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金门登陆战役72周年。72年前的10月24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10兵团28军、29军所属的244团、251团、253团共计九千余人,于10月24日登陆金门,登岛后与敌激战三日,我登岛部队在大量杀伤敌人后,终因寡不敌众,缺少后援,最后导致战斗失利。这一失利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一,步兵第253团的历史沿革

参加金门登陆作战的29军85师253团是29军的主力团,是一支有着红军血脉的光荣团队。我作为这支部队的后代,有责任和义务宣传这支英雄的部队。

253团1营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抗日第3纵队第3营7连和9连的一个排原是湘鄂赣边区东北分区坚持三年游击战的红军游击队。

1937年12月上述营连分别编入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2营,第1支队1团2营

1938年,第1团第2营随支队陈毅司令员进入茅山地区后,归支队直接指挥。

1938年冬第2营编为第1支队特务营,1939年春,该营编入新四军6团第3营。

1939年新四军6团挺进江南东路地区抗战,6团2营改成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第2路2支队,在对日寇作战中曾攻入上海虹桥机场,6团3营改成江抗第4路第1支队。1939年10月将第2路2支队整编为6团第2营,第4路1支队整编为6团第3营。1939年11月,6团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第1团,6团的2营、3营为1团的2营3营,改编后北渡长江,在开辟苏北和发展华中根据地期间,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先后参加了增援半塔集的反顽作战和郭村保卫战。

1940年7月,挺纵第1团。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第1团。第2第3营改编为第1纵队第1团的第2第3营,后参加了黄桥决战,曹甸战役和讨伐李长江战役

1940年10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1月6日,新四军军部所属部队九千余人。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从皖南移师北上行至泾县茂林地区,突然遭到预先埋伏的国民党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我新四军将士与之血战七昼夜,除两千余人突围外,其余人员牺牲,被俘或失散。17日蒋介石公然发布反革命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并取消新四军的番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央中共军事委员会于41年1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同月,新四军军部也在盐城成立,新四军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原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所辖的第1,第2,第3纵队依次改编为新四军1师第1,第2,第3旅,原第1纵队1团改编为1旅1团。

41年2月1团连续参加了苏中反扫荡,反清乡的作战。4月在袭击姚家岱日伪据点时,全歼伪军两个连。击毙日军泰兴城防司令,并生俘日军3人,开创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生俘日军的记录。

1942年9月,为改善主力部队,地方武装,民兵三结合的人民武装力量体制,以适应反扫荡,反清剿,反清乡的工作需要,根据中共华中局的决定,新四军1师苏中区军实行主力地方化。从主力部队中抽出三分之一的部队加强地方武装。第1团2营分到泰州,成为泰州独立团第1营。第3营7连和9连的一个排,分到泰兴,作为泰兴独立团的骨干。这些连队在坚持和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斗争中发挥了主力部队的作用。

1944年3月5日。泰州独立团第1营参加了车桥战役,随同新四军第1团,第三分区特务营在卢家滩一带打击两淮援敌,歼日军山泽大佐以下460余人,(其中生俘24人)伪军约500人。泰州独立团第一营俘日军2人,确保了攻击部队的顺利攻克车桥。1944年4月,苏中区军奉命组建4个在全苏中机动作战的兵团。苏中3分区将42年从1旅1团地方化到泰州,和泰兴的红军连队全部集中组建苏中区军特务3团。泰州独立团第1营编入特3团第1营;第三分区特务营编入特3团第2营;去泰兴独立团的第7第9连和如西独立团的一个连编为特3团第3营。同年9,10月间,在讨伐顽军陈泰运部战役中,特3团攻克张游庄据点。俘敌320余人,并击溃伪军多次增援,共歼敌700余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但蒋介石在美帝的支持下,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妄图独吞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了有效地制止和反击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委军中央决定成立华中野战军。1945年11月,以苏中地区的五个团。在东台县城组建了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原苏中区军特3团编为第7纵队55团。苏中战役及七战七捷胜利结束后。1946年9月,华中野战军7纵奉命以该纵队的第55团,第59团,第63团,组建第31旅,55团改为91团。1947年1月,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原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改为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第31旅以下团的番号不变。

淮海战役胜利后,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整编,原91团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253团,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29军85师建制。

步兵第253团的历史沿革一览表

二. 金门战役中的253团

淞沪战役胜利结束后,参加解放上海之战的第10兵团分别于49年6月向福建进军。实施战略追击,横扫浙闽沿海残余国民党军,势如破竹。直取福建省会福州,解放了漳州,厦门。

我军攻取厦门后,国民党军加强了金门的防御。金门包括大金门和小金门岛,大金门位于厦门以东,距大陆最近处约9千米,面积为124平方千米,金门县城位于该岛西部。大金门岛东部高山陡岸,西部多丘陵,北岸琼林至古宁头段大部分为泥沙滩,易于登陆,是国民党军防守重点,在这一地段临时构筑了一些野战工事,并利用原有的要塞工事阻我登陆。据当时我军的情报称:大小金门原有守敌22兵团,计4个师8个团。第12兵团,第18军,第11师共约两万余人。厦门战斗后敌于10月20日开始,将潮汕地区之第12兵团调往金门,加强防御,从敌人防御兵力部署金门守军防御能力,较厦门为强。同时,由于金门距大陆较远,我军渡海作战的难度增大。登陆时我近岸火力支援亦有困难。

按照第28军攻金作战计划,担任第一梯队渡海任务的是28军第82师244团(加强246团第3营)。第84师第251团和第29军85师第253团共三个团,由第82师统一指挥。要求在5公里宽的登陆正面分三路突击上陆。先歼西半岛之敌,然后会同第二梯队攻坚北太武山之敌。计划规定244团为东路,从琼林地区登陆,攻击大金门之峰腰部,切断东西两半岛,阻击东部西援之敌。第251团为中路,从垄口以西登陆,向西南攻击金门县城。第253团为西路,攻击古宁头半岛,得手后向南挺进。会同第251团夺取金门县城,尔后会攻北太武山。

10月24日晚9时,第253团团长徐博。政治委员陈利华,参谋长王剑秋率领第2第3营和第1营1连,2连,机炮连一部,团直属炮兵连,特务连,担架连等共两千余名指战员在汪厝一线,集结上船。第1营3连和半个机炮连因实在挤不上船,留作第二梯队。配属第253团的第254团255团炮兵连火箭筒班也作为第一梯队随团渡海。该团船队从汪厝海边起航。至大嶝岛海面与第244,第

251团船队会合于晚12时向大金门航进。

25日凌晨1:30分,当船队接近大金门岛北岸时,被守敌发觉。敌以猛烈的炮火向我轰击,我军炮兵隔海进行火力支援,但压制能力有限。登陆部队冒着敌军的炮火,奋不顾身的突击上陆。三个不同建制的团登陆后在无师级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各团即按照预定的部署,各自为战。

25日凌晨2时30分许第253团各营先后在金门西北部。古宁头西起五沙角东至林厝海岸登陆成功,经过一个小时的英勇奋战。占领了古宁头北山村,南山村和古宁头东南的林厝,团指即令3营巩固古宁头滩头阵地,1,2营向纵深发展攻击,我攻击部队进展顺利。攻占了132高地。

25日,佛晓后形势开始逆转,运送第一梯队的船只因退潮搁浅在沙滩上未能返航,天明后在敌机轰炸和敌舰袭击下起火燃烧,原定由运载第一梯队船只返航再运载第二梯队渡海参战的作战计划已不能实现。已登陆的部队只能孤军作战。另一方面经过一夜战斗,金门守敌对我攻金部队的登陆点和登陆规模已大体查明。又发现我船只被焚后,后续部队难以跟进,于是倾其全力向我登陆部队反击。敌军海也用舰炮轰击我登陆部队侧后,军空亦对我登陆部队和隔海炮兵阵地不断轰炸扫射。坦克部队则利用有利地形与密集的炮火袭击我登陆部队。

徐博团长见此情形,决定收缩兵力在古宁头一线转入防御。经过25号一天激烈的战斗。我253团部队打退了敌人多次的进攻,一些阵地经过了反复的争夺,毙伤大量敌军也俘虏了敌军几百人。但是由于弹药不足,给养困难,在这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大家仍满怀信心固守待援。

26日拂晓敌第19军全部登陆金门,守军兵力增加到4万以上。第12兵团司令胡琏和汤恩伯一起到前线督战。经过夜间休整后的敌人,在海,军空和坦克的掩护下,一路向林厝发起冲击,一路从湖下趁退潮涉水到古宁头半岛西南角向南山村进攻。对古宁头我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26日黄昏,登陆部队各团干部开会研究行动方针。考虑到我军已弹尽粮绝,后援无望,乃决定趁黑夜向海边突围。突围人员到海边后没有找到船只,又向东南山区转移。午夜,敌人已控制了古宁头半岛大部,我军部分人员仍在一些碉堡里坚持战斗。

27日上午,古宁头,我军少数人员继续浴血奋战。直至中午弹药耗尽才撤出战斗,下午100多名指战员(绝大多数是伤员)退守古宁头西北海边陡壁下,利用有利地形,击退敌14师多次进攻。敌人用舰炮轰击陡壁下我军阵地。又有几十位指战员打光子弹后扑进大海,在敌人机枪扫射下壮烈牺牲。向金门东南山区转移的我军指战员,在国民党军的严严密搜索下亦先后牺牲或被俘。

历时三昼夜的金门岛登陆战斗,共毙伤国民党军9000余人。我两批登陆部队共986人,(其中船工民工350人)。除部分被俘外,大部壮烈牺牲。他们的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令国民党军胆战心惊。战斗结束后,我253团参谋长王剑秋牺牲。团长徐博隐藏在一个山洞里。数月后。被敌人搜山时发现被俘,后也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政委陈利华失踪。

这次战斗也是我军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失利。主要教训是,在胜利的形势下,高级指挥员轻敌麻痹,盲目乐观,战斗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就过早地转移了工作重心,忙于城市接管,同时在作战指导上。对渡海登陆战的特点和困难认识不足,只强调掌握战机。对敌情海情缺乏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船只准备不充分,战斗组织指挥不严密。不同建制的三个团没有统一指挥,仓促发起战斗。这就难以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金门战斗后,兵团召开了会议,检讨失利原因,通过总结,各级领导认识了渡海作战的艰巨性,复杂性,决心,再接再厉,充分准备,再攻金门,肃清残敌。

三.253团历史功绩和战后的恢复重建

金门岛登陆战斗失利29年后,曾任治部总政副主任的原第85师师长兼政委朱云谦1988年10月在《回忆参加金门之战》一文中,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写道:金门战斗结束后,我内心的沉重却长期无法消失。特别是253团,许多战友的身影不时出现在我的记忆之中。这个团是我们85师也是29军的主力团,是在抗战最艰难,最艰苦的时候建立的老部队。……253团不愧为一支英勇顽强,能攻善守。屡立战功的精锐部队,这个团在金门受挫是我军的一大损失,这个团的战友们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委军中央张震副主席为253团回忆录,书名题字为:“滨海雄鹰”。全国人大常委会叶飞副委员长为回忆录题词为“253团不愧为是一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

第253团部队在抗日战争中继承和发扬了红军的光荣传统,于日.伪.顽进行了长期的浴血奋战。在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反击日伪军的扫荡,清剿,清乡,对日反攻作战,以及三年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打了不少的大仗恶仗。如车桥战役,高邮战役,苏中七战七捷。还参加了淮海、渡江、松沪、福州、漳厦等战役,解放后,奉命执行闽西剿匪、东山岛保卫战和“八二三”炮击金门等任务,涌现出“渡江作战英雄营”“李堡一连”“李堡四连”“海防模范连”等英模单位。在长期的战斗中,也积累了不少打正规战的经验,培养了良好的战斗作风。锻炼和造就了大批的干部,原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在回忆苏中战役中,曾表扬第七纵队作风顽强,指挥灵活,并指出七纵所属四个团只有一个团,打过大仗。这个团就是指当时的第55团即后来的253团。粟司令也曾指出55团是苏中的主力团之一。

战后上级为了尽快的恢复这支英雄的部队。调步兵101师303团一部,第29军直属侦察营警卫营各一部,第85师直属连的一部分。与原253团未登上金门岛作战的团部、营部和连队进行合编,将原253团调出的干部陆续调回253团任职。使第253团又恢复为三千多人的齐装满员的主力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加快祖国建设的需要。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整编,

1950年10月第29军建制撤销,第85师建制保留。直属福建区军第10兵团领导,朝鲜战争爆发后推迟解放台湾和攻取金门。为了加强福建沿海海上对敌斗争的力量,第85师于1952年6月改编为水兵师。第253团改编为水兵第1团。

1955年1月,为了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海。水兵师师部率水兵2团北上组建军海陆战师。水兵师第1团在福建,1956年12月。水兵第1团和第3团在泉州合并改编为守备第27旅,旅部以守备1团为主。抽调第3团一部组成。1957年4月守备27旅缩编为守备第88团。以后部队的番号几经变动,原253团团部和第2营后为区军南京海防第13师第51团。253团第1营为海防第13师第50团第1营。原253团第3营现为厦门警备区船运大队。令我们欣慰的是,在前几年的军改中,253团所属部队。随海防13师转隶军海,现为军海陆战队旅某。两年前我来到了福建,到了这个军海陆战队旅某的旅史馆,看到那些在战争年代253团获得的奖状,和沾满硝烟的战旗。看到了这只具有光荣传统和红军血脉的英雄部队在延续和发展。无论怎样变革,无论部队经历过怎样的整编调整,只要历史在,传承在,253团的魂就还在!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好地传承历史,也一定会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三.后记

2007年的夏天,我去区军南京军史馆

在纪念馆中看到区军南京在战争年代牺牲的团以上干部的名单里,有253团团长徐博,参谋长王剑秋两人,但没有政委陈利华的名单。关于陈利华的下落几十年来这一直是个谜。直到两年后,我和爱人去看望原29军老同志,原陈利华政委的未婚妻周阿姨时才解开了这个谜团。我们在聊天儿时谈到了金门战役,阿姨说小葳我给你看一份材料,你先看但暂时不要外传。我接过材料一看,是陈利华在台湾的口供以及判决书。我看完口供和判决书才弄清了事情的原委。陈利华有一段儿令人难以置信的传奇经历,大至情况是这样的:

陈利华是广东梅县人,1920年出生,35年参加革命,39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教员,金门战役时任步兵第253团政治委员。他在金门战斗中负伤,他在被俘后身份没有暴露。被补入国民党军队化名陈开忠。他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后来他考取了国民党军队的军校,毕业后从少尉一直升到了国民党保密局上校军官,在台期间他娶妻生子。70年代后期被同乡陈瑞林认出,陈瑞林多次以揭发威胁进行勒索,后因勒索未达到目的,1981年因陈瑞林恼怒而向台湾当局揭发了陈利华的真实身份。陈利华身份暴露后震惊了台湾,政战局对外不声张,立即将陈利华秘密逮捕。他在口供中如实的供述了他的真实身份,承认他一直在等待着大陆放台湾,并试图通过香港与大陆的情报机关取得联系。1981年11月。陈利华经由蒋经国亲自下令以谍匪罪被处决。临刑前陈利华的儿子陈启明到狱中和他告别,陈利华把他真实身份和一切情况告诉了儿子。并告诉他儿子有机会回到大陆可去广东老家找到他的弟弟,并且可以通过他的弟弟找到他的未婚妻,并将此发生的一切告之未婚妻。

我看过口供和判决书后至此真相大白。一个共产党的团政治委员,在国民党的军队里隐藏了30多年,官至国军上校,这不得不说这是个非常传奇的故事。陈利华被处决时,时间已经是到了81年的11月份,只差一年多就迎来了大陆的改革开放,紧接着开放两岸三通和台老兵探亲。所以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件憾事。

徐博叔叔,陈利华叔叔,王剑秋叔叔都是我父亲的老战友,他们一起都经历过艰苦的苏中抗战和解放战争。多年前我父亲曾回忆说,在金门战役之前,三位叔叔见到我父亲说:老姚,我们这次参加完金门战役,回来就请你喝喜酒。但没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

2019年10月在金门战役70周年前夕我终于来到了金门,来到了当年253团的前辈们登陆的古宁头海滩,站在岸边的碉堡旁凝视着大海,仿佛看到了当年我英雄的人民解放军不畏牺牲,奋勇登陆的壮烈场面,在曾经是253团坚守的古宁头北山村旁的残墙断壁上,至今还可清晰地看到上面布滿了弹痕,战场遗址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原样,看到这些就可想而知当年战斗激烈的程度,看到此情此景,让我感慨万分。

古宁头北山村,253团最后坚守的阵地,至今保留完好,上面弹痕累累。

过去这茫茫的大海阻碍了两岸人民群众交流和往来,我们英雄的前辈为了金门的解放,付出了血的代价。但可以告慰前辈的是,历史不会重演。我军现在的现代化,正规化,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了先进的水平。现百万大军正整装待发,只要党中央,委军中央一声令下,将随时解放台湾,两岸必将统一。

注: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5师战史。

2.难忘今门登陆战(作者张茂勋)

姚小葳2021年6月8日写于南京。

滨海劲旅 一 记步兵第253团的光荣历程

作者姚小葳

古宁头北山村,253团最后坚守的阵地,至今保留完好,上面弹痕累累。

金门古宁头海滩253团登陆点

军海陆战队旅某旅史馆

253团团长徐博

253团部队沿革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