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考古现场在线第34篇文章国宝青花梅瓶全长约30分钟点击上方观赏
风水学以为,我国有着三条龙脉,而且都起源于我国的昆仑。昆仑是万山之祖、龙脉之源,是龙中的祖龙。龙脉从昆仑初步发源延伸到世界各地,龙脉的计划构造和分级,类似一棵大树有跟龙、干龙、支龙、叶龙,通常龙脉灵气调集之地被以为是风水宝地,也就是龙穴,它是中华三条最主要龙脉的发源之旅。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大致这样划分:黄河以北的山脉属“北龙”;黄河以南、汉水以北的山脉属“中龙”;长江两岸诸山是“南龙”。各条大龙中有余脉、支脉,形成“小龙”。
从古代风水术上来看,中国古代的三大都城北京、西安、南京,分列于北、中、南“三条大龙”的结穴点上。
在南京,包括给朱元璋皇宫选址的刘基(刘伯温)在内的风水家们认为,南京的真龙结穴处是城东主峰紫金山。明孝陵、中山陵均建于风水最旺的紫金山南坡。
那南京的龙头龙身在哪?具体到南京这条“龙”,古代的风水考察更细。北宋人李思聪认为,南京的龙首在城西南几十里之外的牛首山,龙身沿着翠屏山、将军山往北,龙尾则在雨花台附近。
画面切换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南京南郊东善桥有个叫康永海的人,用句骂人的话来说,他爷爷是盗墓贼,父亲是盗墓贼,他也是盗墓贼,他们一家祖孙三代都是盗墓贼,康永海体格消瘦,他从小就继承了祖辈的盗墓手段,再加上胆大、心细,可以说,在南京这一片,他就是南京一带的盗墓“状元”。 民国的时候,康永海就几乎将南京周围的古墓盗了一个遍,随着1949年解放,南京政府公安机关对盗墓贼的打击力度加大,康永海为了逃避打击,确实躲在家里,消停了一阵。
盗墓贼吃得是阳间的饭,干得是阴间的活,盗墓的过程,充满了极度的危险,故此,他们往往窃了一座富墓后,都会疯狂地享受一番,故此,一年多没有盗墓的康永海,手里的钱基本上花干净了。
康永海享受惯了,让他过苦日子,真比杀了他还要难受,他就将南京城外的古墓全都在心中过了一遍,最后,他一拍桌子道:“黔宁王沐英,康某要找你借俩钱花花了!”
沐英是什么人?朱元璋的养子、黔宁王、明朝开国功臣之一。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定都、称帝。时局稍稍稳定,朱元璋便开始征讨边夷。
洪武十年,沐英担任“征西副将军”,随邓愈征讨吐蕃。沐英先后征战于川、藏、陕、甘、滇等地。因为在征讨大西南的战役中,沐英的战功最大,朱元璋便安排他留在云南,“镇滇中”。
从此,大明王朝近300年的西南边防,均由沐家镇守。沐家成了名副其实的“云南王”。沐英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黔宁王”。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阴历八月,沐英听说养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自此染病。沐英与太子朱标感情深厚。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六月,远在云南的沐英听说朱标死了,“哭极哀”,时已48岁的沐英,受此意外打击,一病不起。
沐英的死,在云南震动很大,史称“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远在南京的朱元璋接报后立即下令将沐英的尸体运回南京,给他隆重地办了丧事,归葬于江宁观音山。
观音山距中华门约20公里,因沐英这员大将入葬于此,易名“将军山”。此后,沐英家族死了人,均安葬于将军山,这里成了赫赫有名的沐氏家族墓地。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康永海纠结同伙背着盗墓的工具,直奔将军山,经过几个晚上的秘密挖掘,沐英的墓室就被挖开了。
沐英墓主墓室壁龛
沐英墓室内的明珠亮宝,玉镯翡翠不少,康永海一伙除了得到一兜子宝贝,他还意外地获得了一只冥器——梅瓶。
康永海知道自己盗宝的事早晚会败露,为了不吃枪子,他准备将这些冥器卖掉,然后远走他乡,康永海盗墓多年,对于卖冥器是轻车熟路,果然他窃来的宝贝很快卖掉,唯一剩下的就是价钱太贵的梅瓶。
最后他一咬牙,不顾盗墓贼不去市场卖“宝”的禁忌,简单地化了一下妆,然后抱着这只梅瓶,直奔南京的新街口。
那日,新街口广场西北角摊贩市场一带,有个人挽起大襟长袍,怀中抱着个大瓷瓶子沿街兜售。过往市民眷顾者甚少。此时刚巧有一行家路过,他就是在南京开古玩店的收藏家,后来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陈先生,他一看便认出这是一只梅瓶,知道这东西可不简单。
陈先生把手细看:梅瓶腹部绘有西汉时“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图案:月下,是扬鞭策马的萧何和身着便服、立于河边等船的韩信,河中绘一艄公,朝韩信奋力划船,欲载韩信渡河远奔,充分表露了作为丞相的萧何惜才的急切心情和韩信急于解甲归田的灰心落寞心境。
陈先生心中窃喜。当时,他判断这是元代的瓷器,便问那人从哪里得来的,要多少钱。那人看到来人识货,便开始讲价。
长期的战争,国民贫穷落魄。盗墓贼楸准政权更迭之机,无人管控之时,大肆盗挖古墓,也不 待价而沽,着急出手。对买家来说宝物求之不得,机会稍纵即逝。陈先生咬咬牙,最后花5根金条买了下来。
陈先生根据售卖者的口音断定他是江宁人,江宁地区能够有如此陪葬品的墓葬,有史可查的是处于将军山余脉牛首山的沐英家族墓群。梅瓶出自沐英墓中,可以肯定,墓被盗了。
南唐二陵发现较迟,且偏安一隅的小国,国力薄弱,陪葬甚少。况且梅瓶是明代高等级墓葬随葬品,几百年前哪有此等物品?
当时主政南京的是刘伯承,听说南京周边盗墓成风,刘伯承市长发怒了,他下令对此事彻底调查,由一名分管副市长负责。
顺着梅瓶的线索,结合当地人的举报,公安机很快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康永海,可是随后公安机关紧急行动,经过全市拉网式的抓捕,虽然有十多名盗墓贼落网,康永海却像水汽一样消失了!
经过对这些盗墓贼的审问,公安机关很快掌握了一个线索,康永海有个姘头,名叫白玫瑰,这个康永海会不会隐藏在白玫瑰处呢?
公安机关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派侦查员化装成查户口的街道工作人员,直奔白玫瑰的住处,他们在白玫瑰的家门口,发现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吉屋出售”四个字。
侦查员们查户口是假,他们是想确定康永海是否隐藏在白玫瑰的家里,白玫瑰家里只是三间房子,根本藏不住人,侦查员们虽然空跑了一趟,但却获得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白玫瑰卖房子,是不是要跟着康永海离开南京?
公安机关为了尽快抓到康永海,他们就拿出一笔钱,让一个面生的侦查员出门,买下了白玫瑰的房子,果然白玫瑰卖完房子的当天夜里,她穿了一身青布衣服,然后背着一个包裹,直奔郊外的山上而去。
在郊外的一座荒山上,有一座古墓,古墓早就被盗过了,上面还有一个黑乎乎的盗洞,白玫瑰走到那座古墓的盗洞旁边,低声喊道:“永海,是我,你出来吧,我们一起去上海!”
随着白玫瑰的呼喊,盗洞中露出了康永海的脑袋来,怪不得满城抓不到这小子,原来他躲到了古墓中……(康永海之所以没走,一是白玫瑰想卖房子,二是他有几笔帐也需要白玫瑰去帮他讨要)几名侦查人员沉不住气,他们高喊一声,提着手枪就向古墓冲了过去,白玫瑰被侦查员的呼喊声,吓得瘫在了地上,康永海一见情况危急,他脑袋一缩“吱溜”一声,又钻到了坟墓里。
几个侦查员身高体壮,根本就钻不进黑呼呼的盗洞,他们虽然高喊着,要往里丢面手榴弹,可是康永海就是不出来。
指挥这次行动的王科长忽然一拍脑门道:“坏了,狡兔三窟,康永海一定是从暗道逃走了!……”
侦查员们一手举着手电,另一手紧握手枪,果然在30米的一处上坡上,发现了一个被康永海挖出来的直通古墓的黑窟窿,康永海已经钻出了黑窟窿,像兔子似地直奔一片树林逃走!……
王科长在部队转业前,当过部队的连长,他抬手“砰”地一枪,子弹正射在了康永海的大腿上,这个恶贯满盈的盗墓贼俯身栽倒,再也跑不了了!
康永海被捕旧照
不久后公安机关将康永海一伙押到其家乡东善桥进行公审,并当场将康永海执行枪决。

康永海被枪毙,江宁一带流行多年的盗墓风一下子消失了,再没有人敢盗墓,直到“改革开放”后。
梅瓶是明代高等级墓葬随葬品,有镇墓辟邪的作用。除了是地位的象征外,也有风水上的考虑,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这种随葬品。
据季士家先生主编的《金陵胜迹大全》记载,此梅瓶高44.1厘米,小口、丰肩、斜腹、敛胫、平底,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雍容华贵,给人以凝重的美感。
后经文物专家鉴定,这只梅瓶是一级国宝,定名为“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大梅瓶”。目前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系该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
据了解目前已知存世的“梅瓶”共有三件,另外两件,一件下落不明,另一件在2011年出现在澳门拍卖行,后以八亿港元拍卖。
1991年10月11日,我国发行一套《景德镇瓷器》特种邮票,其中第二枚图案为“元青花追韩信图梅瓶”。
明朝近300年,而沐英家族贯穿了整个明代。史料记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十七日,48岁的沐英在云南病逝,其子沐春将父亲的灵柩送回南京,朱元璋追封沐英为黔宁王,并以王礼葬于江宁将军山。此后,沐英的后代世袭镇守云南,历代黔国公死后大多也葬回南京将军山,形成沐英家族墓。
自1949年以来,南京地区已发掘了沐英、沐晟、沐叡、沐瓒、沐斌、沐昂、沐崑、沐朝弼等多座沐氏家族墓葬,出土器物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尤以金玉器最为精彩。
“黔宁王遗记”金牌,1974年出土于南京江宁将军山明黔国公沐叡墓。金牌为圆形,直径13厘米,上部为花叶形边,刻有叶脉纹,顶部正中有一圆形穿孔以便系绳。牌身正面中间刻有“黔宁王遗记”五字,两边各刻有四个字,右为“此牌须用”,左为“印绶带之”,字体略小。金牌背面刻字五行,为“凡我子孙,务要尽忠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
这面金牌上所刻的文字是黔宁王沐英对后代的教诲,意在训诫子孙供职朝廷,首先一定要忠君报国;其次对上级,要小心做人,勤恳为官;同僚相处,虚心谦恭;这样方能安享世代荣华。这30个字的“特谕”,充满儒家传统的为人处世之道。身在官场特别需要“慎之戒之”啊。这件金牌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墓葬中发现的唯一一件来自显赫家族的家传遗训,极为珍贵。
部分精美文物
此套“嵌宝石金质头面饰”是于2008年4月,由将军山南麓“沐英家族墓群”黔国公沐斌继室梅氏夫人的墓葬内出土。这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明代头面饰中最为完整的一套,由挑心1件、顶簪1件、分心1件、掩鬓2件、钗簪1件和耳坠2件组成,共计8件。
南京将军山沐英家族墓之沐晟墓出土,现藏南京市博物馆。
云纹金束发金冠一件,高5、长14、宽6.5厘米,重2.44两(16两称计);用金锤碟出如意云纹,冠两端各有孔二,位置对称,用于金簪插入,并横贯于发髻中以固定发冠。
金簪两件,顶端均錾刻成花状,中间嵌红色宝石。均长12.3厘米,一件重7.5钱,一件重8.5钱(16两称计)。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网络)
喜欢请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