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王大夫,现在我知道了克罗恩病的临床核心症状是腹痛、腹泻、体重下降,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呢?

理解炎症性肠病——症状篇(2)

王大夫: 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青壮年,是发生在结直肠黏膜层的一种慢性、弥漫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黏液血便、腹泻、腹部绞痛和里急后重,其中黏液血便是最具特征性的症状,约90%的患者都有黏液血便表现。几乎所有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症都是从直肠开始,连续蔓延、倒灌向上累及结肠。有10%~20%全结肠炎患者会有轻度回肠炎,称为“倒灌性回肠炎”。还有部分远端受累的患者在盲肠和阑尾周围有斑点样炎症,称为“盲肠斑”,无特别临床意义。为什么溃疡性结肠炎会出现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及腹痛?这是因为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来自小肠的粪便中的水分,后将其排出体外。结肠一旦发生炎症,发炎的结肠区域不在吸收水分,没被吸收的水分就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而出现腹泻。当炎症持续进一步恶化时,粘膜损伤加剧而发生溃疡,大便里就会有血。直肠内的牵张感受器可以感受直肠的充盈程度,正常的牵张感受器只有在有一定量的粪便并做好了排空准备时才会感受到压力而产生冲动信号传入大脑,然而炎症会导致这些牵张感受器变的过度敏感,从而分别不出直肠内气体、黏液、血液及粪便之间的差异,导致无论直肠内是粪便还是空气,直肠牵张感受器都会发出信号催促马上排便,错误的排便警报迫使患者频频排便,但每次只是排出了少量气体或一些黏液或血,医学称这种现象为里急后重,某些医生则更形象的比喻为“直肠干呕”。此外,临床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如果炎症仅局限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远端,患者出现的可能是便秘,这是因为当直肠发炎时,结肠的其他部分会通过减缓蠕动来让直肠得到休息,所以溃疡性直肠炎的常见症状是空排血便、便秘以及带有鲜红血液的成形便,而非腹泻,这就导致临床容易误诊为痔疮,而不能及时为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伴随着腹泻、黏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患者还经历着腹部绞痛,这种腹痛往往在排便前加重,一般在排便数分钟后就会好转,有时这种绞痛难以忍受,但通常不会持续很久,因为痛觉神经纤维在肠道的外层,而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在肠道的里层,所以病变并不会直接刺激到痛觉神经。但当患者出现持续腹痛,伴发热、心动过速、频繁血便,甚至突然出现排便停止、腹痛、腹胀时,要考虑出现了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中毒性巨结肠,需要急诊住院观察治疗。很多患者在初诊时仅是直肠炎或左半结肠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症累及了整个结肠,这时应该了解初诊结肠镜检查时是否进行了全结肠活检,因为有时肠镜下看起来正常的黏膜在显微镜下其实已经存在炎症,这种炎症其后会逐渐显现出来,所以并不是患者的病情在“蔓延”,其实它一直都在那里,只是原来不明显罢了。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活检可以帮助确定全部炎症累及的区域,有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特点是反复缓解、复发的模式,慢性持续性症状模式较为少见,而起始症状轻,后继进行性加重的最为少见。目前临床上难以有效预测复发,部分患者会有依从性差、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肠道感染等诱发因素存在。复发的严重性同样也是难以预测的,复发程度大多为中重度,少部分为轻度,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爆发性。

医学人文、健康箴言

信步漫游,四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