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高保红

若心如止水,波澜不惊,方能映照万物之美‌。修行之人,以明镜止水,映照万物而不留痕迹‌。

我已入佛门,皈依数年。告诫自己受持‌五戒,趋向佛道。自入笔小楷,方能定心定性,时刻寻找我心中的那一片净土。数十年来沐手抄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几十遍、《金钢经》数十遍,予以赠送结缘,不求大富大贵,只愿修行积德,平安健康,也算是灵魂的视野。

‌‌

净土,象征着纯洁无瑕、宁静祥和。它可以是一个实际的地点,如深山老林、偏远乡村等;也可以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即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如同“心如莲花不染尘,一念清净万法空。”

深感幸运,我已拥有这一片净土,不仅让我在忙碌和疲惫中得到慰藉和放松;也能激发自己情趣的创作和灵感,为平淡生活增添色彩。要珍惜这片净土,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首先,始终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善良,不被世俗的污染所侵蚀;同时,也要学会拒绝外界不良习气的诱惑,坚守自己的精神信仰和人生价值观,让心中的那一片净土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圣灵源泉。

【高保红】心灵深处的那一片净土

‌‌‌‌

净土无处不在,只要心中寻找它。在这座城市的喧嚣中,我也难得工作闲暇之时有缘进入这家酒店一楼大厅,耳闻潺潺流水之音,眼观屋檐院落茶树之绿。如有落坐之意,店员步履轻盈、微笑递上一杯热水,顷刻间能化解身心之疲惫。

敞开式的格栅木门内,静谧的空间,黯淡的光影;中央书案,绿植养眼。原木纹理在暖黄灯光下泛着哑光,书架的色彩在光影中形成渐变色谱。各类古今中外书籍参差摆布。新风系统维持着恒温恒湿,隐约可闻纸张的草木气息与淡黄色的柠檬水交织。靠正面的两扇双层玻璃窗是阅读区隔音层,将户外车流声过滤成微弱的白噪音。

这片净土从不需要“静”字标识,只需要读书人内心的肃穆前往。当目光与铅字相遇的刹那,这片净土便消融了——你坐在哪里,哪里就有阅读雅兴。人世间好像是由净到不净再回归到净的过程,生来本净,历经沧桑风雨便狗苟蝇营,龌龊邋遢后,方无私无欲亦无求,唯求拿一生坎坷化净土。

世间本是净土,世间本无净土。

作者简介:高保红,西安阎良人,原籍陕西白水。中国诗书画研究会陕西分会副秘书长;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西安书画学会理事。是一名业余散文诗词爱好者。

投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