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前十八回有感

「READING」

{ 读书 思考 感悟}

个人认为小说是比较简单的阅读书籍,主要是跟着人物走,是看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变化,更注重于人。

最近读《百年孤独》和《红楼梦》,都是开篇就是描写人在某个特定环境下的场景,然后开始娓娓道来,讲人身上发生的事,当人物关系理顺以后,还是比较容易进入作者构造出来的那个世界的。

5月份读《红楼梦》,只读到第十八回,比预期慢了一半,总忍不住要记录一下,于是停下来思考,对王熙凤、贾政、贾瑞和秦钟的印象比较深,正好先按我的理解进行下剖析,也是给自己梳理一下,便于后续的顺畅阅读。

个人觉得曹雪芹的文笔还是相当好的,虽然是文言文,但里面的一些口头语其实还是能看懂的,如果你掌握了曹雪芹的写作风格,你就可以很轻松地读进去了。

王熙凤·机关算尽

王熙凤果然是泼辣能干,放在现在就是妥妥的霸道女总裁、女强人,更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正如贾珍口中的杀伐决断。秦可卿死后,受贾珍请求代管宁国府1个月,王熙凤可是来真的,先是让人拟名单,然后一个一个约见,接着就分工协作,职责清晰无交叉,每项工作布置的井井有条,同时要求各级人等按时反馈进展,她还真的能做到按时按点的检查。头几天就遇到有迟到汇报的人,她铁着脸硬是杀鸡儆猴,拖出去打了二十大板,还革了一月银米,同时强调明天再有误的打四十,后天的六十,确实是没人敢偷懒了。

但她也有弱点,她可以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但她受不了激将,尼姑净虚请她帮忙,她果断拒接,夸她也不行,说她不缺银子使。但净虚打去妄想后说“倒想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时,王熙凤开始得意了,立马同意了。可见再强的人也有弱点,只要她有所顾忌,同时也看出她把贾府的名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当然帮忙那可不是白帮的。

王熙凤的精明之处还表现在她的遇事揣度,凡事都想两全其美。关于在馒头庵是否再住一宿,她是这么想的:一来丧礼小节做到位,卖了贾珍一个人情;二来顺了宝玉,传到贾母耳里也欢喜;第三可以顺便了答应老尼净虚的事。真的是太精明啦!

文中有段描写把王熙凤的冷血刻画的淋漓尽致。老尼的事办妥后,张家退还前聘礼,守备忍气吞声收回,谁知张家多情多义的女儿金哥自缢,守备之子也投河而死,不负妻义。两家自讨没趣,人财两空,凤姐却坐享三千两,王夫人竟一点都不得知。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便恣意作为起来。

假如一个公司放手给一个外来的管理者管理,在完全放权的情况下,如果管理者能像凤姐一样杀伐果断、制定规则、分工明确不重叠,严抓纪律考核,相信在短时间内公司会上正规化,员工会警惕并按部就班的履职。但如果像凤姐一样有私心,能捞的捞,肆无忌惮,那公司势必是要以最快的速度走下坡路的。感觉王熙凤就代表着贾府短暂的辉煌和必然的衰败。

贾政 搞笑的育儿方式

看到贾政的育儿观真是忍不住笑了,像极了现代家庭教育里的场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小饱读诗书的贾政对于这个抓周抓姻脂水粉的宝玉估计是从刚开始就是失望了的,但又碍于贾母的面子,只能忍受宝玉的“没出息”。

贾政让宝玉作诗题字,宝玉作的不好,他未等宝玉说完,气的喝命:“叉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细想一下还是古人好,打骂孩子有佣人,我们现代人都得亲自上手呢,以后这个活可以偷偷懒,少干一点是不是觉得赚了。还有一点感触是,可能一个人命令人的欲望远远高于动手的欲望,如果现代的家长都能配一个家庭助理,相信打骂孩子的现象会少很多。因为自己的情绪价值未到位,所以借着弱势的孩子,稍有不满意就是呵斥和打骂。我觉得家长还是要好好照顾好自己,自己能量足了,才有精力去陪伴孩子。

贾政巡视大观园,每处题字都问宝玉的意见,他要么“不好不好”、“更不好”、“胡说,偏不用”、“岂有此理”……难得一处中了他的意,点头微笑的同时说以后宝玉在这里读书不错,又让宝玉丧气的低下了头。

《红楼梦》人物篇之我见(王熙凤、贾政、贾瑞、秦钟)

当宝玉突然陷入沉思无心于此时,他又冷笑道“你这畜生,也竟有不能之时了。也罢,限你一日,明日若再不能,我定不饶。这是要紧一处,更要好生作来!”

走到一处,贾政不识眼前的花,众人都叫不全,宝玉娓娓道来,我想这次总要夸了吧,没想到贾政又喝倒:“谁问你来!”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他又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

贾宝玉真是太难了,坐立难安啊,相信现在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贾宝玉,就是他们的替身!由此可见贾政和我们当今的家长一样,不信任不爱孩子,只爱自己,只要孩子不满自己的意,就呵斥,难得达到一点要求,就又开始提高要求,让孩子没有喘息的空间。

优秀的父母如何与资质平庸的孩子相处?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可能父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放下“你不行”的成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不要带着有色眼镜跟孩子沟通,多陪孩子看无用的书,跟孩子聊无用的话,于潜移默化里影响和引领孩子。

贾瑞 为贪欲付出生命

The World Earth Day

贾瑞动歪心,爱慕王熙凤,结果被设圈套羞辱致死,贾瑞无知上钩,临死都不知何故,一意放纵自己的欲望,为止付出了代价。

贾瑞真是笨的可以,王熙凤几句不经意的话就引得他自动上钩,在明知几次被羞辱玩弄后还不知悔改,贾瑞的欲望跟《百年孤独》里的何塞阿尔卡蒂奥有得一拼了,甚至比他还要愚蠢。

他夜里的挨冻、贾蔷贾蓉的羞辱捉弄,还有被勒索、被屎盆子扣头,还有回家后贾代儒的呵斥罚跪,都将他逼到了绝境。如果说他还有最后的机会的话,那就是跛足道人的镜子“风月宝鉴”,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但他没有把握这最后的机会,被反面的骷髅吓坏了,忍不住翻过来看正面,当看到凤姐在朝他招手时,他又忍不住沦陷了。忍不住三番五次沦陷,最后临死前还想要拿镜子再走。真是一声叹息。

由此有几点感悟,一是王熙凤实在是心思歹毒,机关算尽,一定要留心表面客气内心狠毒表里不一的人;二是贾代儒一门心思严格管教贾瑞,非但不成才,还会让他抵挡不了诱惑主动进入圈套中,严格管教教不会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不为诱惑所动;三是人的道德品质不行,方方面面都会流露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行为,遇到厉害的人,一定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贾瑞为自己的贪欲付出了生命,这就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由贾瑞代言,再恰当不过了。

秦钟 

HANDSOME

机缘识宝玉 贪欲误歧途

宝玉和秦钟初相识,宝玉羡慕秦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秦钟羡慕宝玉出生于官宦之家,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一拍即合,约定一起念书。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拥有的,总想如果我是他就好了,殊不知自己拥有的也是别人羡慕的。像宝玉和秦钟这样互补的很少,算是黄金搭档了。可能更多人是感慨命运的不济,总是空想,或是想如果我有钱了,我就会怎么样。其实是弄反了顺序,一定是结合自身的处境给自己定个目标,然后往梦想的方向去靠,你才有可能如你所愿。所以我们一定要放平心态,正视自己的处境,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但是很遗憾,秦钟没有抓住与宝玉共同读书的机会,而是愈发得意起来,仗着宝玉,在学堂拈花惹草,不得理了还要盛气凌人,还跟智能儿鬼混,最后把他爹秦业给活活气死了,自己也未能善终。

秦钟虽也贪欲无度,但他比贾瑞稍好一些,他不像贾瑞死前都不知悔改。秦钟临终前,他对宝玉说:“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相信这是对宝玉的一次警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