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常岳等百余人造像记》,石灰岩质。年月泐。正书。有方界格。记后及下方皆题名。碑高104厘米,宽85厘米,厚21厘米,碑在河南洛阳存古阁。
【释文】
夫真宗儗湛,则法水衡冲至道,无原示众生之坦路。今佛弟子常岳等谓,知四毒之分,段五荫之画疾,遂率邑义一百余人,寄财于三室,讬果于娑婆。磬竭家珍,敬造石碑像一区。

其石像也,乃运玉石于他山,采浮磬于今浦。既如天上降来,又似地中涌出。致史跛者之徒,乐善望归。瞩目之叹,不觉日落。观拔难周,寻形叵遍。
自非大士邑师、建都邑义等,少染道门,长闻法教。知脆命之不坚,危身之难保。遂临伊阙之右,断石岭之西。镌刻圣容一所。可谓兜率新来,疑发龙萼。始至敬乃率合一百人等,知四大之无常,焉能建此功业者哉?
借此摩诃善根,仰发洪愿:
三宝常存,法轮永固。
国祚永隆,八方宁忝。
七世先零,讬生妙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