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周金文《大盂鼎》(《殷周金文集成》2837)中,有如图这样一个金文,字从门从柬从言,这是个什么字?
容庚《金文编》第148页,释为“谰”,曰:“义如谏,翁同书曰:谏从门,若諂之或作讇,瞰之或作矙之类。”
翁同书(1810—1865年)字祖庚,号药房,又号和斋,江苏常熟人,翁心存长子,翁同龢兄。清朝大臣。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授了翰林院编修,曾任贵州学政,詹事府任少詹事。

《说文解字》曰:“讇chǎn,諛也。从言閻聲。諂,讇或省。”
瞰(kà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等都有记载,或作矙。
《说文解字》曰:“谏,証也。从言柬声。古晏切。”
谰,《说文解字》有记载,曰:“怟讕也。从言闌聲。譋,讕或从閒。洛干切。”
谰,在《大盂鼎》中句例为“朝夕入谰”,依据文义,把“谰”释读为“谏”,应是正确的。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大盂鼎》第104页指出:“谏”从訚(yín)柬声,与《说文》之“谰”非一字;《说文》“訚、和说而诤也”,乃是谏之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