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非人工文章,介意者不必浪费时间。

2022年,九紫离火运开启前夕,一股研习周易的浪潮悄然兴起。有人试图在变局中寻找人生方向,有人期待借传统文化实现职业转型。三年过去,当初的玄学热潮逐渐退却,这群人的命运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岔路。记者采访了五位曾投身周易领域的爱好者,听他们讲述这段旅程的酸甜苦辣。

王明轩(29岁,前六爻预测爱好者):

我用六爻算出了辞职的最佳时机,却没算到生活的压力。

作为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王明轩最初将六爻视为人生算法。他每天凌晨研读《火珠林》,用铜钱占卜通勤路线、会议时间甚至午餐选择。前半年特别兴奋,觉得自己掌握了宇宙密码。转折发生在去年初,当他用卦象推演出宜跳槽的结论后,毅然辞职成为职业卦师。

现实很快泼来冷水:线上卦摊竞争激烈,99新人特价卦无人问津。三个月后,他重新投简历回归职场。现在偶尔还会起卦,但更多是提醒自己——命运需要算法,更需要脚踏实地的代码。


李思远(35岁,八字命理坚守者):

我给368个人批过八字,依然没算准自己的财库。

身着靛蓝道袍的李思远在夜市支着命理咨询灯牌,身旁是卖烤肠和手机壳的摊位。他坚信八字是人生说明书,曾花2万元拜师学艺,能熟练背诵《渊海子平》,却始终困在温饱线。都说离火运利文化行业,但没人告诉我这行已经卷到要拼短视频流量。

他翻开账本:最高月收入6200元,最低47元。上个月有个客户说我算得准,转手就把我的解析做成了AI算命小程序。


陈雨桐(27岁,风水设计师):

罗盘量不出人心,但能量出现代人的焦虑。

这位建筑系毕业生将风水学与现代设计融合,创造出独特的空间疗愈服务。她的工作室摆着3D打印的二十四山向模型,iPad里装着自研的户型吉凶分析软件

年轻人不在乎五鬼穿宫,但他们愿意为桃花位布置买单。陈雨桐坦言,真正带来收入的不是传统风水项目,而是为网红民宿设计招财打卡角、给直播间布置流量生旺局有位主播买了我的九紫离火阵水晶摆件,第二天涨粉5——不管是不是巧合,市场需要这种确定性。


赵天翊(41岁,修行放弃者):

九紫离火运三年后:5位玄学爱好者的命运岔路口

我在终南山辟谷21天,回家发现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曾是企业高管的赵天翊在疫情后遁入玄学,先后尝试过丹道、雷法、奇门遁甲。他在采访中不断调整打坐姿势:老师说这个时辰天芮星当值,不利交流。

当被问及修行成果,他沉默良久:通了三焦经,断了社保金。去年冬天,妻子终于无法忍受他用能量场不合解释婚姻危机。现在我在社区超市当理货员,每天搬运的不是先天一炁,而是大米和食用油。


周若曦(33岁,命理博主):

流量比紫微斗数更懂命运无常。

作为唯一实现盈利的受访者,周若曦的转型之路充满戏剧性。她将八字课程拆解成十二星座式人格测试,用MBTI理论重新包装十神关系,创造出官杀人是J人,食伤人是P等爆款概念。

传统命理强调趋吉避凶,现代人更需要情感共鸣。在她158万粉丝的账号里,命盘分析搭配职场攻略,风水教学混剪减压ASMR有品牌找我推广开运咖啡,其实哪有什么寅午戌合火局?不过是喝咖啡时看我的视频觉得治愈。


后记:在玄学与现实的碰撞中

五位受访者的故事,折射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多重镜像:有人将其视为救命稻草,有人转化成生存工具,更多人则在理想与现实的撕扯中重新定位自我。九紫离火运带来的或许不仅是“玄学热”,更是一面照见当代人精神诉求的古老铜镜——当我们试图参透命运时,命运正凝视着我们如何安顿此生。









一起聊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