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的璀璨星河中,宋词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而那些描写夏天的宋词,更是以其独特的韵味与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夏日画卷。“莲开消暑意,蛙鼓伴凉宵”,当这两句诗映入眼帘,夏日的清新与灵动便扑面而来。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十首描写夏天的宋词,在诗词的世界里感受夏日风情,提升自身才华。
1、苏轼《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译文: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和暖的南风开始入弦被人歌唱。绿色的纱窗下,香炉中升腾着沉香的袅袅轻烟,棋子的落盘声惊破了白昼的梦眠。一阵细雨过后,荷叶翻转,石榴花红得像要燃烧起来。少女用玉盆盛水,纤手摆弄清泉,溅起的水珠碎了又圆。
赏析:苏轼此词描绘了一幅清新活泼的初夏闺阁图。上片通过视觉和听觉,如“绿槐高柳”“新蝉”“薰风”等意象,营造清幽氛围,“棋声惊昼眠”以动衬静,尽显夏日午后闲适。下片则聚焦雨后景色,“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色彩明艳,充满生机;“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刻画天真少女,为画面添灵动之美,展现出苏轼词作清新自然的独特风格 。
2、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行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辛弃疾以多感官描写,将夏夜乡村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现。上片从视觉“明月别枝惊鹊” 、听觉“清风半夜鸣蝉”、嗅觉“稻花香里说丰年”,勾勒夏夜宁静与乡村生活的祥和喜悦;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天气多变,“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富有生活情趣,饱含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3、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时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里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沉醉在这美好的景色中,甚至忘记了回家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叽喳声惊起了一滩的水鸟。
赏析:这是李清照早期作品,以简洁明快语言叙述溪亭游玩经历。“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尽显其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将画面推向高潮,充满动感活力,让读者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其无忧无虑的快乐 。
4、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它们在屋檐下窥视、啼叫。初升的太阳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叶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一轻轻摇曳挺立。故乡遥远,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故乡的渔郎是否还记得我?在梦中,我划着轻巧的小船,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赏析:此词上片绘夏日清晨清新景色,“燎沉香,消溽暑”开篇点题,营造宁静氛围;“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增添生活气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细腻刻画雨后荷叶姿态,为千古名句。下片触景生情,抒发思乡之情,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5、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译文:楝花纷纷飘落,洒在台阶上,簌簌作响,散发着细细的清香。梅雨过后,微风吹起浮萍。我的情思随着湘水飘向远方,梦境萦绕着吴地的翠峰。读倦了琴书,在南窗下入睡,被鹧鸪的叫声唤醒。心中的深情无人可寄,幽恨又有谁能为我洗去。在修长的翠竹旁,稀疏的竹帘里,歌唱完后,尘土轻拂扇子,舞蹈结束后,微风掀起衣袖。人们散去后,一弯淡月挂在天空,天空如水般澄澈。
赏析:词的上片描绘夏日景色,楝花、梅雨、萍风等展现夏日清新闲适,“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融入淡淡情思;下片侧重抒情,“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表达孤独惆怅,“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以景结情,营造清幽寂寥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6、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文:荷花开后西湖的风光格外美好,我载着酒来到这里游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伴随在我的船前后。将画船撑入荷花深处,酒杯中也飘溢着荷花的清香。傍晚,天下起了微微细雨,在一片笙歌中,我们带着醉意乘船而归。
赏析:欧阳修笔下尽显夏日西湖赏荷欢乐。上片直抒对西湖夏日荷花喜爱,“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将荷花荷叶比作红幢绿盖,展现荷花盛开的壮丽;下片“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描绘赏荷情景,“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营造朦胧欢快氛围,尽显词人悠然自得。
7、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译文:小池塘里,风中的蒲草猎猎作响,雨后的荷花满院飘香,将李子和瓜浸于冷水中,吃起来清凉爽口。躺在竹制的方床上,慵懒地不想拿起针线做活,夏日的午睡格外漫长。
赏析:李重元用简洁语言勾勒闲适夏日生活图。从视觉和嗅觉出发,“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描绘夏日雨后小池塘的清新芬芳;“沉李浮瓜冰雪凉”展现生活惬意;“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刻画慵懒闲适的夏日午后场景,尽显夏日的慵懒宁静。
8、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译文:院柳垂阴,风静人寂,白昼漫长,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薄衫被香汗浸湿,穿在身上感到凉爽,微微发香。红润的手端起盛着藕片的冰碗,盛着藕片的冰碗冰着红润的手。情郎笑藕丝太长,长长的藕丝却笑情郎傻。
赏析:此词妙在正读、反读皆连贯达意,韵味无穷。上片描绘夏日午后闺房宁静,“柳庭风静”“昼眠人静”营造静谧氛围,“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细腻刻画闺中人状态;下片从触觉“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再到生活情趣“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展现夫妻甜蜜互动,充满生活气息。
9、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译文: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声,池上细雨蒙蒙,雨滴落在荷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小楼西角,雨后的彩虹格外明亮。倚着栏杆,等待着月亮升起。燕子飞来,窥探着华丽的楼阁,玉钩放下,垂下帘幕。清凉的水波平静无澜,竹席上的纹理平整。一对水晶枕头旁,有一支掉落的金钗横在那里。
赏析:这首词描绘夏日雨后景象,充满诗意美感。上片从听觉“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到视觉“小楼西角断虹明”,营造清幽氛围,展现雨后彩虹之美;下片“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描绘环境宁静,“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刻画闺房场景,含蓄表达闺中人慵懒闲适。
10、周邦彦《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译文:翠竹长得错落有致,竹径已然形成,新荷上跳动着雨点,如泪珠般倾洒。曲折的栏杆斜斜地通向小池边的亭子。风卷着帘衣,归巢的燕子匆匆飞过,水面晃动着扇子的影子,戏游的鱼儿被惊起。柳梢上挂着落日,天空渐渐露出微微的晴意。
赏析:周邦彦体物工巧,描绘夏日乍雨还晴之景。上片“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用生动比喻展现夏日雨后清新,“曲阑斜转小池亭”勾勒小池亭优美环境;下片“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从动态角度描绘风、燕、水、鱼,充满生机活力,“柳梢残日弄微晴”以景结情,营造清新柔美的氛围 。
品读这十首宋词,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赏夏日盛景。它们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生活的缩影、情感的寄托。从苏轼笔下少女戏水的灵动,到辛弃疾描绘的乡村夏夜的烟火气,再到李清照回忆中的溪边沉醉,每一首词都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夏日的多样风貌。这些作品教会我们,生活从不缺乏美,关键在于用心感受、用细腻的笔触记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像古人那样,去聆听蝉鸣蛙鼓,去欣赏荷影榴红,在自然中汲取灵感,在诗词中涵养心灵。如此,方能将平凡的日子过成诗,让才华在对生活的感悟中悄然生长,让心灵在古典诗词的浸润中愈发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