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习惯

孩子考到了约定的成绩,可我不想兑现给他游戏充值的许诺了怎么办?

孩子考到了约定的成绩,可我不想兑现给他游戏充值的许诺了怎么办?

是哪一瞬间让你觉得这段友谊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

当我的付出大于回报,容忍和真心只能换来打压和嘲笑的时候才发现虽然朋友多年,但人都是会变的,即便是那么好的朋友还是会跟你雌竞,打压你,嫉妒你,这段友谊就不必要看得那么重要了。她第一个考虑的是第三个人的感受,而不是我的感受时,还有不必要的嫉妒关心是负担,讲话有顾忌就是我突然在想:这段友情,有没有必要继续。这个念头出现的时候,就说明不需要继续了。因为你应该是怀疑了,已经开始反省了,已经没有当初那种坚定地选择的理由了。坦白讲,我觉得这个事儿很简单。你内心怎么想的,你是很清楚的,只要别逃避,别骗自己就行。 更多

你们会在某个瞬间对某首歌一直单曲循环吗?

会,尤其是刚开始喜欢上某一首歌的时候,会一直循环,直到发现她没有那个好听之后会啊 单曲循环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官体验,或可以带人到一种真实的梦境中去,或许单曲循环是一种心灵的呐喊和释放 ,只是灵魂寂寞久了,遇到知音,就不停的絮叨絮叨,就是觉得,如果单曲循环的话,这首歌就永远不会有结尾,可能我享受的 一种永远不会结束的踏实的感觉。会的 要么很长时间单曲循环 要么很长时间随机播放网易云音乐发来的年度总结,去年8月1号这一天,我把迪克牛仔的《水手》这首歌单曲循环听了49遍,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这一天发生 更多

大家看这个问题的视角还是成年人的。

成年人看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守信用」的问题。如果你不守信,大不了以后不信你了,绝交。这是我们成年人的思路。

但是,小孩子的心理不是这样的。

小孩子不会这样理性的思考、评估。举个例子,你对孩子承诺好好吃饭就有冰激凌,于是他好好吃饭了,你却不给他冰激凌。你猜他心里会怎么想?

你猜他会不会像成年人那样,理性的评估爸爸妈妈的诚信有问题、下回再也不相信你们了?

—— 不会。他会非常非常的无助。你们越有道理,越说这是为你好,他就越无助。他当然想不出什么有效理由来反驳,他还那么小。他只知道他最期待的东西没了,得不到了,之前预支的快乐全部落空。你知道他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是【深刻的绝望】。

世界骤然崩塌那种感觉。

成年人通常会觉得,不会吧,太夸张了吧?—— 不好意思,事实就是如此。

小孩子和成年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的世界很小很小

越小的孩子世界越小。这个很容易理解吧。接触的人有限、每天的任务有限、需要考虑的事有限。对于小孩子来说,有时候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玩具、一个朋友、一个冰激凌、一个生日party、一次郊游……

如果说成年人的世界是靠日程安排、优先次序撑起来;小孩子的世界就是一件事,只有一件事就填满了

这意味着什么?当这充满孩子整个世界的期望被剥夺的时候,他会非常非常绝望。

成年人常常不理解,不就是一个什么玩具吗?不就是一口蛋糕吗?怎么会哭成这样?

—— 因为这个玩具、这口蛋糕,就是孩子小小世界里的一切了啊

所以题主,你答应了孩子的承诺,孩子努力完成了,心心念念期望得到的奖赏,你如果不能履行承诺,后果还不仅仅是他以后不信任你的问题,真实问题比这严重的多。

孩子此时此刻感受的绝望,会在心底累积你想象不到的怨恨和苦毒,是对你,也是对自己。对自己无力反抗、对自己无法供应自己、必须仰赖大人承诺的极大的悲愤。

这件事最可怕的是,孩子和大人会遗忘

多少年后,事情的原委可能都记不得了,但是心里的怨恨和悲愤却留了下来。

因为遗忘,就无法医治

你无法理解儿子为什么这样对你?孩子也很苦恼,自己都不明白,怎么就那么讨厌和父母讲话,怎么就那么没有安全感,怎么就总是不满足不快乐?

到了那个时候,再抱怨就一点用也没有了。

因为你再也无法回到孩子五年级的那个夏天。但假如你还能回忆起来,你有时光机,那么你一定会想方设法乘着时光机回到今天,然后对自己大声吼着说:

「还在这问什么问?快把钱给充了!」

很多家长说孩子不好管,这孩子太不听话,这孩子太叛逆,孩子离家出走,甚至孩子自杀跳楼跳桥,看看吧都是你们这样的父母给带歪的……

承诺了不兑现:原来我的父母是那么不守信用的人,降低了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以后你给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还会听你的吗?

我爸妈不守信用:时间长了我是不是也可以不守信用……,于是长大了孩子也成了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正人先正己

沟通的意义是寻找共通点解决问题建立共同的新目标

但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个非常糟心的情况

你和对方讨论好了一件事确定了一个目标本以为大家会按照共识共同前进谁曾想有一天TA 的态度忽然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你又气又急又伤心认为对方破坏了彼此的约定而对方表示TA 也有自己的苦衷并不一定愿意回归到过去的情况

你认为 TA 这么做破坏了两个人的约定但又不愿意因此直接选择分道扬镳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处理才能让自己从这种负面的状态里走出来

这其实就是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情况变化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有讨论过沟通是一个双向的流动的过程

不仅仅是说明沟通的过程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同时也是在强调沟通的过程是经常会出现变化的

而接纳变化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是我们提高沟通能力的一个部分

在具体分析应该怎么做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日常中的共识承诺等

古人告诉我们一诺千金

说出了诺言就一定要遵守一个缺乏信誉的人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经常会出现破坏诺言说话不算话的情况而且很多时候破坏约定的人并不一定出于恶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因为古人的话错了么

并不是

原因很简单原则上我们的确需要认真遵守自己达成的共识说出的话

可是撇开一些涉及到底线的问题伴随着环境的发展和个人心境的变化人们会转变看法甚至没办法完全遵守自己的诺言也是经常会发生而且非常正常的情况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请问一下在座的男性朋友假如你在和妻子求婚的时候你告诉妻子我永远都不会让你做家务

但等到结婚之后你的妻子真的完全十指不碰阳春水即使你累到不行也拒绝帮你一点忙

这时候你是会认为我当初给了承诺必须遵守必须忍还是照样会不开心呢

相信很多人心里肯定是会不舒服的不过不舒服也不代表不愿意遵守承诺而是伴随着环境的转变和自己当时心境的改变会格外期待对方愿意去帮忙罢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我们非常希望大家可以按照共识做事可以遵守彼此的诺言可是有些时候也确实没有办法遵守全部的诺言

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解决后很可能立刻跑出来另一个问题

当另一个问题出现需要我们重新调整状态的时候做出转变是大概率现象

到了这时候沟通就变得格外重要

而我们沟通的思路如果想要切实解决问题而不纯粹是发泄情绪的话那么不能仅仅局限在你不该转变而是要去探讨更加深入的为什么转变接下来应该怎么调整

咱们举一个实际发生的例子

搓米问答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家长说考到 985 奖 1w我考到了却不给我钱说用来交学费我可以告家长吗

题主的父母向题主承诺只要考上 985 大学就奖励一万块钱随意题主支配收到承诺的题主开始努力学习并开心地规划拿到一万块之后做些什么想买一个打游戏更流畅的手机想吃喝玩乐同时也想买点理财……

高考结束题主确实考上了 985但这时候父母转变了态度他们认为题主平时就喜欢乱花钱题主不认为自己乱花钱因此虽然一万块照常给但不会一次性交给题主随意支配而是以学费的方式提供

愤怒的题主认为父母伤害了自己的信任想要不花一分钱白得一个优秀的儿子要么就别给给了就说到做到让自己用

于是上网提问自己是不是可以起诉家长拿回自己该有的一万块钱

这件事在网上发布后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的观点分大致为了两个种类

孩子有错小孩解决问题的方式居然就是撒泼打滚甚至谩骂父母这孩子不知道感恩

父母有错曾子杀猪古已有之圣人尚且知道对孩子应该说到做到言传身教言而无信的父母自然会养出冷酷无情的孩子

两个观点有错么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有道理

但这两个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情理上没有问题但在现实操作中缺乏可实操的参考方案

咱们站在沟通方法的角度重新复盘一下

这么一整理的话会发现其实该不该给孩子一万块钱并不是双方争论的核心矛盾会让双方产生分歧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如何支配大额金钱也就是消费观的塑造

诚然父母选择违背约定是一件伤害孩子信任的错误决定

但是客观地说作为小孩就算拿到了父母赠与的金钱真的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挥霍仅仅是因为父母答应了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更深入一点想只要是自己的东西就可以随意支配而且其他人不得提出反对意见这是健康的对自己的成长由利的消费观么

很显然不是

父母拥有言出必行的责任同时也有监督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小孩真的认为自己可以随意支配金钱不考虑自身发展的话那作为父母出于担忧的角度破坏约定虽然让人感到难过可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孩子本身拥有健康合理的消费观那么父母自然不会产生这样的顾虑更谈不上毁约一说

因此面对父母这样的毁约作为孩子如果仅仅是强调父母应该言出必行显然是不够有力的

一方面父母完全可以用你从小到大做到完全听话了么去反驳另一方面这个沟通方向并没有戳中父母最核心的诉求很有可能沟通不成反而引发亲子冲突

更不用说题目中的孩子并不完全是为了享乐他也有掌控金钱学习理财的诉求

这着实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孩子努力学习父母鼓励孩子上进显然都不是基于恶意的决定但因为双方都不知道怎么沟通最终让双向的善意变成了双向的痛苦

在明确了最核心的诉求后我们现在可以重新思考下怎么样通过沟通解决这样的违约

父母的角度

领导说,如果今年你能拿下这个合同我就奖你一百万的年终奖!

然后拿下了。

哎呀,我也不是心疼钱,就是觉得你们还是年轻人,一下子拿这么多钱不好。直接发钱,太扎眼,你们年轻人容易出去鬼混,出了事还要影响到公司。不是心疼钱,培训,团建,更新办公室桌椅板凳,花多少都没事,这直接给钱真是不情愿啊!光大知友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怎样做更好更对,欢迎给建议,谢谢!

一个初中同学,他爸爸说抄完新华字典给他一千块,是把字典每一个字每一句解析抄下来,当时最常见的是第11版,我记得至少五百来页密密麻麻的小字,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字笔画烦琐可能大部分人一部分也不会去写

他就每天写完作业都找出A4纸慢慢抄,我也不知道他抄了几页,虽然和他关系不好,但是看着字典被他一页页翻过去会由衷的高兴,我们在同一个辅导班,其他学生和老师见了也会发出一些惊叹之类的话,虽然他平时是个比较讨人厌的学生,但是我们都在为他加油,最后那几页的时候,我就看着他在那里抄,内心不知道为什么也非常激动

终于,他写完了,历经几个月,这几个月他几乎没怎么玩,要知道,以前的他几乎是不怎么写作业很贪玩,他写完最后一个字发出一声感叹,我觉得那个时刻的意义对他来说不亚于原子弹试验成功对于中国的意义,那种全心全意干一件事并且完成了,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好几天之后,另一个同学问他有没有得到一千块钱,我们都想趁机祝贺他,他非常黯淡“我给爸爸看了 ,他还没给我”

我不知道他爸爸最后给他了没有,但是没有一个人再提起这件事情了,大家都不是小孩了,不会幼稚到去揭人伤疤 ,以他的性格,没有去主动提起,大概就没有吧

已经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难以忘记他抄字典过程中偶尔抬起头来和我们幸福的计划着的样子,还有他没有得到一千块钱的黯淡,也经常在脑海出现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满眼希望的抄着字典,希望他以后抄的字典,都能获得比一千块更多的报酬

接近两万赞了,评论我有去看

我写下这个故事的初衷是为了告诉父母或将会为人父母的人“这样不好”

不管中间经历了什么心路历程,只要能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但不是仅仅止步于父母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于去怨恨父母

我很理解大家的遭遇,但与其抱怨父母种种行为,更重要的是去避免更多的人受到同样的伤害,而不是今天在看完了故事受了些感慨转身又对自己身边的孩子做出类似的事情,我想这也是这个问题所存在的价值

是哪一瞬间让你觉得这段友谊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

当我的付出大于回报,容忍和真心只能换来打压和嘲笑的时候才发现虽然朋友多年,但人都是会变的,即便是那么好的朋友还是会跟你雌竞,打压你,嫉妒你,这段友谊就不必要看得那么重要了。她第一个考虑的是第三个人的感受,而不是我的感受时,还有不必要的嫉妒关心是负担,讲话有顾忌就是我突然在想:这段友情,有没有必要继续。这个念头出现的时候,就说明不需要继续了。因为你应该是怀疑了,已经开始反省了,已经没有当初那种坚定地选择的理由了。坦白讲,我觉得这个事儿很简单。你内心怎么想的,你是很清楚的,只要别逃避,别骗自己就行。 更多

你们会在某个瞬间对某首歌一直单曲循环吗?

会,尤其是刚开始喜欢上某一首歌的时候,会一直循环,直到发现她没有那个好听之后会啊 单曲循环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官体验,或可以带人到一种真实的梦境中去,或许单曲循环是一种心灵的呐喊和释放 ,只是灵魂寂寞久了,遇到知音,就不停的絮叨絮叨,就是觉得,如果单曲循环的话,这首歌就永远不会有结尾,可能我享受的 一种永远不会结束的踏实的感觉。会的 要么很长时间单曲循环 要么很长时间随机播放网易云音乐发来的年度总结,去年8月1号这一天,我把迪克牛仔的《水手》这首歌单曲循环听了49遍,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这一天发生 更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精选 » 孩子考到了约定的成绩,可我不想兑现给他游戏充值的许诺了怎么办?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