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就像血管里的“隐形炸弹”,悄悄堵塞通道,增加脑梗、心梗风险。在中医看来,它的形成和体内痰湿、瘀血堆积脱不了干系。

脾主运化,若脾虚则水湿代谢失常,聚而成痰;肝主疏泄,肝气不畅就会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慢慢就在颈动脉里 “长” 出斑块。

想要守护血管健康,咱们可以从饮食入手,巧用中医智慧来调理。

多吃这 5 类“通脉食物”

1、健脾祛湿的山药芡实

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想要化开血管里的痰湿,得先把脾胃调理好。山药被誉为“神仙之食”,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芡实则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健脾祛湿、固肾涩精。日常用山药、芡实搭配薏米煮粥,既能健脾运化,又能减少痰湿生成,就像给血管做“大扫除”,降低斑块形成的可能。

2、活血化瘀的山楂黑木耳

山楂可不是只用来消食的,它在中医里可是活血化瘀的好手。山楂能行气散瘀,促进气血运行,帮助消散血管里的瘀血。黑木耳富含胶质,能吸附血管壁上的杂质,还有活血抗凝的作用,就像血管的“清道夫”。每天用山楂干泡水喝,搭配凉拌黑木耳,有助于疏通气血,预防斑块变多变大。

3、养肝疏肝的玫瑰花陈皮

肝气舒畅,气血才能顺畅流通。玫瑰花香气馥郁,能疏肝解郁、活血散瘀;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玫瑰花和陈皮一起泡茶,不仅能舒缓情绪,还能调理肝气,让气血运行更顺畅,从源头减少瘀血和痰湿的堆积。

4、益气养血的桂圆红枣

气血充足,才能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正常运行。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红枣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桂圆红枣茶是经典搭配,特别适合气血不足的人,能增强身体的气血动力,防止血液瘀滞,对预防颈动脉斑块很有帮助。

颈动脉斑块最怕这5类食物,告诉家人要多吃!

5、利水渗湿的冬瓜玉米须

冬瓜性凉味甘,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玉米须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这两种食材搭配煮汤,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减轻身体的痰湿负担,让血管环境更“清爽”。

少吃这4类“生痰助瘀食物”

1、甜腻滋腻的糕点甜品

中医认为,过食甜腻食物会助湿生痰。蛋糕、奶茶、巧克力这类甜品,不仅热量高,还容易阻碍脾胃运化,导致痰湿在体内积聚。痰湿多了,就像给颈动脉斑块“添砖加瓦”,要尽量少吃。

2、肥甘厚腻的红肉油炸物

红烧肉、炸鸡这类肥甘厚腻的食物,吃多了容易生痰化热、阻滞气血。肥肉中的高脂肪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运化功能,还会使血液变得粘稠,增加痰瘀形成的风险,日常要控制食用量。

3、辛辣刺激的辣椒烈酒

辣椒、花椒、烈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助火生热,耗伤阴血。阴血不足,血脉失养,气血运行就会不畅,进而导致瘀血内生。而且,辛辣食物还会刺激血管,不利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要尽量忌口。

4、高盐腌制的咸菜腌肉

高盐饮食在中医看来会损伤阳气,影响气血运行。咸菜、腌肉这类腌制食物含盐量极高,长期食用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身体负担,还会使血脉拘急,增加痰瘀形成的可能。日常饮食要清淡,每天盐摄入量别超过5克。

除了饮食调理,中医还讲究“形神兼养”。平时可以多做八段锦、太极拳这类舒缓的运动,帮助气血流通;保持心情舒畅也很重要,肝气条达了,气血才能顺畅,更好地预防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