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典病房梦—临床篇
记得有人说过:“如果有人重新评价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那么,他老人家一定是经方界的伽利略。”
我一开始并不理解这句话的份量,直到我看到了他的伤寒论讲稿,聆听了他的视频授课。一下子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
犹记得在大学期间,有老师给我们授课,他说:“专家是什么,是将复杂的事情重复做,做到得心应手,熟能生巧的状态,那教授是什么,是能把复杂的事情回归大道至简的状态,其输送出的知识养料,很快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这就是教授的意义。
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那天,我在新区的经方工作室工作,忽然接到甜城某医院科室主任打来一个电话。
我当时正在接诊,准备挂掉电话,但那电话铃声响的异常急促,我感觉这个电话不能挂,可能别人有急事找我。
“白老师,下班后你能来趟我们医院吗?我有急事找你。”好朋友异常焦急。
“主任,您说,什么事?”我停下手头工作,让学生先帮忙完善病人的四诊资料。
“十万火急,今天要用到你的经方。”对方说道。“他们都说,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现在在我们整个医疗行业都知名了啊。”
“大概是那个学科的病啊?”我此时情绪也受到他的影响。
“是你最专长的学科,中医心病。”主任说道,一会我会把他的情况发到您的微信上。
挂了电话,我就赶快接诊眼前的患者,从呼吸到心内,神内,内分泌,呼吸,风湿免疫,男科妇科,我这经方工作室几乎是全科医学科室。那时候,我已经开始熟练启用六经八纲体系。加上有学生帮忙书写病历,到下午18.00左右我已经完成了接诊。
下班后我没顾得上吃饭,一个滴滴快速到达对方所在的医院,所在的科室。
这是一个男性患者,大概四十出头,题型偏瘦,面色偏黑,黑中透灰黄,他眼睛微微睁开,干裂的口唇似乎好久没有进水,睡在床榻都是那种倦怠慵懒的状态。
这个主任说道:“白老师,他是我的弟弟,旁边这位女士是我的弟妹,他们要求吃你的经方。”
我这才开始了解病情,这个患者突发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到医院基本错过了黄金溶栓期,这夫妻两个都不愿意做冠脉造影检查,更不愿意行支架植入治疗。在这两个人的认知状态里,一旦冠脉放了支架,就如同“万箭穿心”,从此心脏里就如放了定时炸弹,患者随时可能再发心梗或者心绞痛。
目前一直予以药物治疗,抗凝,抗栓,扩容,补液等治疗,多巴胺静脉泵了几天,一撤下来,血压就往下掉,一直靠输液维持血压。患者不愿意进一步检查及治疗。而且患者又是主任的弟弟,所以就这样拖着。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主任的意思,他们希望我的经方能逆转这样的状况,让“多巴胺”赶快撤掉。

白小平经方工作室:我的经典病房梦—临床篇 记得有人说过:“如果有人重新评价胡希恕六经八纲体系,那么,他老人家一定是经方界的伽利略。” 我一开始并不理解这句话的份量,直到…
我马上进行了四诊,患者有气无力道:“白主任,我就是感觉到心跳的快要把我的其他内脏都要振出来了,又怕冷又怕热,人疲惫无力,感觉十分崩溃。
我详细地询问到他的每个环节,摸到脉的时候,那脉象表现得虚弱却急促。
我看了他的心电图,还是窦速,频发室早,下壁前壁心梗。
这是一个条文快速从我眼前闪现,“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患者心阳不振,心气阴不足,受型体质,从人到体质,到方证非常符合“炙甘草汤”的表现,我毫不犹豫奋笔疾书,写下了炙甘草汤的原方。
主任说道:“白老师,他们都说你下药不多,份量也不重,但疗效明显,您看还要不要加点升压药物。”
我微笑着说道:“中医升压扩容它是立足方证与中医的病机层面,当然,有人开方结合了现代中药的药理学机制,有可能有效,但我很少这样用。我个人更看重方证本身。”
据说我的处方很快在当晚到了病人得床榻,这个中年患者,并不喜欢吃中药,但西医维持不了他的血压。
四天后,主任打来电话,微笑着说道;“白神医,多巴胺撤了,血压维持住了。”
我也异常开心,“如果有效,可以效不更方,再吃三副,可以出院了。”
主任说道:“好的,我这就让弟妹再出去照原方抓三副。以后我这里需要经方治疗的都来找你哈。”
一个炙甘草汤,它在抗休克方面,却取得了效如桴鼓的功效,我每次都在想,当我们用其中的桂枝去芍药汤温补心阳的时候,那大剂量的滋补心阴的生地,麦冬何尝不是一种补液扩容的“特殊方法。”,医圣仲景在创造炙甘草汤的时候,一定也积累了不少这样抗休克的案例吧,只是那时没有现在这样的明确的西医诊断。
通过这个案例,我也逐渐体会到,原来原汁原味的经方真的能够力挽狂澜于急症,重症于顷刻之间,只是,我们还有一些方剂用到急症重症的时候,效果不明显…