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贝爸 西贝带你文化旅行 2025年04月25日 20:02 北京

北京的国家博物馆这13件必看文物,有哪些必知文化?附24件不出国展览清单


1、陶鹰鼎(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陶器,1957年出土于陕西华县太平庄成年女性墓葬。其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以伫足站立的雄鹰为造型,鼎口设于背部与两翼间,鼎身光洁无纹饰,结构简洁却充满张力,是远古雕塑艺术的珍品。

2、红山文化玉龙(新石器时代)
它是新石器时代玉器,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高26厘米,墨绿色,呈“C”字形,吻部前伸,嘴紧闭,有对称双鼻孔,双眼突起,颈背有长鬃上卷。龙身光素无纹,仅额及鄂底有细密方格网状纹。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3、后母戊鼎(商代)
又称司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器身铸有盘龙纹和饕餮纹,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铭文。
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即商王武丁之妻)铸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4、四羊方尊(商代晚期)
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盛酒之用,为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者。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其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部饰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部四角各塑一卷角羊头,羊身与腿附着于尊腹及圈足,造型雄奇。
此器采用圆雕与浮雕结合手法,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身,将器皿与动物造型完美融合,被史学界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北京的国家博物馆的13件文物
5、子龙鼎(商代)
商代末期珍贵的青铜圆鼎。通高103厘米,口径80厘米,重约230公斤,是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圆鼎中最大的一件
鼎造型雄伟,厚立耳微外撇,腹部横向宽大且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其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浮雕式饕餮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饕餮纹。鼎内壁近口缘处铸有“子龙”二字铭文,其中“龙”字生动传神。
子龙鼎历经流转,于2006年回归祖国现为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

6、利簋(西周)
又名“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利簋器底33字铭文为:“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7、大盂鼎(西周)
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通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器壁较厚,立耳微外撇,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下承三蹄足。鼎身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
鼎内壁铸有铭文19行,共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

8、虢季子白盘(西周)
西周宣王时期铸造的青铜盛水器,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它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形似浴缸,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沿饰窃曲纹,腹部饰波带纹,四壁各有一对衔环兽首耳。盘内底铸铭文111字,记载虢季子白率军大胜猃狁,受周王嘉奖之事
补充说明:虢国是西周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附近。虢季子白是国君或重要贵族。猃狁(xiǎn yǔn)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公元前816年,虢季子白奉命率军在洛水之北与猃狁(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大获全胜

9、错金银云纹铜犀尊(秦汉时期)
为西汉时期青铜盛酒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兴平县西吴乡豆马村。长58.1厘米,高34.1厘米,重13.34千克,呈犀牛形,昂首伫立,肌肉发达,体态雄健,双眼镶嵌黑色料珠,为古代苏门犀形象。尊腹中空可盛酒,背有椭圆形口及盖,口右侧有圆管状“流”。

10、金缕玉衣(汉代)
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以金线连缀玉片制成,象征身份等级。将数千块玉片精细切割、钻孔、抛光后,用金丝编缀成衣。
如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通长188厘米,由2498块玉片、1100克金丝制成,头罩、上衣、手套、裤筒、鞋五部分严丝合缝,玉质细腻,金丝闪耀。
汉代人迷信玉能防腐,金缕玉衣承载了古人对尸身不朽的追求。

11、孝端皇后凤冠(明代)
明代皇后礼冠,属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此冠通高48.5厘米、径23.7厘米、重2320克,以漆竹作胎、丝帛为面,上层饰九条累丝金龙跃于点翠祥云,中层八只点翠金凤穿梭珠宝花丛,下层以珍珠、红蓝宝石围成珠花,底缘嵌红蓝宝石钿花与珍珠小花,后侧饰点翠嵌金龙珠滴三博鬓。全冠共嵌珍珠4414颗、红蓝宝石115颗,是明代金银器制作巅峰之作。
孝端就是明朝明神宗朱翊钧的皇后王喜姐,凤冠作为馆内出口压轴大戏,排队人非常多

12. 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唐代)
唐代三彩釉陶器,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鲜于庭诲墓。此俑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骆驼昂首挺立,驼峰上铺花毯,其上塑有5位胡人乐俑,4人围坐演奏胡乐,1人站立中间载歌载舞。
补充说明:唐朝时的胡人主要指中国古代北方、西北地区游牧民族及中亚、西亚等地的外国人

13. 青铜立人像(商代,三星堆遗址)
是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通高260.8厘米,人像高180厘米,重约18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
国博24件不出国展览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