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池州青阳县南部,九华山(古称陵阳山)南与太平湖北交汇处,有一个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古镇—陵阳。
我对陵阳古镇向往已久矣。上个周末,沿京台高速从徽州返还南京的途中,特地在陵阳古镇的出口下来,在古镇内盘桓了二个多小时,在古镇的灵山秀水之间流连忘返。
水,是古镇的灵魂。九华山山脉的南流河自西向东,从古镇穿过,在东山湾处与陵阳河汇聚,最后一路流入黄山太平湖。
古镇中街南流桥头,挺立着一棵古树——枫杨,标牌显示,树龄300年。古木参天,与南流河一道构成古镇的一处绝美的风景。
往前不远,便是古镇的标志物~南流古桥。南流桥始建于宋,明清多次重建复修。
桥面宽阔,高齐屋脊,由青一色花冈岩石条筑成,桥身坚固,为三孔联拱石桥,船形桥墩,雄伟壮观。站在桥面上,环视四周,整个古镇尽收眼底。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上,感受着这座千年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浓浓的生活气息。
车辚辚、马萧萧,伴着铁匠铺的叮咚声仿佛回响在耳边,陵阳豆腐干的香味弥散着半条街,……
诗仙李白曾多次驻足陵阳,钟情当地的山水,数次登临九华山,与友人吟咏唱和、联句成篇,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佳句。
据说陵阳上街的“香池里”曾是古县衙遗址,原建门坊上的石刻“香池里”三字即是李白手书,可惜在抗日期间被毁。
1965年,董必武副主席陪同越南胡志明主席去黄山,途经陵阳镇时,被陵阳风光吸引,随即写下《过陵阳镇》诗:“道旁听传说,具体不烦言。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乡居皆瓦屋,聚落似林园。抗日遭蹂躏,生涯有复翻。人民作新主,迅扫旧巢痕。”董老不仅为陵阳镇留下了光辉篇章,同时,也使“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的美誉闻名遐迩,妇孺皆知。
来到陵阳,当地流传下来的一道美食“陵阳一品锅”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其味鲜香醇厚,油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标准的“陵阳锅子”,又叫“八鲜一品锅”,需要的配料有上等的五花黑猪肉5斤,手磨豆腐2.5斤,金针菜(黄花菜)1两,陵阳豆腐干10块,地道的山芋粉丝6两,干豆角6两,干竹笋6两,炒磨上等米粉2斤。再佐以葱、蒜、姜、五香粉、八角等调味品。
欣赏完美景,饱尝了美食,是要和陵阳古镇告别的时候啦。
朋友,皖南不仅有西递、宏村,还有许许多多像陵阳一样藏在大山深处的历史文化名镇,这里的风景和文化同样让人痴迷。
沿京台,转沪蓉,三个小时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