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和总督宫。圣马可区是城市中最热闹的街区,也是威尼斯许多顶级餐厅和酒店的所在地。
2. 卡斯特罗区
卡斯特罗区(Castello)是威尼斯的一个区域,主要以威尼斯军械库这一建筑为主。军械库是一个大型造船设施,是威尼斯强大海军的发源地。附近还有其他重要景点,如圣扎卡里亚教堂和圣洛伦佐教堂。
3. 多尔索杜罗区
多尔索杜罗区(Dorsoduro)位于威尼斯中部,与圣马可区隔大运河相望(就是S形大运河畔呈锥形伸入海中那一部分)。它可能是威尼斯在建筑方面仅次于圣马可区的第二大区,在这里,你会看到安康圣母教堂以及大运河沿岸的几座主要宫殿。
4. 卡纳雷吉奥区
卡纳雷吉奥区(Cannaregio)位于威尼斯的北部边缘。它是一个较为安静的街区,相比附近的一些街区,更具居住氛围。这是一个很适合漫步探索的地方,如果你偏离主干道足够远,有时还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运河。
5. 圣十字区
圣十字区(Santa Croce)是威尼斯商业化程度较高的街区之一。它紧邻主要火车站,也是城市的主要航运码头所在地。由于游轮在这里让乘客下船,这个区域经常人满为患。
6. 朱代卡岛
许多人来威尼斯游玩却没有前往朱代卡岛(Giudecca),这些人错过了威尼斯一些最伟大的建筑作品。朱代卡岛上有两座由安德烈亚·帕拉第奥设计的令人惊叹的建筑,即拯救圣母堂(Il Redentore)和圣乔治修道院(San Giorgio Monastery)。
威尼斯的现代建筑
与其他欧洲城市相比,威尼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破坏程度较小,如今的威尼斯看起来与15 – 18世纪其鼎盛时期相差不大。不过,威尼斯仍然有一些现代建筑,穿插在城市的历史建筑之间。
1. 宪法桥
宪法桥(Constitution Bridge),是威尼斯的一座现代桥梁,由著名建筑师兼工程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卡拉特拉瓦以运用现当代形式设计建筑而闻名,这些设计只有借助尖端技术和材料才能实现。从宪法桥流畅的曲线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桥梁的钢结构类似于蛇和鱼的骨骼结构,独特的弯曲造型与周围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2. 卡洛·斯卡帕的作品
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威尼托地区设计建筑,他是过去一个世纪中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上图展示的是托伦蒂尼大楼的正门,这里是威尼斯IUAV大学的总部。斯卡帕在这里运用了多种现浇混凝土形式,打造出一座极具雕塑感的现代建筑。
3. 威尼斯双年展
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annale)是在威尼斯每年举办一次的活动,会上会展示各式各样的现代艺术展览。尽管它不一定属于建筑范畴,但这些艺术装置因其富有体验感的设计和主题而闻名于世。
上图展示的是意大利艺术家洛伦佐·奎因( Lorenzo Quinn )的一件作品,它是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一部分。作品中两只手从大运河的水面伸出,抓住一座威尼斯哥特式宫殿。奎因的这件作品在双年展上大受游客欢迎,以至于2019年他又被邀请回来进行了一次后续艺术装置创作。
4. 凤凰歌剧院
凤凰歌剧院( La Fenice)是威尼斯的一座歌剧院,始建于18世纪晚期。从那时起,它就一直是威尼斯主要的表演艺术场馆之一,尽管这座建筑曾三次被火灾摧毁。在第三次火灾后,剧院关闭了8年,并最终于2004年重新开放。现在的建筑复制了之前的历史版本,但同时也配备了当代建筑中所有的现代建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