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坛,除却以“四王”为代表的娄东、虞山两派正统山水,另有“小四王”——王昱、王愫、王宸、王玖,四人承袭家学传统,以笔墨为纽带,延续着文人画对宋元技法的探索。他们虽未如前代宗师般开宗立派,却在摹古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其作品既有对传统的坚守,亦透露出对艺术个性的追求。

王昱:淡逸疏峭,师法倪瓒
    王昱(1714—1748)字日初,号东庄老人,师承娄东“四王”一脉,尤擅山水。其画作以“淡而不薄,疏而有致”为特点,笔意取法倪瓒、方从义,追求空灵简淡的意境。现存《仿元人山水册》以干笔皴擦为主,墨色层次分明,山石轮廓以淡墨勾勒,留白处隐现云雾,颇具元人逸气。这种对“疏淡”的追求,使其作品在浓墨重彩的清代画坛中独树一帜,成为娄东派晚期的重要代表。


王愫:乾墨重笔,得元人简澹
    王愫(生卒年不详)字存素,号林屋,王原祁之侄。其山水以“乾墨重笔不加渲染”为特征,追求元人简淡意境,尤擅绛笔竹石。故宫博物院藏其《纫香环翠图》卷,以枯笔皴擦表现山石肌理,林木疏密有致,虽师法元人,却无甜俗之气。传世作品如《红树秋山图》扇页,以枯笔皴擦表现秋意萧瑟,墨色干湿对比强烈,展现出对传统技法的深刻理解。


笔墨承古韵:清代“小四王”的绘画艺术

王宸:苍浑古逸,墨色沉雄
    王宸(1720—1797)字子凝,号蓬心,晚署老蓬仙。其画作以“苍浑古逸”为风格,尤擅以干笔焦墨表现山石肌理。其画作中苔点层叠、林木疏密,虽承袭家学,却能于布局中见变化,展现出对传统技法的深刻理解。


王玖:枯笔疏峭,承王翚遗风
    王玖(清中期)字次峰,号二痴,王翚曾孙。其山水远承家学,善用枯笔,避免甜俗之气,偶作修篁拳石小品,深得恽寿平疏峭之致。


    “小四王”的绘画虽未突破摹古范式,却以细腻的笔墨语言延续了文人画的审美传统。他们的作品既是时代的镜像,亦为后世研究清代画坛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在正统与个性之间,他们以笔墨书写着对传统的敬畏与对艺术的执着。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