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百年,青史可鉴。历史以如椽之笔纵横挥写,将结论写在了亿万人民心灵深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讲“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我这样开门见山的点题。
随后,我会使用新华社的一张“船票”,带学生体验百年大党奋斗史,“H5船票”还设置了答题、互动环节,我会邀请学生来操作。最后,我会出示这些党史上的经典大事件,让学生总结这些事件留给后人的启示,实现学史明理,推导出“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结论。

我的教学记录中,有这样一段话:“积百余年之奋斗,党带领人民建国、兴国、富国、强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开创了一个东方古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如今,世界第一大党正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题可细化成若干个子题               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和            为了六十一位阶级兄弟“中国共产党”的思政课 我这样讲
中国共产党的成就是很伟大的,讲好伟大成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有气势、理直气壮。心有所信,方能有排山倒海般的气势。(课件在政治与法治的资料包)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我曾讲过“为了61个阶级兄弟”的故事,也讲过“春节都去哪儿”的足迹,还讲过“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
为了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我专门统计过从1921年到2021年,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时的党员人数。从不到60人到9000多万人,党员人数的变化并不是一条直线,这样的观察让我感到很有乐趣。
我从教以来的第一节公开课,题目叫《你的样子: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那是2019年的时候,当时我使用的还不是新教材。6年过去了,我对党的样子有了新的思考,昨天把它写了下来。在文章中,我讲了一个农民买共产党的画像故事,这个故事来自2016年“两学一做”的一篇征文,题目叫做“不忘爷爷买共产党画像”。
2025年,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就被打动了,想着以后要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这个故事可以引申出来的问题是:在你心中,党是什么样子。待学生分享后,我想引出“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讲两点内容。第一,大在何处?(好处和难处)第二,大是如何炼成的。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我准备了两则视频备用,第一条是央视网的微视频《中国共产党画像》,用数据解读党的样子。第二条是湖南台的MV《理想照耀中国》,用歌词描绘党的样子。
在老百姓眼里,共产党员与共产党常常是画等号的。党员的一言一行,都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党的整体形象,都会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因此,能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党员的好印象,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的教学效果。
党员是旗帜、是脊梁、是种子,我曾经用几个比喻来讲,现在想来,多少有些空洞,要想有血有肉,我想下面的这几个问题和故事,或许对大家会有启发。

中国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这个问题不断被人们追问。提起共产党员,你想到了谁?

我曾在课堂上,收到过这样的答案:共产党员是家人,是好人,是工人,是农人,是军人,是爱国的人,是敬业的人,是历史书上的人……,那些闪亮的名字被铭记,那些身边的名字也被提起,那些英雄的名字更没有被忘记。

“共产党员是不怕牺牲的人。”91年前,在贵州困牛山,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