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40年前后,一场比试即将开始。
只见两个男人用随身携带的皮带、模板做道具,演练攻城略地,看看谁能胜出。
这看着像是在玩“过家家”,但结果却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
比赛的一方叫作公输般,也就是后来的鲁班,这个时候的他已经白发苍苍,年龄业已60多岁了。这在古代,已经算相当高龄了。
比赛的另一方叫做墨子,这个时候大概30岁左右。
墨子听说魏国要攻打宋国的消息时正在宋国讲学,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非常着急,想尽快阻止这场战争。
于是,他昼夜兼程赶去楚国。
这场奔赴,整整持续了十天十夜。
赶到楚国首都的时候,墨子的脚底磨起了血泡。
来不及休息,他找到了设计云梯的公输般。
公输般问他,步行这么远的路过来,有什么急事吗?
墨子早就想好了讲话策略,说:“北方有人侮辱我,我想请你帮忙去杀了他。酬劳是二百两黄金。”
公输般一听就不高兴,你个年轻人,让我个老头子去杀人?沉下了脸,说:“我是讲仁义的人,不杀人!”
墨子站起身来,深深作揖,顺势说出了来楚国的本意。
大意是:你帮助楚国造云梯攻打宋国,不知道要杀害多少百姓呢?你讲仁义不杀一人,为什么要帮助楚国去杀更多的人呢?再从宋国来讲,它有什么罪?你平白无故地去攻打它,这算是你的仁义吗?你说你不会为重金去杀一个人,为什么却要去杀很多很多的人呢?
公输般似乎也有愧意地说:“不行呀,我已经答应楚王了。”
墨子就要求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公输般答应了。
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诚恳地说:“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绣花绸袍,去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攻宋国的打算。毕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嘛,况且公输般刚刚设计了云梯,他对这场战争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到嘴的肥肉,不吃不是有点可惜吗?
墨子看出他的想法,于是又对楚王说:“鲁班制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胜的法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阵,看我如何破解它!”

于是,才有了上面这场比试。
墨子解下了身上的皮带,在地上围了起来当做城墙,公输般来演戏进攻。这场比赛,演练的是魏国对宋国的进攻。
公输般刚发明了云梯,他信誓旦旦,认为肯定能破了宋国。但墨子却说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
公输般先是用木板代表云梯进攻皮带做的城墙。墨子说可以用火箭烧了云梯。
然后公输般用撞车撞城门,墨子就用滚木擂石砸撞车。
公输般用地道进攻,墨子就用烟熏。
公输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还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来。
这样下来,公输般也知道自己快输掉了。
但事情还没有完。公输般说:“我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你,不过现在不说。”
墨子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你想怎样来对付我,不过我也不说。”
楚惠王听两人说话像打哑谜一样,弄得莫名其妙,问墨子说:“你们究竟在说什么?”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很清楚,不过是想把我杀掉,以为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帮助他们守城了。其实他打错了主意。我来到楚国之前,早已派了禽滑釐等三百个徒弟守住宋城,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我的守城办法。即使把我杀了,楚国也是占不到便宜的。”
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说:“先生的话说得对,我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这样,一场战争就被墨子阻止了。
(插图来源:王叔晖《墨子救宋》)
这场比赛,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动动口头就阻止战争的事件。
一方面是墨子的厉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另外就是,魏国这边呢,身上还有一些“懂仁知义”的春秋遗风仍在。
【写在后面】
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读到墨子,知道他的理念叫做“兼爱非攻”,大概意思就是有爱不攻打的意思。
当时觉得这没什么。
但现在想想这种理念,不就是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和平思想吗,而在战国时期,距离现在都2000多年了,墨子就有了这样领先的理念,实在是不容易。他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平民出身的哲学家。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