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说过,淘旧书就是救风尘,从一堆故纸堆中看到那令人两眼发亮的佳物,就仿佛二八佳丽堕入了风尘,荷花仙子贬到了民间,仿佛发现了曾经的红颜知己,而今成为了烟花女子一样,恨不得立即抱得美人归。

      杨绛说过,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杜宇|翻旧书是与读书人的隔空对话

      那么,如果读书就是“串门儿”,则读旧书则不仅是经常“串门儿”,而且是在前人的引导下去串门儿。书上前主人留下的点点滴滴的痕迹,疏勒的勾画,淡淡的墨迹,隽永的文字, 以及恰到好处的点评,和深入浅出的注解,更加上自己的认知和心得,简直是给你做了一个全面而亲切的向导。读这类书,你不仅窥视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也看到了与你同样读同一本书的那人的悲欢离愁。

       在周末,轻轻的翻动书页,沙沙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仿佛有一个人的轻轻的窃窃私语,告诉你哪句话好,哪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哪一句简直是美妙绝伦!真是棒极了!!

       甚至有时候会经常想起,夜深人静时,那一个陌生而熟悉的背影,在昏暗的灯光下,蹑手蹑脚的从书架上取下这本书,轻轻的走到桌前,再轻轻的坐下,轻轻的打开,轻轻的翻阅,轻轻的写上美妙的文字。偶尔会扭一下脖颈,冲着你会心一笑,说:“这本书真好,有空一起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