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刘縯被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
公元23年正月,绿林军在南阳连续取得对官军的胜利后,队伍发展到了10多万人。
队伍大了,人多了,而且还分为四个支脉,矛盾也就来了!
他们天天为座次、功劳争论不休,缺乏一个一锤定音的话事人。
经过协商,绿林军决定建立政权。
而政权的核心就需要一个领袖。
起义军领袖们多数认为,为了便于对整个义军的统一领导,增强对广大百姓的号召力,在更大规模上推进对王莽政权的斗争,应该拥立一位刘室宗室为皇帝。
当时,起义军中的西汉宗室,基本上都是了南阳刘秀兄弟所在舂陵侯的后代,其中以刘縯与刘玄为代表。
起义军将领们,在立两者中何人为皇帝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南阳豪杰与下江兵王常等,希望拥立刘縯。
因为在几次对官军的战斗中,刘縯已经展示了超人的谋略和卓越的指挥才能。
但绿林军的其他将领,则属意于刘玄。
他们对刘縯的威名有点害怕,担心一旦被立为皇帝,就不易左右。
而刘玄性格怯弱,立他为皇帝,较易控制。
王匡、王凤、张卬等人计议已定,然后将刘縯从前线召回,要他在刘玄为帝的问题上表态。
刘縯当然清楚这些人的目的,这是逼着他同意既定方案。
实际上要他放弃自己做皇帝的意图。
他虽心有不甘,但又不便明确表示反对,于是提出暂缓确立皇帝人选的建议。
刘縯此一番暂缓立帝的背后,尽管不乏私心,但并非没有道理,反以得到不少将领附和。
张卬看到他们议决的事,有可能破产,十分恼怒。
他拔剑击地,声色俱厉地说:“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
王匡、王凤、张卬是绿林军的创始人,兵力最为雄厚。
刘縯兄弟带领的南阳兵是中途加入,自然是无法与之分庭抗礼。
可刘縯战功赫赫,刘玄籍籍无名,两人本不是一个重量级。
权力就是这么诡异,就像西汉初年平定吕氏叛乱。
功臣派不立有大功的刘章三兄弟,而立看似柔弱的汉文帝刘恒,如出一辙。
正如周勃、陈平等人所说:“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又亲高帝子,于今见在,且最为长。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
刘玄是刘縯、刘秀的族兄,两人同出一脉。
刘縯的曾祖父刘外,与刘玄的曾祖父刘熊渠,是亲兄弟,刘熊渠是刘买的另一个儿子。
刘玄因父亲杀了亭长,亭长的儿子为父报仇,杀了他弟弟,他召集门客打算复仇,结果门客犯法,他只好在外逃亡。
后来,他加入平林人陈牧、廖湛又的平林兵,担任陈牧手下的安集掾(负责招兵)。
在被立之前,一直就是一个打酱油、可有可无的角色。
可是屁股决定脑袋,实力决定话语权。
纵使刘縯及南阳刘姓宗室如何不满,迫于在联军之中绿林军人多势大,又有强敌在前,如今木已成舟,也只得暂且作罢。
刘縯只好表示同意,众人看一如此情形,也不敢提出异议了,立刘玄为帝之事,就这样定了。
公元23年二月一日,刘玄在淯水(汉江支流)之畔称帝,改元更始,是为更始帝。
刘玄即皇帝位,南面而立,接受群臣朝拜。
刘玄向来懦弱,见此场面,羞愧流汗,举着手连话都说不出来。
称帝后,自然是大封群臣。
以族父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其余都拜为九卿或将军。
而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
刘玄登基仪式举行完毕,刘縯就在南阳豪杰的一片不服声中,率部奔赴前线。
当时,更始政权兵分三路:
一路由刘縯带领去攻打宛城。
王凤与太常偏将军刘秀等一路攻打周边城市,很快打下昆阳、定陵、郾。
平林一部围攻新野,迟迟不能攻克。
守城的新野宰潘临,站在城头高呼:“得司徒刘公一信,愿先下。”
不久刘縯率军赶到城下,潘临遂心悦诚服的开城投降了。
看得出,南阳地面都认刘縯。
另一方面,宛城已被刘縯包围数月。
当时,守宛城的是刘秀后来麾下独当一面的岑彭。
岑彭是南阳郡棘阳县人,新莽时期是该县的县令。
由于被刘秀兄弟夺走棘阳,甄阜恼恨岑彭不能固守城池,将其母亲、妻子扣押,让岑彭带着手下宾客立功赎罪。
岑彭因此在与起义军作战时“战斗甚力”。
甄阜、梁丘赐在与起义军作战时兵败被杀。
岑彭带伤逃回了宛城,与前队贰(前队是南阳郡王莽改革后的名字,贰是二把手的官名)严说一同据城坚守。
岑彭还是有战斗力的,他们和乘胜进围宛城的刘縯,对峙数月,后因“城中粮尽,人相食”,被迫献城投降。
好不容易损兵折将攻下城池,按照惯例,诸将想杀掉岑彭。
刘縯反对道:“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
刘玄接受他的建议,封岑彭为归德侯。
岑彭就跟着刘縯。
六月,刘玄迁都宛城,该城成为更始汉政权的临时都城。
更始政权建立,复用汉朝旗号,此举大大震动了新朝。
于是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领兵百万,其中披甲将士四十二万,企图一举覆灭更始政权。
王莽征集天下能懂兵法的六十三家共数百人,并任为军吏;
挑选训练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当时有个巨人叫巨无霸,身高一丈,腰粗十围,被任命为军垒尉官;
驱使猛兽虎豹犀象,以助军威。
出师的盛况,为秦汉以来所没有过的。
光武统兵数千,在阳关拦截王莽军。
诸将见王寻、王邑军队强大,掉头逃跑,奔回昆阳,都很害怕,担心妻室儿女,想分散返回各自的城邑。

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与严尤、陈茂两部会合。
新朝大军迫使刘秀的部队从阳关(今河南省禹州西北)撤回昆阳(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
昆阳汉军仅九千人,众恐不敌,欲弃城退守荆州故地。
刘秀以“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为由,说服诸将固守昆阳。
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守城,刘秀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人骑马夜出城南门,在外面组织兵力。
这时王莽军队已有近十万到了城下,光武差点儿走不出城。
刘秀率13名骑兵乘夜出城,赴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
经过协调,刘秀集结步兵、骑兵一万七千精兵赴援昆阳。
新朝的主帅王匡、王邑之流,都是酒囊饭袋,只有严尤还有一定才能。
严尤劝王邑说:“昆阳城小而坚固,现僭称帝王的刘玄在宛城,我们快速派遣大军攻击,他们必定逃跑;宛城兵败,昆阳自然归服。”
王邑说:“过去我以虎牙将军身份围攻翟义,因不曾活捉他而受到责备。现在率百万大军,碰上城池不能拿下来,怎么说得过去呢?”
于是将昆阳包围几十重,扎营数百个,立起云车,高十余丈,俯视城中,旗帜遍野,尘埃满天,金鼓之声闻数百里。
有的部队挖掘地道,有的部队用木童车楼车攻城。
弓弩乱发,箭下如雨,城中人背着门板才能打水。
王凤等求降,未得允许。
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强大,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
更始将领投降被拒,没有办法,只有死战到底。
刘秀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反复猛冲,斩杀新军数十人。
诸将说:“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汉军士气大振,刘秀继续追击,迫使新军退却。
诸部也乘胜攻击新军,斩首数百千级。
随后刘秀又以勇士三千人,迂回到敌军的侧后,偷渡昆水(今叶县辉河),向王邑大本营发起猛烈的攻击。
屡战屡胜,队伍又向前推进。
这时,伯升已攻克宛城三日,而光武还不知道。
他便派人假装成宛城下部队使者,带书报告城中,说“宛城下援军开到”,却假意不小心将书信遗失。
王寻、王邑得信,心中不快。
汉军几次告捷,胆气更壮,无不以一当百。
刘秀又带上敢死队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敌中坚,王寻、王邑军阵紊乱。
刘秀乘锐气摧垮敌阵,杀了王寻。
昆阳城中也击鼓呐喊冲杀而出,内外合击,声震天地。
莽军大败,奔逃的兵士互相践踏,死伤者遍布百余里。
天空恰巧大雷狂风,屋瓦都刮飞了。
大雨倾盆,滍川河水暴涨,虎豹都吓得浑身发抖,士兵们争相渡水逃命,溺死的以万数,河水为之不流。
王邑、严尤、陈茂轻装骑马,踏着死人渡河逃走。
刘秀尽得莽军粮草器械,战车、盔甲、珍宝不计其数,几个月都搬不完,有的只好烧毁了。
这就是历史赫赫有名的昆阳之战。
新朝号称百万大军的主力,覆灭于昆阳城下,三辅震动,新莽政权土崩瓦解。
当时,除了更始政权,在湖南有个宗室刘圣也起兵。
刘圣也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
王莽称帝后废了刘圣的侯爵,贬为庶民。
刘圣暗中积蓄力量,在湘南各地联络汉室子弟和绿林好汉在承阳一带起兵。
一时间,湘南各地闻风归附。
王莽军队在昆阳大战中被刘玄的绿林军打败,王莽大将严尤、陈茂南逃投奔刘圣。
刘圣委严尤、陈茂以军政大权。
在严尤、陈茂的怂恿下,刘圣于公元23年在衡阳称帝,沿用汉朝国号,意在兴复刘邦的汉朝,自称“大汉嗣元皇帝”,与中原一带的更始政权分庭抗礼。
刘玄派大将刘信率领数万军队南下,攻破衡阳城,做皇帝不到两个月的刘圣被杀。
昆阳大战后,刘秀兄弟两声望如日中天。
刘氏兄弟,无论在起义军中还是在敌人那里,都赢得了超出其他任何人的威名。
随着刘縯威名远扬,更始帝刘玄一伙觉得刘縯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了,不除掉他实在是难以安枕。
刘玄一伙决定,借大会诸将之机,以刘玄举玉佩为号,使武士乘刘縯不备,一举将其击杀。
昆阳之战结束不久,刘玄下诏命诸将会宛城。
刘秀警惕性较高,认为其中可能有对他们兄弟不利的阴谋,劝兄长戒备。
刘縯认为大会诸将是例行公事,一笑置之。
这一天,刘玄故意对刘縯表示亲近,取来刘縯的宝剑审视、玩赏。
绣衣御史申屠建立即献上玉佩。
按原定的计划,只要刘玄举玉佩为号,武士会冲出来斩杀刘縯。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刘玄没有举起,击杀刘縯的阴谋也就没有在这次大会上实现。
会上刘縯的舅父樊宏看出杀机,为他捏了一把汗。
会后对他说:“昔鸿门之会,范增举以示项羽。今建此意,得无不善乎?”刘縯一笑置之。
此时,曾与刘秀一同起兵的李轶(李通的从弟)已暗中倒向刘玄,并与刘玄的心腹朱鲔过从甚密。
刘秀对他的行动十分怀疑,多次告诫兄长,劝他不要相信此人。
刘縯鉴于都是同起事的好友,与李轶也有共同战斗的经历,仍然对李轶深信不疑,没有听从刘秀的劝告。
刘縯所部有一个“数陷陈溃围,勇冠三军”的战将叫刘稷,也属于舂陵侯家族,在刘玄被立为皇帝时,他正在前线指挥作战。
得到这一消息后愤怒异常,直言不讳地说:“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
刘稷的话传到刘玄那里,他们当然不能容忍。
为了检验刘稷的态度,刘玄先是任命他为抗威将军,刘稷果然拒绝接受。
接着刘玄就以抗命为由,率诸将和数千士卒来到他的驻地,将刘稷收系,下令斩首。
刘縯看到爱将要遭此毒手,上前据理力争。
在李轶和朱鲔的鼓动下,刘玄逮捕刘縯,在同日一并诛杀。
这时在昆阳之战中立下首功的刘秀,正在马不停蹄南下攻城略地。
刘縯被刘玄杀害之后,朱祐只身一个人跑去找刘秀报信。
此后,便一直留在刘秀身边。
刘縯无故被杀,对刘秀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但是刘秀能强忍悲伤、韬光养晦、隐忍负重。
他该如何才能逃过刘玄集团的毒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