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里暂时略过历史周期律第二层和第三层,很多朋友也能理解,要剖析其中的内核需要不小的篇幅,在这里给大家解读下历史周期律第四层——核心物力转移。

历史周期律第四层的宗旨在核心物力转移。那什么是核心物力呢?

人类文明迄今为止,大约经历过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每一种文明系统都有一个核心物力。

所谓核心物力转移,便是以国家为或民族为单位,其核心物力发生转变的过程,包含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一切组织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异。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一切组织方式均围绕核心物力运转。当核心物力是静态时,历史周期律只会在前三个层次运转;动态时,核心物力发生转移。

——变异周期很长,以千年为基本单位计算。

——变异幅度很大,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将在核心物力转移的振幅中消失。

渔猎文明的核心物力便是渔猎,其社会形态的一切组织方式均围绕渔猎运转。其历史功能便是让人类通过大自然优胜劣汰之考验,生存下来,并站稳脚跟。渔猎文明层次太低,持续时间虽长,但残存的痕迹很少,核心物力基本消失,转移过程中的参数基本难以考证。

游牧文明的核心物力便是游牧,其社会形态的一切组织方式均围绕游牧运转。其历史功能便是让已经在自然界站稳脚跟的人类脱颖而出,成为生物链的王者。游牧文明攻击性很强,但其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组织方式没有得到系统化的归纳演绎,核心物力传承有限,转移过程的参考性不强。所以历史上很多很强大的游牧民族(如契丹)消失不见,如同没有存在过一般。

历史周期律第四层——核心物力转移(一)

农耕文明的核心物力便是农耕,其社会形态的一切组织方式均围绕农耕运转。其历史功能便是让从自然界脱颖而出、成为王者的人类能够系统化归纳演绎自身的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组织系统。人类文明增加了延展性。

工业文明的物力核心是工商业,其社会形态的一切组织方式均围绕工商业运转。其历史功能便是让能够系统化归纳演绎自身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组织系统的人类文明进程提速。人类进入疯狂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时代,并由此引发包括世界大战在内的一系列纠纷。

接下来的信息文明的核心将是信息传递。如今的信息文明初露端倪,历史趋势还不明朗(但毫无疑问,占得先机的国家的国运将向上走,获得的红利将以百年为基数计算),成熟的标志之一便是货币消失。

真正能验证周期律第四个层次的只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文明史记录的都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华夏文明,农耕文明之典型代表。中华帝国诞生之日,便围绕农耕运转。中华帝国长时间的王朝更迭,便是农耕文明的自身演化。农耕帝国是出众的,有一整套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完善的组织结构。所以围绕农耕文明演绎的华夏文明从黄河流域辐射到整个东方,所以才有中华帝国,才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那些故事。

农耕文明相比渔猎文明,有着全方位的优越性;相比游牧文明,拥有明显的稳定性和可传承性。中华帝国长时间处于世界第一集团,因为中华帝国成为一个世俗化集权的中央帝国时,世界其他地方还处于原始社会或奴隶制的禁锢中。

中华民族迄今为止最大的骄傲便是在两千年前开启了历史周期律第四个层次,让核心物力从渔猎文明和游牧文明转移到农耕文明。

当不涉及历史周期律第四个层次时,农耕帝国的特性可以完美演绎,各种健全的组织方式可以保证农耕文明的有序运行。但物质核心必然发生转移,因为天道轮回变动,万物生生不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因子便是变化。

—— E N D ——

传播正能量,普及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