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龙,1963年出生于辽宁凌源的农村,在7岁时不幸因意外触电失去双臂,人生骤然坠入深渊。面对巨大打击,他以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用嘴、脚代替双手,历经无数艰辛,成功自学生活自理(吃饭、穿衣),展现了生命最初的韧性与不屈。

少年时代,他主动分担家庭重担,用脚挖野菜、采药、打草。青年时在父亲的猪场,他反复苦练,最终掌握用下巴、肩膀配合挑担喂猪的技能,竭力减轻父亲的辛劳。1985年,父亲意外离世,家庭支柱轰然倒塌。作为长子,毛国龙毅然扛起重担。为了建造遮风避雨的新房,他用下巴和肩膀夹住铁锹挖沙、挑担,历经七个多月的艰辛备料,并在亲友帮助下建成新房。面对困境,他用脚编筐等手艺筹措资金,展现出非凡的责任感与解决难题的智慧。

“红心永向党·艺脉续华章”——毛国龙艺术展

他的坚韧在体育领域绽放光芒。入选残疾人运动员后,他在省级运动会上勇夺400米、800米、1500米项目共五枚金牌,用汗水和速度诠释了拼搏精神。

2000年,命运迎来关键转折。加入北京“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的他,仅获得10天的书法学习机会(仅小学文化)。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他日夜苦练(日超18小时),以脚夹笔、嘴咬笔的方式从零开始极限自学。仅14天后,首次登台挥毫创作“腾飞”二字,其精神深深感动全场,赢得掌声与认可,由此开启了崭新的艺术人生。此后12年,他随团走遍全国,深入校园、军营、监狱,用书法作品和自身经历传播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其作品亦被韩国、美国、日本等多国人士收藏。他心怀感恩,多次为四川地震灾区、白血病患者、先心病儿童捐款捐作,积极回馈社会。

离开艺术团后,他并未停止精进的脚步。在北京宋庄得到名师指点,并持续在专业机构系统研习欧体、颜体、隶书等传统书体,书法技艺日益精进,现为“一带一路”中原国萃书画院特聘会员。

毛国龙先生的人生历程,是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真实写照。从克服残疾学会自理,到勇挑家庭重担;从赛场拼搏夺金,到极限自学书法并成功登台;再到持续精进书艺、传播正能量、回馈社会——他始终用行动践行着:

“天生我才必有用”—— 相信自身价值,永不言弃。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战胜一切困难” —— 以非凡意志突破身体的局限。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用双脚和决心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向前迈步,行动必收获”—— 每一次微小进步都是坚持与行动的成果。

毛国龙是一位用生命书写坚韧的人。面对重重磨难,他选择勇敢面对、刻苦钻研、勇于担当,并用掌握的技能服务社会,传递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