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之名#

皇太子胤礽膝下有12个儿子,弘眺在家排行老七。弘眺的生母是胤礽的侧福晋,身份比其他的庶妾要稍微高一点,因此在雍正十二年被赏封为辅国公爵位。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自从乾隆爷继位之后,对胤礽一家也比较善待,一直让他们担任清闲的差事。比如,弘眺被遣居到泰陵,此时的雍正爷刚刚驾崩不久,应该让他在这里担任守陵大臣。虽然说,没有让这位小三岁的堂弟入朝办差,但是乾隆对他和他的儿子们应该还是比较不错的,至少恩封了5个儿子。

弘眺膝下一共生育了14个儿子,其中有3子是幼龄未成年。其他11个儿子中,5个儿子都被封官封爵,来看一看: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爱新觉罗永珺(1737-1793年)

永珺是辅国公弘眺的次子,但是兄长是幼龄,他就成为了实际上的长子。生母在家中是庶母身份,外公是朝廷的护军校世职。

乾隆二十七年,26岁的永珺入宫当差,先授予三等侍卫。

任上干了8年的时间,于乾隆三十五年被授予前锋侍卫,应该说在侍卫班中属于佼佼者,在清朝的前锋营中属于中级官员,主要分管营中的兵丁和值班的首位人员,品级为正四品。之所以从三等侍卫中调任为前锋侍卫。因为这个岗位都是从二等、三等侍卫中选择出色的一位来担任。

乾隆三十七年,擢升为护军参领,官居正三品,主要在八旗的护军营中办差。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二:爱新觉罗永璒(1740-1774年)

辅国公弘眺四子。

永璒出生于乾隆五年,26岁被封为三等奉国将军,就没有授予实职了,可见就是一个清闲拿俸禄的差事。

由于比较年轻就离世了,估计都没有来得及安排差事让永璒去干。他有三个妻妾,生育了两个儿子。其中嫡妻是朝廷四品道员的女儿,另外两位是普通家庭的女子。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康熙皇孙弘眺,被遣居泰陵39年,膝下14个儿子,有5子被封官封爵

三:爱新觉罗永玟(1743-1768年)

永玟出生于乾隆八年,父亲是辅国公弘眺。乾隆三十年,23岁的永玟被封为二等奉国将军。26岁就英年早逝,如果长寿的话,估计乾隆爷会安排二等或者三等侍卫、八旗都统、宗室族长等差事。

永玟的嫡妻是八旗副都统的女儿,还生育了三个儿子。次子绵丰承袭了他的奉国将军爵位。后代中,孙子奕锦和曾孙载绩都承袭奉恩将军爵位。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四:爱新觉罗永遐(1744-1821年)

乾隆三十年,永遐出生于国公府,在家排行老七,辅国公弘眺是他的生父。生母是有些身份,是朝廷按察使的女儿。

乾隆三十年,22岁的永遐被封为二等奉国将军。虽然活到了78岁的高寿,但是医生没有在朝廷担任过实职。他的岳父还是朝廷的副将,应该也有点地位。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从永遐的后代来看,长子绵烈长大成人,承袭了奉恩将军。但是次子到六子都是幼龄,并未长大成人。

奕字辈孙子来看,长孙是庶母所生,父亲绵烈没有将爵位让他来承袭。因此,长子奕和就发奋读书,考取了道光五年的文举人。不过,他的运气也不是很好,一生都没有排上号被任命关注,但是他自己后来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能够考取一个进士身份,估计安排差事会更容易一点,毕竟越往上,数量就越少,差事还会更加不错。

绵烈的次子奕亶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奉恩将军。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五:爱新觉罗永纯(1749-1773年)

永纯是辅国公弘眺的九子,乾隆十四年出生,但是他的一生很短暂,只有25年。

乾隆三十五年,22岁的永纯被授予了三等侍卫,入宫当差。本来如果能够在侍卫岗位上办差得力,估计可以得到皇帝的赏识,甚至还会外放一个三品城守尉或者八旗副都统干一下。由于25岁就英年早逝了,因此永纯就失去了这个机会了。

从永纯的后代来看,没有在朝廷当官或者被赏封爵位的了,基本上都是闲散宗室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结语:辅国公弘眺有十四个儿子,但是从这五个儿子的人生事迹来看,应该说要比普通的闲散宗室好很多,至少仕途上还是比较顺畅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