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一模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的材料中提到,九寨海子的水“缓缓流动,在中央平静下来,用水晶一样澄澈的晶莹显示深、显示静。然后,满溢,从堤翻身而下,以飞瀑的姿态味入下一个深潭,下一个海子。如此相接相续,如此跃动或静止,制造出巨大的奇观。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静水深流处,自有飞瀑生

“胡高清作文教室高级班”线上学生作文展台——

静水深流处,自有飞瀑生

沈阳市第二中学 

贾明强

九寨海子的水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它在深潭中沉淀出澄澈的晶莹,又在飞瀑里迸发出生命的欢歌。这让我恍然大悟:真正的力量往往在静默中酝酿,而真正的绽放必然在沉淀后发生。正如人生与文明的长河,唯有深流与飞瀑交响,方能奏响壮阔的乐章。

老子曾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道破了动静相生的玄机。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常被浮光掠影所困,在短视频的瀑布流中耗尽心神。但那些真正改变世界的创新,往往诞生于实验室里经年累月的静默,那些震撼人心的艺术,常常萌发自创作者对生命本质的凝视。静与动的辩证,恰似古琴的泛音与实音,唯有共鸣方能成韵。

静水深流处,藏着文明的年轮。武夷山的老茶农,每年清明前守着百年古茶树,看茶青在竹匾上静静萎凋。他们遵循古法揉捻发酵,让茶叶在黑暗的焙笼里沉睡数月。直到某个清晨,滚水注入紫砂壶的刹那,岩骨花香冲破时光封印,在杯盏间舒展成《茶经》里记载的“岩韵”。这种静默的守候,如同深海中的珍珠贝,用年复一年的包容,将砂砾磨砺成光华。

飞瀑成歌时,激荡着突破的勇气。作家余华在《活着》出版前蛰伏十年,手稿堆叠如沉默的群山。他白天在卫生院观察人间百态,夜晚伏案捕捉生命的震颤,稿纸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如同溪流冲刷岩壁的纹路。直到某个深夜,当福贵牵着老牛走进晨曦的段落终于落定,那些沉淀的苦难与温情如决堤般倾泻而出,化作中国文学史上一道奔涌的瀑布。这部用静默岁月熬煮出的作品,最终以千万册的浪涛席卷全球。

这种动静相生的智慧,在中华文明的基因里流淌千年。它既教我们“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也启示我们“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敏锐。就像太极图里阴阳相生的圆融,静是动的底色,动是静的升华。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更需要深潭般的定力与飞瀑般的锐气。

站在九寨海子的栈桥上,看水色由碧转翠,听飞瀑由近及远。或许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在静默中积蓄清澈,在奔涌中释放光华。当我们既能如深潭般沉淀生命的厚度,又能像飞瀑般挥洒灵魂的热度,便真正读懂了山水写就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