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0kuai.com 2025-05-19 17:26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阎锡山部队盘踞山西省。从解放进程来看,这个省主要是徐向前指挥华北第一兵团打下来的;当然后期围攻太原时,动用了众多兄弟部队,并且由彭德怀接替身体欠佳的徐向前,老总亲自指挥攻城作战并圆满收官。这个细节,无损徐向前的功绩。
山西本就是华北的一部分,徐帅此时挂职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从这个角度看解放山西算是“分内之事”。但如果了解解放战争历史,会知道当时华北我军的兵力与指挥,多少存在一些“割裂感”。
起初徐帅手里没有几支主力部队,该兵团是他短时间内征召并操练起来的。很多人都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年会打得那么猛,在山西境内以少胜多连战连捷。毛主席甚至都惊喜地发出感叹,问徐向前晋中战役怎么打得这么好。
所以一个基本事实是,徐向前兼任华北第一兵团司令员期间,长时间在前线战斗工作,主要精力集中于解放山西;他虽挂着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职务,却没怎么在司令部办公,华北统帅聂荣臻,也未真正干预徐向前的作战部署,两方面都比较独立。
问题来了:1948年发动平津战役前,华北我军对战区内的劲敌傅作义,一直缺少有效办法,整体上负多胜少根据地收缩。如果由军事才能过人的“副司令”徐向前来担任统帅,会重创傅作义、彻底改变华北局势吗?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三来看。

首先是军事推演角度,徐帅带兵,在一些方面可以克制傅作义。两人都是军事家,就特点而言各有所长。傅作义非常擅于守城,但运动战能力肯定不如徐向前。徐向前是我军早期,最擅长运用切割包围、围点打援战术的高级指挥员,红军时歼敌战绩惊人,反六路围攻歼灭20万川军。
只不过因个人际遇和身体原因,后期他带兵数量少、不容易打出大仗。如果徐向前执掌华北军区野战部队,是很有希望改善战区局势的,利用运动歼敌的打法,挫伤傅作义的锐气,并有效配合东北、华东等区域兄弟部队的作战行动,这都会是积极的成果。
其次是战略角度。华北解放军有30余万正规军,而敌人近60万,包括绥军和中央军。所以要彻底翻盘、消灭傅作义集团,短时间内很困难,只能说是“扭转被动局势”。
最重要的是,按照中央战略部署,晋察冀一带不是用来打大歼灭战的战场,主要作用还是牵制和串联。东北我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里才是主战场。所以就战略而言,恐怕谁当华北主帅,也不会独自消灭傅作义部队,而是要以牵制敌人、配合其他战区为主。
第三是现实角度。徐向前有个特点,就是非常低调谦逊。这个说法是什么意思呢?他未必会最大程度调用晋察冀主力军,徐帅自己有所顾虑。晋察冀部队,尤其是杨得志、杨成武等人带的队伍,根基都是老中央红军、八路军115师。
举个例子。抗战时毛主席曾派徐向前去山东,统一领导那里的八路军武装,结果徐帅仗打得不错、也很能练兵,但对115师主力部队,也就是罗荣桓和陈光的队伍,徐帅基本不去插手。
这主要是因为徐帅的历史包袱,跟红军经历密切相关,他轻易不愿指挥中央红军出来的官兵和队伍。带小规模的还行,数量多了有顾虑。毛主席也能理解他,后来便把徐向前调回了延安。所以真让徐帅来执掌华北军区,他主观方面或许会有避讳、不争功,一定程度上导致放不开手脚,影响真实水平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