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香港客人返乡。我陪同观看“沈园之夜”实景演出,同时夜游了沈园。置身园中,移步换景间,令我思接千载,情不自禁地唤起我对沈园和陆游的一些记忆。

        沈园位于绍兴城东南之洋河弄系越中宋代名园园主姓沈故名沈园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园壁曾题《钗头凤》词而闻名遐迩。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官至宝章阁待制。沈园据乾隆《绍兴府志》《旧志》云“在府城迹寺南会稽地宋时池台极盛。”原占地70余亩为著名私家园。相传陆游初娶唐琬伉俪情深后因母命被迫离异。南宋绍兴十一年(1151)两人邂逅于沈园唐琬遣婢致酒肴陆游百感交集题《钗头凤》词于壁间“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极言“离索”之痛。唐琬见而和之情意凄绝不久悒郁而死。晚年陆游又数访沈园赋诗述怀。南宋绍熙三年(1192)68岁时重游沈园又赋诗一首。在诗的小序中写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易主刻小阕于石读之怅然。

        沧桑巨变故园渐颓。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沈园仅存一隅占地4.6但园中葫芦池、土丘、水井等仍为宋代遗物。1985市文物部门对沈园旧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六朝古井唐、宋建筑构件明代水池、湖石等遗迹、遗物。1987年、1994绍兴市文物部门利用旧址以古迹为主题两次扩建与故园融为一体面积恢复至18.5园内新建了石牌坊、冷翠亭、六朝井亭、八咏楼、孤鹤轩、双桂堂闲云亭、半壁亭、放翁桥等仿宋建筑堆置了假山栽植桃、梅、柳、竹重修题词壁残垣重镌陆游《钗头凤》词展现古园原貌。2001绍兴市文化旅游、文物部门在南端、东端分别以爱国、爱情爱乡为主题扩建南苑、东苑使沈园面积达56亩。南苑主体为陆游纪念馆建筑二进分别为安丰堂和务观堂两侧设碑廊连接。安丰堂内以爱国壮志、爱乡赤子、爱情悲歌为题陈列务观堂内则布置留存陆游墨迹园中设“铁马冰河”、“孤村夜雨”两组有关陆游史迹的雕塑。东苑则以爱情为主题设计布局苑中蓄水为池池北假山错落有致山顶立相印亭亭前建鹊桥。池西建琴台临池抚琴足以抒怀池南设广耜斋、祈愿台等基本重现宋时“池台极盛风采。真可谓陆游借沈园以诉情沈园因陆游而闻名。

高军·在沈园想起陆游书法

        降生在北宋末的陆游生前是一位充满悲情的文人。然而他的一生所表现的思想情怀和创作的艺术作品无疑又是整个南宋时代最引人注目和最富才华与成就的。陆游一生作诗今存9000 多首或许是因诗名太盛故书名为诗名所掩但他在这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堪为南宋大家。

        传世陆游书迹除少量的摩崖题名和碑记外主要是手札和自书诗卷。这些书迹已能足够向我们展示一位多才多情的书形象以《焦山题名》和《重修智者广福寺碑记》为代表的是他在楷书艺术上的成就前者雄强厚重而近颜体后者逸强健而近欧(阳洵)、禇(遂良)风神;以《玉京行》和《怀成都诗卷》为代表的自书诗迹是他在行书艺术上的成就前者学杨凝式而肖似后者综合所学而严温润以《纸阁帖》等为代表的自书诗迹是他在草书艺术上的成就纵逸而蕴含洒丽有取法而不失自家风神以《野处帖》、《奏记帖》等为代表的书札虽随意而不失精妙一下笔便不同凡响当是他“人品”、“意致”“学问”的综合体现而《自书诗卷》则可以看作是他的典范佳构在其中所集中展现的是他一生的取法和自我情怀之抒写。

        陆游在书法上曾取法《阁帖》诸家包括钟()、张()、二王、褚遂良、张旭、怀素等等尤其是对晋帖的取法和学习使得他的书迹中时而流露出较多的章草笔意来如他的传世名迹《怀成都诗卷》其中包含的张芝、二王笔法是鲜明的同时他还受当时声名正隆的前辈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影响颇多。所以明人李日华在见到陆游自书《大圣乐》后就认为“陆放翁词稿行草烂漫,如黄如米细玩之则颜鲁公、杨少师精髓皆在(《六研斋笔记卷一)

        作为诗人的陆游他的一生尤其是不得志的晚年明显地以书法当作和诗词一样的抒情写意手段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毫无疑问陆游在书法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当以草书最为杰出和引人注目。根据传世《剑南诗稿》八十五卷所作的初步统计陆游论及自己狂草创作的诗篇达几十首之多。其中“纵酒长鲸渴吞海草书瘦蔓饱经霜。付君诗卷好收拾后五百年无此狂。(《夜饮示坐中》见《剑南诗稿》卷十四)“赐书暂解薄书围醉草今年颇入微。手挹冻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飞。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见《剑南诗稿》卷十九)“放翁病过秋勿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虽云堕怪奇要胜常悯默。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四日夜鸡未鸣起作》见《剑南诗稿》卷八十四)从陆游论书诗句可以知道他在书法上最钟情的也是草书艺术并对自己的草书创作和作品表示出相当的自信。

        对于陆游书法艺术的评述历代论者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了“遒劲”、“飘逸”或类似的语词今人钱锺书在《管锥编》第一〇八条中有这样的论述“书之楷与草犹文之骈与散、诗之律与古体相较均前者难作而易工后者易作而难工尔。”陆游在书学低迷的南宋时代能远绍晋、唐近宗苏、黄并最终选择草书一艺作为表现自家性灵的载体尽管未能比肩前贤但若考虑到南宋时代因素其中所显现的气概和才情无疑是值得而且应该值得肯定的。

        ——原载2025611日《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