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我2022年清明节后,应邀于武鸣山区评地时遇见的一个案例“黄氏族坟”,请我看风水的主家其中一个祖坟,就葬在此黄氏老祖的右后方临近界水的位置(已迁走)。此山最先葬的是黄氏的老祖,其它的坟都是见其家族兴旺了之后,在一百多年里陆续跟来添葬的,后来添葬于黄氏老祖上下位置的它坟后人,现在大多也都过得不错,特别是正下方两三个坟。而黄氏族人基本上都已进入各个城市工作生活,大多都在企事业单位中任职,可谓是满门朱紫,因为很少回来,至于都担任什么职务就不是很了解了。其家族在村里唯独只剩下两个约八十岁做老师退休的夫妻,他们很关心这些老祖宗,经常打理这些老祖坟,而其他的族人都很少回来扫墓,大多数都有成就,但家乡情却很淡泊,隔很久才回去看看或者祭拜祖坟。
因为这个山头的地正好是请我看风水的主家他们村的,山脚下的果地就是主家的,所以他们是比较了解情况的,以上我只是根据他们的描述如实所写,故大家可以好好的品味一下这个黄氏族坟,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图文如下:
01.于卫星图看来龙去脉,黄标处即是穴场,此为翻身回龙顾主之局,从正前方的大山分脉,于右前方转正右方的土丘下脉,顿起金星开窝,左翻身回顾祖山,左方为去龙方,去龙重重回抱穴星,水走左前方。(去水接近正前方,可知去砂回抱幅度较大)
02.于明堂正看穴星,金星略挂角开窝,于腹部微微垂乳,左右有薄砂微抱,外展高砂圈抱,穴结腹中之胎乳,整体轮廓只有现场看才最清楚,拍摄难以诠释。
03.于明堂看穴星画线示意图,白色为砂线,蓝色为界水,红点为黄氏族坟,现场看脉络清晰,界水分明,近有薄砂贴护,外展高砂藏风,穴星饱满,生气旺盛。
04.再看穴星,蓝色线为界水,红点为穴场,白色“迁”字的位置即是主家已迁起来的祖坟,此处临近界水毫无脉气,黄氏族坟下面的坟是主家村里的老风水先生附葬的祖坟,现在后人皆是村里面被人羡慕的家庭。
黄氏家族是其它村庄的,不是主家本村,本村人就是因为看见黄氏家族发迹,而此山头又是他们自己的地,所以二三十年前略懂风水的人,都拿自己的祖宗去那里葬,结果得脉之正气的家庭确实或多或少也有些收获!
05.于右前方明堂侧看穴星,这个角度看即可知道穴星展砂掬抱穴场,内局成窝,穴星为金星开窝形。
06.于拜台正看黄氏族坟,黄祖正秉脉气,左右分水清晰,前后都有很多本村人的坟附葬于此,黄氏是清朝的坟。(白色“迁”字的位置即是主家的祖坟,临近界水,由于各种不顺,已迁走)
07.于拜台看左肩,胎肩厚实,肩砂高护。

图中为主家父子二人,是很实诚善良的人
08.于拜台看右肩,亦是胎肩厚实,肩砂高护。在黄祖正后方的坟双肩就越来越薄了,有脉气,据了解生活也勉强过得去。但主家的祖坟已临近界水,无法安金,故已迁走。
09.于坟右正看左砂,左边为去龙方,去砂回转,可见两重砂弯护。
10.于坟左正看右砂,右砂比左砂略薄一点,右边为来脉之方,此为回龙顾祖之地,右前来脉,翻身顿起金星朝向祖山开窝而结。
11.于坟后看左砂前,左边为去龙方,两重砂回抱。
12.于坟后看右砂前,右前方为落脉的方位,大山起祖,剥换土丘来脉。右前亦见两重砂护卫。
13.于坟后正看前朝,黄祖穴前兜唇,左右皆有两重砂紧抱于前,无近案,龙虎砂也是浅交牙,不利财。胜在朝向祖山高大,层层叠叠,托起明堂故不觉局势倾泄,以大金星作正朝,穴星亦是金星,相互映照,是为贵也。右前方因挖矿堆土,本来砂为顺抱,现堆土略微有反背之形,又青龙外砂头本来亦是有些外飞形势,此二者相加,族人离乡不愿回也。(众多事实证明地形的改变对风水是有着密切影响的,其实黄氏族人工作地并不远,南宁市区到其老家才几十公里,但回去的人就是少)
14.黄祖立戌山辰向兼辛乙坐298度,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老坟,水去乙方,青龙外砂有些外向,现已出众多人才,在各个单位部门任职,很少回来祭祖,家里只剩下当老师退休八十岁高龄的老人管理祖坟。
后语:后来主家再请我去看风水时,带我又去看了黄家另外的祖坟,不是好地,亦有砂水无情的毛病,所以就更助长了这方面的信息。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确实美妙,有着密切的联系,息息相关。
了元亲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