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距离真正的 618 还大半个月的时间,但按照各大电商平台的惯例,「618 价格战」在几天前就已打响。由于此次 618 正值国家补贴优惠期间,且各品牌在 3 月底 AWE 上发布的新产品也陆续上市,当前时间点可以说是购买「大件产品」、给家里电器以旧换新的最好时机。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在 2025 年上半年,国内电视行业经历了新一轮的技术浪潮,新技术层出不穷,以前那种挑电视的方式似乎有些跟不上时代了。那么在 618 期间,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些产品,注意哪些细节呢?


百吋大屏成消费新方向

不可否认,近几年电视行业在面板领域确实取得了不少技术突破,但相信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大」才是 2025 年电视行业最直观的产品趋势。毕竟从观感、沉浸感的角度来说,百吋电视给用户带来的视觉冲击确实更强。

图片来源:海信电视

而从内容生态的角度看,百吋大屏幕也为电视带来了更强的沉浸感,从而与手机等小屏娱乐设备拉开差距。我们知道,在「算法为王」的短视频时代,碎片化观影时间早已被手机等小屏设备占据。对于电视这种天然不适合碎片化观影的设备来说与其和手机在短视频赛道比拼,倒不如充分发挥其大屏幕的特点,主打沉浸式观影。而百吋电视在沉浸式观影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说了那么多,我们作为消费者,在挑选百吋电视时又该注意哪些地方呢?这里小雷要提的是一个大家平时都不太注意,但最终对观影体验有显著影响的细节点——百吋电视的画面反光问题。

考虑到百吋电视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新品类,大部分家庭在客厅装修时都不会为电视留这么大的空间。如果将百吋电视「强行」安装,其屏幕边角难免会有落地灯或阳台反光的情况。

为了给百吋电视铺平道路,电视品牌也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以海信在 AWE2025 上发布的 RGB-Mini LED 超旗舰电视 UX 系列为例,海信一改过去蓝色 Mini LED 背光层搭配量子点膜的方案,直接采用 RGB 彩色 Mini LED 作为背光层,可以基于画面 RGB 色彩情况直接控光。

图片来源:海信电视

而在抗反光方面,海信 100UX 也配备了低反标杆「黑曜屏 Ultra」技术,利用内外双层纳米级低反膜加矩阵式设计多层偏光片,将画面黑度提升 50%、画面立体感提升 54.5%,更实现了超广的 178° 可视角——因百吋电视屏幕太大,即使正对电视也难免出现大角度看画面边缘的情况。除了旗舰产品外,海信也积极将低反射技术带到了更多产品中,比如海信 5 系产品就标配墨晶屏。

同样出色的还有海信 100E8Q Pro,作为海信的「影游旗舰」,100E8Q Pro 不仅采用了 10000nits 黑曜屏 Ultra 屏幕,拥有 8112 的超高分区数,还支持 4K170Hz 原生高刷新率。搭配海信信芯 AI 画质芯片 H7,海信 100E8Q 真正做到了极致观影、极致游戏的两手抓。

而海信电视的销量也从市场的角度肯定了海信在百吋电视赛道的突出贡献:2024 年海信系百吋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高达 58%,全球每卖出两台 100 吋电视,就有一台是海信。可以说在百吋电视这个赛道,海信已经做到了全球销量第一。


分区质量比分区数量更重要

除了屏幕大小之外,Mini LED 电视的分区背光效果也成了消费者挑选 Mini LED 电视时的考虑因素之一。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分区质量,而不是分区数量。一般来说,背光分区数越多、背光图的「分辨率」就越高,最终控光效果也更好。

但分区数量只是决定分区背光显示效果的因素之一,电视品牌能否准确调用这些分区,能否在各分区间精细控光,同样决定了 Mini LED 电视分区背光的最终效果。

此外,更多分区也意味着电视必须搭配更强的背光驱动,否则可能会出现背光刷新跟不上像素响应的情况。小雷曾买过一款 Mini LED 电竞屏,其分区背光的反应时间就比像素响应要慢一拍,经常出现画面阴影已经移动了,但背光阴影还留在原处的情况。

图片来源:TCL

别只看画质!618想买新电视,这三个细节必须关注

要让 Mini LED 实现真正的好画质,必须靠底层技术的全面创新。对此,TCL 提出了「万象分区」的概念——通过对发光芯片、透镜技术、微距 OD、光影控制算法以及屏幕在内的整个链路的全优化,提升实际控光效果,实现「一区顶多区」的控光表现。

在 3 月举行的 AWE 2025 上,小雷也在现场亲眼验证了 TCL 万象分区的效果:即使分区数比竞品少一半,2000 分区产品搭配万象分区技术的光晕控制效果明显要比 4000 分区竞品的要好。可以说万象分区的出现,让衡量 Mini LED 电视的标准从最早的看重数量变成数量和质量两手抓。

图片来源:TCL

以 AWE2025 发布的「第四代液晶电视」TCL Q10L QD-Mini LED 为例,TCL 将 Q10L 发光芯片的基底材料升级为超能高光晶底,结合 ALD 原子级耐蚀工艺,全面提升了发光芯片亮度;再利用第四代超聚光微透镜搭配 LSR 柔性光材,提升了整体背光均匀性。

再搭配上万象分区、超动态光影仿生算法和双向 23bit 技术和行业最高等级 0.5% LR 低反膜,TCL Q10L 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传统 Mini LED 电视的画质天花板,同时也确立了自己在 Mini LED 领域的行业地位。


关注「看电视」之外的新场景

不难看出,刚刚提到的海信 100UX、TCL Q10L 都将画面显示效果放在了产品能力的核心位置。但就当前行业发展来看,部分电视品牌已经开始在「画面之外」发力了。

比如电视老牌长虹,就在前段时间发布了行业首款「治愈系 AI TV」——追光 Q10 Air 。简单来说,AI 光翼是一种基于电视画面内容的环境光补偿机制,长虹的 DRCBS 双侧漫反射环境光补偿技术能让画面中的色彩「溢出」屏幕,照在电视背景墙上,避免用户在昏暗无光的环境下看电视。

图片来源:长虹

其实从体验来说,「光翼」概念在显示领域并不陌生,在智能家居推广初期,不少企业都推出了允许用户自行粘贴在电视背面的 LED 灯带;影视行业也常用这种背光灯带方案给「小黑屋」补光。

但不同于主打中性的「小黑屋」灯光,长虹的 AI 光翼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自动切换颜色,让电视背景和「光翼」作为电视画面的延伸,带来更好的氛围感和沉浸感。

除了用 AI 展开「光翼」外,长虹也在积极探索 AI 技术在电视领域的应用:早在 2023 年,长虹就构建了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 AI 平台「长虹云帆」,开启了「大模型电视」的时代。


换电视无需纠结,

618「辞旧迎新」正当时

当然了,在 618 这个时间点,值得买的电视产品还有很多,比如主打游戏等高刷场景的雷鸟鹏 7、创维 A5F Pro、瞄准低价护眼市场的 Vidda R55,以及形态处于小屏与大屏交界处的「闺蜜机」。小雷拿出海信 100UX、TCL Q10L 和长虹追光 Q10 Air 来介绍,也是因为这三款电视产品分别从三个方向概括了 2025 年电视行业的发展新方向。

图片来源:雷科技

在雷科技看来,在大屏、画质、AI这「三板斧」的推动下,Mini LED 技术依旧会是 2025 年电视行业的主流方案——尽管海信、TCL、三星等品牌已在 Micro LED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出了前瞻性的产品。但考虑到电视「比参数」的时代已经过去,在电视品牌取得 Micro LED 产品「售价、体验和面板寿命」的平衡之前,Mini LED 电视仍旧具有竞争力。

随着 Mini LED 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在国补的推动下,小雷有理由相信,2025 年的 Mini LED 电视在中低端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 LED 电视,成为新主流,并且促使百吋电视等大屏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并在 2030 年前实现「百吋电视」的普及。

在这个 618 期间,给电视「辞旧迎新」正当时。

#海信 #TCL #长虹 #电视 #miniLED

4月,618火药味渐浓。

2025年,电商行业暗流涌动,京东引爆即时零售大战,“仅退款”全面取消,“出口转内销”如火如荼,AI电商进入应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